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2-02-09 15:24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本年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有关规定编制而成。本年报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5部分组成。本年报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111日起至20111231日止。

一、概述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打造阳光政府、服务政府、亲民政府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抓手。2011年以来,在省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淮南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积极稳妥推进,有力促进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经济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领导高度重视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淮发〔20111号文件《中共淮南市委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六个机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意见》中规定:“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的深度、广度和力度”。201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在《中安在线》、《安徽省政府网》与网民在线交流,同时多次在全市性的大会上要求,要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着力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各县区各部门都建立了工作有计划、实施有检查、年终有考核、违规有追究的“四有”工作机制,形成推动政务公开深入开展的整体合力。

(二)公开内容深化

一是重点领域多方位公开。日芯光伏项目是我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项目一期涉及157大户的协议签定和房屋拆除以及967人的安置工作,由于实行“阳光拆迁、和谐安置”,在短短3个月内全部结束,投资方代表欣喜地称其为“淮南速度”。拆迁期间无一宗强拆事件,无一人因拆迁而上访。614日至16日,全国重点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我市作为安徽省唯一一家地级试点单位参会交流经验,获得大会的一致好评。

二是重大决策多层面公开。淮南市各级政府和部门也都建立了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制度和合法性审查等七项制度。2011年年初,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问计于民”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开门撰写政府工作报告。1013日,市委主要领导就淮南加快全面转型在政府网征求网民意见。

三是重大事项多角度公开。近期,在2012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编制中首次开展“开门办预算”试点工作,选择农业、科技等12个重点项目,作为参与式预算编制的候选项目,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对财政支出计划的评议,主动邀请专业人员和社会群众参与预算编制的评审和监督。

(三)公开机制健全

完善主动公开机制。一是有效地整合政府门户网、信息公开网、淮南外宣网、淮南新闻网,实现“四网”链接,公开信息。二是在市档案馆、市政务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设置了30多个查阅点,八公山区、田家庵区等把查阅点设到社区居委会,让群众最直接最便捷地在家门口获取政府信息。

完善保密审查机制。严格按照新修订的《保守国家秘密法》要求,做到保密不上网,上网不保密。2011全年,从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产生的泄密事件。

完善依申请公开机制。推进网上申请受理的同时,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国税局等行政机关公共办公场所,设置了20多个依申请公开受理,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

完善督查考评机制。坚持做到“六个一”,即“每天一次网上督查、每周一次电话督查、每月一次文件通报、每季度一次现场督查、半年一次专项检查、年终一次考评”,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全市目标效能、政风行风、依法行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文明单位和政府网站6项考核工作中,有力促进公开的深入开展。

(四)公开渠道丰富

1.“市民心声”深入人心。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市民心声”37个专栏的评议、调查、投诉、访谈等功能,实现民主监督,在线办理,提升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2.“服务热线”越办越热。12345市长公开电话、12315消费者热线等30多部各类热线,成为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广播直播服务节目《政风行风热线》,每周固定时间邀请政府职能部门和窗口行业的负责同志走进直播室为群众解疑释惑。

3.“网络问政”便捷有效。2011年,办理中安在线“网上问政”网民留言260多条,办理回复率达98%,居全省前列;办理人民网留言182件,办理回复率达99%。同时,在人民网社区部的支持下,淮南市所辖76单位(机构)在全省率先集体入驻人民网微博,并组建淮南市网络社会管理群,开展微博问政,拓展了政务公开新渠道。

4.“市长公开接访”形成制度。自开展市长大接访活动以来,市长、各位副市长分别定期公开接访和带案下访已形成规范制度。市领导先后40多次深入凤台县、八公山区等地带案下访,公开接待,为群众排忧解难。

5.“市长电子信箱”解忧帮困。市政府及各级各部门健全和规范了本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的电子信箱,并向社会公布,安排专人及时归类、办理和反馈。来信办理情况也定期予以公布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五)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水平提升

  进一步拓展办事公开领域,把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交、住房、食品药品监督、农资等群众普遍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业,都纳入了办事公开范围,明确责任主体,使办事公开成为了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一项日常管理制度。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

2011年度淮南市政府(办公室)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241条。其中,政府领导类信息9条,占0.4%;人事信息类24条,占1%;政府规范性文件119,5.3%;政府集中采购360条,占16%;民生公益类信息数目最多,为602条,占26.9%

市级机关新增主动公开信息11447条,区县政府(办公室)新增主动公开信息7714条,乡镇政府新增主动公开信息11810条,全文电子化率达100%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情况

1、规范性文件和发展计划

公开了各类规范性文件共119条,如《关于进一步完善全市招商引资服务工作机制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问政拓宽联系群众渠道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的实施意见》等。

公开了中长期发展规划、专项规划、五年规划以及其他各类规划共35条,如《安徽省淮南市采煤塌陷区土地综合整治规划(2009-2020年)》、《淮南市服务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淮南市加油站专项规划(20102020)》等。

2、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公开了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灾情或者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类信息62条,如《淮南市农村住房抗震技术指导手册》、《开展小煤矿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等。

公开了医疗卫生方面信息49条,内容包括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工作动态等,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容、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免疫接种等。

公开了教育科技方面信息78条,内容包括:专利申请、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

公开了社会保障方面信息64条,内容涉及我市社会保

障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基层医改等

3、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

公开了重大建设项目、财政预算决算等信息212条,如财政收支分析、《淮南市2010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分配意见》等。

公开了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等方面信息38条,如《淮南市市级政府采购2009-2010年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办公设备采购公告、成交公告等。

公开了政府重点工作信息168条,如煤化工项目建设、经济形式分析等。

4、政府机构和人事

公开了政府机关的管理职能及其调整、变动情况方面信息,包括政府机关管理职能、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人简历、人事任免等。

公开了公务员招考和录用以及有关领导干部公选等信息,如2010年淮南市招录的公务员名单、考录公告等。

公开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等人事任免信息,如淮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人员名单等。

   (三)信息公开的形式

       1、互联网

     市民通过淮南市政府信息公开系统、淮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各工作部门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可查阅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依申请公开”栏目,可向各级行政机关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为方便市民查阅各级政府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实现了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全文检索功能。

       2、政报

     市政府编辑出版了《淮南政报》,每月一期,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市领导讲话,重要行政法规,市政府规章,各级政府机关的主要规范性文件,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以及人事任免、表彰等信息。

       3、公共查阅点

2011年度,市档案馆、图书馆、政务中心继续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府公开信息免费查阅服务。

       4、新闻发布会

2011年度,全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已召开新闻发布会议10多次,新闻媒体刊发稿件40多篇,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知情权。

5、新闻媒体

通过《淮南日报》、《淮河早报》等新闻媒体及时公开重要政府信息,满足不同阶层公众需求。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一)受理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

2011年度,全市各级政府机关累计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9件,申请热点集中在民生方面,如暂住证办理、医疗救助等。

      (二)受理办理情况

      2011年受理的49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已经答复数”为49件,“同意公开数”为25件;“同意部分公开数”为5件;“其他答复数”(即:非政府信息、政府信息不存在、非本机关政府信息)共19件;“不予公开数”为0件。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1年度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涉及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五、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

2011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但各县区、各行政机关尤其是各乡镇等基层单位政务公开的发展不均衡,部分单位在发布政府信息时存在不及时、不完整、不规范等问题,政府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内容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公开形式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今后将从以下5个方面进一步改进:

1.网络问政要常态化。通过网络直接向网民介绍各自的业务职能、办事流程等基本政府信息,网民提出的各类问题要认真答复,充分尊重网民的意见,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2.热线服务要便捷化。依托12345市长公开电话平台、114电信百事通阳光政务、12348法律服务热线、12333劳动保障热线、政风行风热线和热线追踪等各种“服务热线”,不断拓展形式、扩大范围,推进公开、方便群众。

3.行政决策要公开化。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逐步扩大行政决策公开的领域和范围,推进行政决策过程和结果公开。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加以规范,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4.行政机关内部事务公开要规范化。加大干部工作、机关财务预决算、政府采购、基建工程等信息的公开力度,加强权力运行监控。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梳理行政机关内部职权依据和运行流程,查找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并及时在内部公开,加强对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5.基层政务公开要深入化。总结推广基层政务公开的成熟做法,大力推进乡镇(街道)政务公开,及时公开城乡社区居民关心的事项。健全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所有面向基层服务的医院、学校、公交等公共企事业单位,都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