【文字解读-高质量发展】《淮南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修订稿)》

发布时间:2020-08-06 19:34信息来源: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根据《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国标委农〔200781号)、《安徽省质监系统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皖质办发〔200939号)及《关于印发淮南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的通知》(淮府秘〔2010148号)精神,制定此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为适应新时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加强我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推进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发挥标准化在规范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技术和管理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推动高质量脱贫,实现共同富裕,有力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一是组织起草。按照市政府有关要求,我局迅速启动《办法》的修订工作。由相关科室业务骨干组成起草小组,将《办法》逐条修订,形成征求意见稿。

二是征求意见。2020228日,我局以文件形式书面征求市质量发展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及各县区局的意见,并通过市市场监管网站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在征集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

三是会议审查。2020416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会议对《办法(送审稿)》进行了审查。

四是送审定稿。20206月至7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市司法局提交送审资料,根据司法局有关意见多次修改。20208月,向市政府提交送审材料并通过审核,形成了《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南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修订稿)>的通知》(淮府秘〔202062号),并公开发布。

四、工作目标

一是农业生产经营标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有较大的提高,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二是生产经营和管理者标准化意识普遍提高,特别是农民标准化生产意识与技能明显增强,形成相对稳定的技术服务和管理队伍。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广能力增强。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形成基本的检测手段和监测能力,能够保障食品安全。五是农业生产效率、农民收入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示范带动作用显著,取得良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五、主要任务

一是要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树立精品意识,按照一流标准和要求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树立样板、打造精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是要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龙头企业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建立健全农业企业标准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确保标准贯彻实施。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必须制订企业标准。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制订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的企业标准。鼓励示范区农产品生产企业主持、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三是建立健全完善的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主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要有明显提升,形成有一定生产、销售规模的品牌,积极培育标准化农产品

四是应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度,加强对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过程的质量安全监控,建立和完善全过程生产记录。

五是要充分发挥企业、行业(产业)协会、各类农业经济合作者和农村基层组织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咨询服务。

六是应积极推广以标准化管理的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标准化示范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和辐射效应,探索多种形式的示范区建设新模式,实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多元化发展。

七是要有计划地开展标准化知识培训以及相关标准的宣贯工作,积极探索技术明白纸一年农事早知道农事挂历等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提高示范区农民以及相关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标准化意识和知识水平,带动其它产业的标准化工作。

六、创新举措

与上一版的《办法》相比,此次《办法》(修订稿)降低了示范区对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商标名牌等荣誉的创建要求和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要求。重新梳理了审批程序,试行项目升级制,不再实行项目储备制和建设期满复评制。取消了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活动,示范区奖励资金的金额根据市有关文件变更,且需要通过验收后一次性给予。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考虑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是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管理单位。各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是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日常管理单位,需建立长效机制,对已获称号的示范区加强后续管理,持续提升示范区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水平。

市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加大对示范区扶持力度,强化对示范区的监督抽查或巡查,监督抽查检测中,对发现不合格的,由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处理。

推动《淮南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修订稿)》的宣传工作,谋划下一次示范区申报工作,做好已建示范区的日常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