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18 17:06信息来源: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字大小:[    ] 背景色:       

省政府:

2019,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中201536号)和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的《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实施方案》(皖发201653号)部署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依法行政同依法治市、依法执政统一起来,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强化组织保障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有效实施。机构改革后,及时调整市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听取并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为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市政府班子带头学法,将法治专题学习列入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不断拓展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的范围和内容,推动政府系统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讲法、以案释法,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市政府党组会、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市长工作例会等,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宪法》《统计法》《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政府投资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推动政府系统领导干部自觉按法规政策办事、按程序流程办事、按法律的主旨精神创新担当办事。去年,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党组会、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市长工作例会、市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会议共研究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25次,学习各类法律法规34次。

精心谋划部署年初,《市政府工作报告》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第一时间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制定了《2019年依法行政重点工作安排》《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督察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任务,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督察清单“三单”管理,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同时,对各县区(园区)和市直单位的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体系进行调整优化,将法治责任落实和依法行政、法治宣传教育情况纳入市政府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加强考核结果运用,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的评价、引导、督促功能。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自觉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履行好按照党和国家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职责。

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项目为王、项目为上,常态化推动“开发区+招商+规上工业企业培育”三位一体突破。建立健全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百亿产业“六个一”推进等机制,持续抓好煤电化资源、非煤产业、山水生态文化三篇文章。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1040.749.3,非煤电产业占比提5.9个百分点,煤电产业占比2002年以来首次降70%以下。净增规上工业企75户,净增数居全省第3位,总户数722户,创历史新高。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经济总量确保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翻一番”目标。

优化营商环境认真学习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为企业解决问题3280个,新增减税降费29.8亿元,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欠完56.7%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精简审批事项,取消行政审批事4项,取消和降低行政性事业收8。推进“互联+政务服务”改革,建成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市本级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事项全部实现“一窗分类受理”90%以上进驻大厅办理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审批时间从12.1个工作日压缩至4.2个工作日。完成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编制,实现政务服务平台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全覆盖。推进“慧办事、慧审批、慧监管”,智慧办事实20项场景式服务,好差评系统上线运行,评价满意率99.7%。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落实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制等具体办法,对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分类管理。完善项目审批流程,建成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全省首张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电子证照在淮核发。完成企业注册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集成综合服务窗口整合8个部门平行综合服务窗口和低频综合服务窗口设置。获得电力办事环节减少33%时间缩短25.7%企业开办实现“三日办结”,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23%以上。强化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动态管理,公布《淮南市市级政府权责清单目录2019年本)》,动态调整市级权责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事项。严格执行《安徽省定价目录》,建立涉企收费清单动态调整制度,坚决抵制各种乱收费,切实降低企业成本负担。

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和公正监管制度,持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进一步提升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去年,累计抽查518批次,检查监管对象4851户次,抽查率达12.9%。强化信用监管,编制《淮南市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清单(2019年版)》,扎实推进“信用淮南”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规范“红”“黑”名单管理,初步构建起全社会失信惩戒与守信激励机制。去年,归集行政许可信息69060条、行政处罚信息13017条,报送异常名录3483户、严重失信企业名单604户。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推进中央及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不遗余力补欠账,完成环保项目投资46.6亿元。《淮南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有效落实。打击非法采砂公益诉讼工作居全省前列。加强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和运用《环保法》配套办法查处案件的力度,积极运用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等手段,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去年,共查处环境违法案349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258份,罚金总额1328.58万元;执行四个配套办法案件91起,其中查封扣押案件83起,移送行政拘留案件8起,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始终把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作为依法行政的基础工作抓常抓细。

有序推进立法工作坚持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严格落实立法法规定,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健全政府立法立项、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推进政府立法精细化。制定《淮南市人民政府2019年规章制定计划》,推进立法工作与市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与民生需求紧密结合,推动实践证明已经比较成熟的改革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及时上升为法规规章。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淮南市养犬管理条例》《淮南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淮南上窑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草案3件。对不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32部政府规章进行清理,废止5部,修改7部。

强化规范性文件监管建立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取消市政府规章和市政府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交的9项证明事项。向省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35件,报备率100%。市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没有被备案机关或其他有权机关责令整改、变更、撤销、确认违法或者无效的情形。清理后保留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503件,废止84件,限期修订27件。

四、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聚焦决策这个行政权力运行的起点,自觉把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要求贯穿于重大行政决策启动、拟订、决定和调整的全过程。

坚持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严格执行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入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机制。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经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讨论制度,“一把手”坚持末位表态,“三重一大”事项一律由集体决策。对于重大行政决策,严格按照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程序规定,通过座谈讨论、咨询协商、民意调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稿、听证等方式,听取各方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常务会在审议有关重大事项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众、专家等代表列席会议,并将代表们的意见建议作为决策参考。合法性审查机制实现市、县、乡三级行政机关全覆盖,对于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均由司法行政部门在决策前进行合法性审查。去年,共开展合法性审113件,为市政府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出台《淮南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对法律顾问的条件、职责、权利和工作纪律要求等做出了详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对政府法律顾问的管理。积极创新法律顾问服务模式,推进服务模式从“事后法律补救型”向“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法律风险型”转变,推动法律顾问在法治政府建设、重大决策、行政争议化解等多方面发挥智囊作用。成立市政府法律顾问组,遴选20名法律顾问。去年,全市三级政府及其部门聘请律师、专家学者等政府法律顾问230余人,提供法律事务服务1200余件。

五、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聚焦行政执法的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全面推行“三项制度”,着力推进行政执法透明、规范、合法、公正。

深化行政执法改革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将机构改革调整出来的行政编制重点用于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出台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市场监管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方案,基本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清晰、协同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专业执法+联合执法”体系,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深化城管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市和区的事权划分和管理体制,完成涉及6家单位183权力事项的梳理调整。推进“两法衔接”工作,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机关与刑事司法机关信息共享机制。

强化行政执法监管加大对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动态调整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出台《淮南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重点抽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执法部门50余份执法案卷。启用安徽省法制监督平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行政执法人员信息共享和查询。创新执法模式,积极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市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等建立说理式执法模式。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25家市直执法部门及各县区执法单位754人通过省行政执法资格认证通用法律知识考试。强化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市公安局推行“六统一”辅警管理模式。

加强行政执法保障公安机关持续加大对妨害公务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依法打击力度,坚决维护行政机关正常工作秩序和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职,推动形成了全社会支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履职的良好氛围。市财政大力改善执法部门工作条件,每年将科技强警、法律服务体系平台建设等纳入本级预算,促进行政机关执法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对非税收入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分级分类管理,严格执行收缴分离、收支两条线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六、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坚持“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全方位接受监督,确保行政权力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主动接受党内监督、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自觉养成一种在监督之下工作生活的习惯,努力把行使权力的全过程始终置于有效监督之下。认真落实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全年以市政府党组名义向市委请示报告40。定期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常委会通报情况,去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352件、政协委员提案298件。强化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建设,市长热线办去年共办理群众来22.9万件、网民留1.2万件,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连续5被授予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支持、配合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凡行政诉讼案件,均要求被诉行政机关安排一名负责人出庭应诉。去年各级法院受理市政府应诉案件50件,终审败诉率为零。强化对扶贫资金、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审计监督,去年审计调查单位579家,促进增收节支3.94亿元。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编制政务信息公开指南及公开目录,加强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进一步拓宽延伸。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全生命周期”公开,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去年,市本级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8万余条,依申请公开17件;召开市级新闻发布会80场。

七、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坚持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强化风险研判、源头治理,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立健全信访维稳预警、访调对接、信访救助资金等机制,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完善信访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全面建成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对重大复杂案件实行集体会审制度,受理行政复议65,参加省政府行政复议案7件,参加国务院裁决案1件。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仲裁制度,认真开展仲裁行业发展秩序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强化人民调解工作,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调解网络,调委会总数1265个。市级已建立医患、物业、信访事项、商会纠纷等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开展“大排查、早调解、护稳定、迎国庆”专项活动,调解案件25616件,成功率99.2%。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9+1”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成效明显。特别是,重拳打击非法采砂活动,打掉非法采砂团25个,非法采砂乱象得到有效扭转。扎实开展“1+8+N”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降幅均居全省第一,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严格实行诉访分离,推行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制度,引导群众在法治框架内解决矛盾纠纷,完善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健全领导接访、约访、下访、回访包保制度,持续巩固拓展“深重促”专项行动成果,化解信访突出问题40。去年,进京去省上访人数分别下53.47%1.54%积极创建全省信访“三无”县乡村,已申报“三无”县区1个、“三无”乡镇(街道50、“三无”村(社区)221。全市信访事项按期办结率达99.94%,群众对信访部门满意率达98.19%对责任单位满意率98.51%

八、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强化公职人员法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强化法治宣传培训加大法治宣传报道力度,及时展示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新动态、新成效。将宪法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列入2019—2022淮南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举办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通用能力培10期,发放国家工作人员“一月一法”学法用法手6000余本。去年新任命的13名政府组成人员全部进行宪法宣誓。完善政府工作人员法治能力考查测试制度119名正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全市宪法法律知识测试,4780名公职人员参加了全市宪法法律知识测试统考,积极组织公职人员旁听了职务犯罪庭审活动、参加学法用法在线考试,不断提高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坚持“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宪法宣传日等关键节点,开展各类法治主题宣传活动,不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倾力打造“豆娃说法”法治文化品牌,获得群众广泛好评。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进村(社区)活动月活动、民企法治体检、“送法进万企”巡回宣讲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寿县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市司法局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淮南法治文化馆正在申报省级法治文化(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

回顾过去一年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期盼相比,与淮南高质量发展需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市政府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自觉坚定地把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聚焦问题、补齐短板,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各项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特此报告。

 

 

 

2020228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