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9-12-20 15:46信息来源: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19年,全市政务公开系统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系列部署,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扎实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执行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切实加强政策解读、回应关切和各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以更有力的举措加快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政府公报、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载体,1-9月份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共计9万余条,1-9月份办理依申请公开207件。

(一)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细化重点领域

一是强化重点民生领域信息公开。突出做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征地、公共文化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工作。就业创业领域增加了就业信息服务、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创业开业指导、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就业失业登记、创业服务、对就业困难人员(含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施就业援助、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基本公共就业创业政府购买服务、国(境)外人员入境就业等信息公开内容。教育领域及时公开义务教育招生方案、招生范围、招生程序、报名条件、学校情况、录取结果、咨询方式等信息。医疗卫生领域加强了卫生监督、医保监管、疫苗监管和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结果等信息公开工作。保障性住房领域增加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信息发布工作。安全生产领域进行了调整规范,加强了隐患管理、应急管理、黑名单管理、事故通报、动态信息、安全生产预警提示信息等信息公开工作。
   
二是完善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信息公开。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全生命周期”公开,以项目为单位加强信息发布,提高公开效果。继续做好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信息、中标(成交)信息、合同订立、履约及变更信息的公开工作。
   
三是细化财政信息公开。增加部门项目的公开数量,部门、预算单位全面公开项目立项依据、实施主体、预算安排、绩效目标、绩效自评结果、绩效评价报告等情况。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加快项目文本和绩效目标公开进度,确保均有项目向社会公开。推动地方政府定期公开其债务限额、余额、使用安排及还本付息、债券发行、存续期管理、重大事项等信息。
   
四是提升三大攻坚战信息公开。深化防范金融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公开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开放等相关信息,规范了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文件、措施及成效的信息发布工作。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革命老区、行蓄洪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措施等方面,重点做好相关政策举措、扶贫项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精准扶贫贷款、行业扶贫相关财政资金、县域结对帮扶等信息公开工作。细化了社会扶贫、行业扶贫的信息公开发布。围绕持续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快治理黑臭水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置等方面,增设了绿色发展、生态建设、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置等信息公开目录。

五是推进社会公益事业信息公开。印发了《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灾害事故救援、公共文化体育等领域公开重点。全面细化各领域公开栏目,不断丰富栏目内容。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领域加强了未成年保护的信息公开工作。灾害事故救援领域进一步规范了备灾管理、灾后救助、款物管理的信息公开工作。

六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信息公开。围绕“放管服”改革新任务新举措,单设了营商环境政务公开考核指标,重点考核“减税降费”“‘证照分离’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优化企业注销办理流程”“清理规范基层各类涉企乱收费项目”等5项工作相关政策、方案及解读情况,工作落实信息公开情况。进一步规范了“放管服”改革目录,规范了改革任务落实、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政务服务、证明事项清理等栏目的信息公开发布工作。

(二)以宣传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解读回应

一是强力推动重大政策和工作部署宣传解读。按照《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市政府重要政策宣传解读工作的通知》,围绕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以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工作任务为重点,全面公开、精准解读相关政策措施、工作方案。为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助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开展涉企、惠民政策全周期公开(试点)工作,围绕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的关心关切,以政策全生命周期为主线,按照政策制定、发布、推进“三阶段”公开要求开展试点工作。当前已收集《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城区养犬管理的通知》《淮南市推进“惠办事、惠审批、惠监管”打造智慧政务新模式实施方案》《淮南市公交运营线路开通办法》《淮南市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政策调整机制的实施意见》等十余条政策文件,市政务公开办正在开展试点政策的选取和专题专栏的建设工作,确保高质量的展示政策制定抢先看、政策发布全面看、政策落实追踪看三大板块工作成果。

二是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围绕就学就医、住房保障、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食品药品安全、养老服务等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和舆情反映,积极主动做好回应。如群众关心的电信诈骗、养犬管理、电梯增设、西支一路等热点问题,主动发声、权威发声,讲清楚问题成因、解决方案、制约因素、工作进展、下步打算等,更好引导社会预期。

三是全力抓好新《条例》的宣传解读及贯彻落实工作。及时印发《关于开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宣传培训贯彻工作的通知》,从516日开始,依托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各单位宣传栏、宣传屏等载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市本级组织开展了新《条例》宣传日活动,印发新《条例》本、新条例变化宣传册、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等3000余份;开展了新《条例》宣传解读在线访谈1场;召开了全市范围内新《条例》学习培训会4场;县区政府依申请公开专题培训会1场;及时修订完善了市本级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相关配套措施,对市直部门公开指南等进行了专项检查;建立了市本级及各县区新《条例》宣传贯彻专题,集中展示工作做法和工作实效。市直部门、县区政府及乡镇街道也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开展主题活动、召开专题培训、制作解读专栏、邀请媒体报道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宣传贯彻培训工作。

(三)以基层为抓手,进一步推广试点成果

一是坚持标准引领。做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指导文件的贯彻落实工作,积极主动对接上级部门,确保相关要求在基层执行到位。围绕《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规范2019年版(征求意见稿)》,已着手开展市本级、县区政府、乡镇街道三级目录调整工作。

二是坚持贴近基层。围绕26个试点领域国务院相关部门出台的重点领域政务公开标准指引,由各县区政府牵头,市直部门指导,突出市场需求和群众关切,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已着手开展部分领域政务公开事项的梳理及编制工作。

(四)以整改为手段,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

一是开展集中整改。320日,印发《关于开展政务公开集中整改全面提升活动的通知》,开展为期2个月的集中整改全面提升活动,分为自查分析、逐项整改和全面提升三个阶段。要求各相关单位围绕政策解读质量、工作年报质量等15项问题,对标工作要求和工作规范,逐项建立整改工作的整改台账,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工作成因,分解整改任务、制定整改措施,认真补漏补缺、逐项完成整改。市政务公开办对各单位整改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将检查成绩按20%权重纳入1-4月份各单位信息公开测评成绩。

二是落实交办整改。重点做好省政务公开办交办的各类问题的梳理及整改,就《2019年第一次政务公开工作考评反馈单》《20191-8月份省政务公开办专业机构测评反馈问题》《20191-9月份省第三方机构测评反馈问题》提出的各项问题,逐项提出要求、附上案例、分类交办、逐条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挂网公开。

三是定期日常整改。开展了1-4月份、1-8月份全市各级、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评估,详细反馈问题清单72份,召开市县两级整改和培训会议4场。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对各级、各部门存在问题及得分排名进行分类通报。对评估得分低于60分的各级单位,要求书面提交情况说明,并由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签字。对评估问题严重的县区予以约谈。

四是随时专项整改。根据工作需要,市政务公开办开展了市直各部门政策解读情况专项督查3次;决策预公开专项督察2次;依申请回复办理情况督查2次;政务公开年报督查1次;政务公开指南督查1次,及时将督查结果进行通报,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再督查。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基层单位政务公开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多数乡镇街道、县区直单位政务公开工作只满足于按部就班、及时整改,对于基层政务公开工作的思路和办法思考不多、探索不多,对于推动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成果运用工作研究不深、理解不透,积极性和主动性层面意识不足。

二是政务公开责任主体范围还需进一步扩大。按照《信息公开条例》要求,所有行政机关都是公开责任主体。随着机构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新增并规范了退役军人事务局、扶贫办、医疗保障局、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多个主体单位的信息公开目录,对之前目录建设不够规范的地震局、残联等单位,也进一步优化了目录设置,但与全覆盖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同时,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推进力度也仍需加强。

三是政务公开相关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尤其是政务公开内容保障制度、政策解读制度、文件属性认定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部分县区和单位还未能及时建立和优化。

四是政务公开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部分单位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对于政策的把握不准确、文件的理解不透彻,主动公开的发布能力和依申请公开的应对能力都有较大提升空间。机构改革年,部分单位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变动较大,对于持续高标准推动工作较为不利。

三、年底前重点工作

一是进一步优化主动公开信息目录。结合2019年全省政务公开目录规范(征求意见稿)和工作实际,在11月底前完成市直部门、县、乡两级政府目录调整,同步保障相关内容。并根据双化试点工作等要求,随时做好目录的动态调整和内容保障。

二是进一步巩固基层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试点成果。以实现26个领域全覆盖要求为目标,指导县级政府切实抓好基层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成果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完善现有试点专题,通过专题把26个领域公开目录和信息集中展示出来。指导工作开展较好的县区,抓好某项某一个或者某几个试点,抓好向乡镇街道的延伸,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督促市直部门积极做好基层领域试点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工作,提前部署市直部门主动对接省直部门工作,多听取省直部门的工作要求和意见建议,指导本行业、本系统的基层政务公开事项的梳理及编制,切实把各领域信息公开做实、做细、作出成效。

三是进一步提升重点领域信息质量。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要进一步明确项目公开主线,扩大项目主线数量;要着重加强重大设计变更、施工、竣工有关信息等公开。社会公益事业领域要加大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等方面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医德医风、医保监管、疫苗监管目录建设。公共资源配置领域要强化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信息公开,及时更新保障性住房分配及退出、农村危房改造进展成效信息;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面,提高交易活动当事人信用奖惩信息及违法违规处罚信息公开程度。三大攻坚战和“放管服”改革领域要进一步提升信息内容质量,除防范金融风险等部分涉密工作可发布工作动态和工作推进信息外,其他工作应尽可能少发新闻类动态信息,多发带数据、带做法、带步骤的进展类、成效类、通报类信息,有信息发布具体要求的要严格按照要求发布,没有具体要求的尽量按月或按季度定期发。进一步提醒各级各部门谨慎使用说明性信息,如确需发布说明性信息要说明未产生信息的具体原因。

四是进一步增强解读回应实效。在政策解读方面,一是从源头上落实政策解读责任。凡涉及社会民生、企业经营和重大关切的政策性文件,要在政策文件上会研究讨论、正式行文发文等环节把好宣传解读责任关,明确解读提纲和责任单位(科室)。二是从效果上提升政策解读质量。着重解读政策措施的背景依据、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涉及范围、执行标准,以及注意事项、关键词诠释、惠民利民举措、新旧政策差异、下一步工作考虑等。三是从方式上丰富政策解读形式。通过发表文章、政策问答、在线访谈、媒体专访、答记者问、政策吹风会、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数字化、图表图解、音频、视频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解读。

在主动回应方面,一是加强热点舆情回应。针对重要舆情和热点问题,要积极回应,解疑释惑。回应信息要主动向各类传统媒体和政务新媒体平台推送,扩大传播范围,增强回应效果。二是丰富热点回应形式。运用在线访谈、答记者问、新闻通气会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回应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充分发挥负责人回应的作用,增强回应信息的专业度、可信度。

五是进一步做实决策预公开。涉及重大民生议题,企业经营发展专业领域的重要政策文件除了在文件出台阶段要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外,在之前的政策制定阶段,尤其注意要主动向社会公布决策草案和决策依据等,要广泛的听取意见;涉及到企业经营发展的一些文件,还要征集有代表性的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等意见。一要健全重大决策预公开制度。要邀请利益相关方、公众代表、专家、媒体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详细公开列席代表的姓名、年龄、身份、参与议题,会上发表的具体意见及采纳情况等。二要充分听取社会公众、企业家对惠民、惠企政策的意见建议。起草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坚持需求导向,通过公开征求意见稿、座谈会、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书面发函、主动上门、个别访谈、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根据社会的关注热点、企业的发展难点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政策措施。三要立足意见征集实效,力戒征集工作走过场。要多采用政务新媒体等社会关注度高的平台开展意见征集工作,畅通意见反馈渠道,优化意见反馈方式,切实方便公众和企业提出意见建议;要给予公众和企业充足的时间提出建议,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少于30日;因情况紧急等原因需要缩短期限的,公开征求意见时应当予以说明。四要规范意见反馈信息公开,做到一一对应。要将意见反馈与对应的意见征集信息进行链接,加大对征求意见收集及采纳情况的公开力度,不予采纳的应说明理由。

六是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一要完善、落实工作制度。围绕组织领导、内容保障、政策解读、回应关切、公众参与、舆情回应、社会监督等核心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全面建立、完善16个相关工作制度。要加大对相关制度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确保相关工作制度落到实处,发挥实效。二要加强工作保障。今年以来,个别单位工作成绩和水平较去年有较大程度下滑,专职人员、专项经费的保障力度有所下降。政务公开工作涉及业务面广、发布工作量大,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水平要求很高,要善于学习、善于分析、善于应用,要有较高的工作效率、较深的业务水平和较强的协调能力,各县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全力保障工作经费,确保政务公开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三要加大业务培训。督促各县区政府借鉴市本级当前开展的点对点培训工作方法,集中在年底前,切实做好县区直单位和乡镇街道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的点对点培训工作。切实提升政务公开工作人员主动公开的发布水平和依申请公开的处理水平,切实增强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公开意识和协调意识,确保人员不断档、业务不脱节、水平不下降。四要抓好年报制定,紧扣新《条例》等政策文件要求,提升年度报告内容发布质量。要注意时间,注意131日和331日两个重要时间节点。要注意要素,重点领域、依申请公开受理的数据、图表等各个要素不可或缺。要注意形式,年报本身要做到图文结合,同时可借助图解、动漫、新媒体等加强对年度报告的解读和传播,宣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进展。五要规范依申请公开。要明确专人负责制,围绕新《条例》重新规范的受理时限等,进一步完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以及保存备查等各个环节的流程,依法依规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进一步畅通网络申请渠道,提升依申请公开服务能力,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公众申请。改进完善申请办理方式,加强与申请人沟通,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引导公众正确行使申请权和救济权。

四、2020年工作思路

一是打造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亮点。围绕涉企、营商环境领域、公众参与领域、决策预公开领域等,进一步明晰思路,探索做法,结合淮南实际和群众、企业需求,力争打造出淮南特色的公开亮点。

二是打造各级政务公开骨干队伍。以各县区政府办业务人员、部分重点领域市直部门业务人员为关键抓手,进一步加大小范围培训、交流力度,培养一批业务骨干,变业务人员为业务专家,力争形成纵向系统、横向区域都有权威指导的良好局面。

三是打造各项政务公开规范模板。2020年要将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在保障信息数量的基础上,加大对信息质量的规范力度,切实推出一批亮点信息,打造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优秀模板,指导各级各部门更加直观的开展工作。

四是打造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氛围。进一步下沉工作重心。将更多精力下沉至县区政府、乡镇街道、村及社区,切实加大对基层政务公开的指导、督促、考核力度,全力做好基层双化试点成果的推广运用工作。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