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8-03-30 21:19信息来源:政务公开办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省政务公开办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淮南市政务公开工作紧紧围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以人民群众的关注关切、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为切入点,以公开促落实,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服务,深入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把握重点,扎实推进“五公开”

印发了《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将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要求纳入公文、会议办理程序,加强政策解读、回应关切、公众参与等工作力度,并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着力推进,确保落实。

一是扎实推进决策公开。围绕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的建立实施,做好重大决策草案、决策依据的公开,及时公开决策征求公众意见情况。制定了《淮南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程序规定》,对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在决策颁布前严格按照要求,做到提前公布决策草案、决策依据,通过座谈会、发文征求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及时公布征求意见情况及采纳结果。印发了《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库相关工作的通知》,首批建立了工业经济、农业与农村发展、城乡规划建设、网络信息工程、旅游事业、人才科技等十个专家组,明确了专家组的组成方式、入选条件、咨询任务和运作方式,为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

二是扎实推进执行公开。着重公开重点改革任务、重要政策、重大工程项目、民生举措的执行措施、实施步骤、责任分工、监督方式,定期公布供给侧改革、“1235”发展思路、调转促“4106”行动计划、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等工作进展、工作成效。加大审计结果及整改公开力度,不断扩大审计结果公告范围,积极推进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公开,已发布10个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责情况适时向社会公开,今年分11批对24起(次)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曝光27人(次)。

三是扎实推进管理公开。通过在全市各级政府综合网站和部门门户网站公布、纳入“一库四平台”系统、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等工作方式向社会全面公开权责清单成果。建立和完善了统一汇总、合法性审查、多载体全面公开的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公开机制。对12家单位申报的159项权力事项进行汇总,年底将公布《淮南市权责清单(2017年本)》。按时对33项民生工程资金信息、扶贫政策、扶贫成效、扶贫退出、扶贫捐赠等信息进行公开。

四是扎实推进服务公开。开展市级公共服务和权力中介事项的清理审核工作,纳入公共服务清理规范单位72家,清理保留公共服务类事项1072项,中介服务保留188项,取消比率达20%。积极建立我市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实现全市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做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推动政务服务向网上办理延伸,公开服务事项和办事指南,加强办理过程和办理结果公开,深化审批信息公开。建立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将全市40个部门237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网上办理,实施全程电子监察。将事项名称、申报条件、审批材料、办理流程、承诺时限等十六项要素,按照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要求,编制审批服务指南,公开发布实施,对事项办理过程开展实时监督,办理进程全程网上留痕,网上实时滚动公示,接受监督。

五是扎实推进结果公开。加大对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结果的公开力度。抓好政府工作报告、年度重点工作和发展规划、重点改革任务等实施结果的公开,及时公开贴近群众利益的相关资金运行结果的信息,提高结果公开的可信度。

六是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公开。结合发展、民生、扶贫、平安“四大板块”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围绕简政放权、行政权力运行、市场监管情况、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精准扶贫工作,以及财政资金、民生资金的分配使用等领域,细化目录标准和内容规范,打破“怕麻烦,不想公开;怕监督,不敢公开”的思维定势,对4大类35项重点领域逐项分解到主管单位,发挥牵头单位作用,加强工作推进,持续深化信息公开。全市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按月公开。72家市直部门2016年决算、2017年预算已全部公开。加强突发事件、公共安全、H7N9等重大疫情的信息发布,建立健全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安监局、市卫计委、市政府应急办等相关单位的应急处置制度,及时响应,迅速发布动态处置信息。

七是扎实推进2017年工作要点落实。财政资金方面,通过专题送阅材料、金融机构负责人会议、政银企对接会、金融机构行长微信群、淮河早报《金融聚焦》专栏等平台,解读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内涵,理性引导社会各界预期。举办了“诚信便民伞”投放新闻通气会暨大型诚信宣传活动,地方主流媒体以及部分省驻淮媒纷纷跟进报道。按月度公开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等重要经济指标数据,同时,在发布数据时,对指标的变化、政策的落实有附加具体的解读。减税降费方面,出台并在相关网站、政务公开网、市经信委微信公众号上公布了《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通知》和对应的政策解读,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及时公开我市上半年减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总结;公开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各项涉企收费、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企业财务成本的落实情况。信用信息方面,“信用淮南”与“信用安徽”互通互联,形成信用资源共享新构架。新闻发布会方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新闻发布工作的通知》,对政务公开新闻发布责任主体、政务公开新闻发布工作机制、政务公开新闻发布工作程序、政务公开新闻发布时效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召开让窗口办事“最多跑一次”、淮南市“健康脱贫”新闻发布会等16场,对简政放权、脱贫、中高考等政策进行解读。

 

 



八是扎实推进个人信息保护。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迅速开展涉及个人隐私政府信息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快速应对,印发《关于迅速开展涉及个人隐私政府信息排查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领域个人隐私排查工作的通知》,对各县区政府、市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以及公共企事业单位等在政府信息公开网有明确发布责任的单位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对已公开政府信息中包含公民身份证、详细居住地址、联系方式、银行账号、健康状况和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对外公开的信息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回头查看。经统计,我市共排查出涉及个人隐私信息1022,现已全部整改完毕。

九是扎实推进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出台《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区、各部门认真研究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寿县作为省级试点单位,围绕扶贫救灾工作开展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为整体推进工作,市政府明确凤台县、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作为市级试点单位,围绕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扶贫救灾、义务教育等公开工作中的一项或几项开展试点。同时,成立淮南市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推进小组,组长由市政务公开办负责同志担任,成员由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城乡建设委、市房管局、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政府信息办、市扶贫办等单位相关科室负责同志担任,同时强化人员和经费保障,确保试点工作各个环节顺利推进。预计在20187月前,我市完成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任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考核的经验,为继续推进基层政务公开工作发挥示范效应。

二、扩大参与,增进互动协同

一是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年底出台《淮南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切实解决我市政务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的问题。加快推进统一的“互联网+政务”平台、公共信用平台、权力清单运行平台、多规合一平台建设,促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二是加强政策解读。在《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中,明确了解读主体、创新了解读方式、规范了解读程序、拓展了解读载体,切实增强政策解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印发了《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淮南市新闻发言人名单的通知》,对全市100家部门、单位新闻发言人名单进行了调整。制定了2017年度重点领域政务信息公开新闻发布会计划,目前已召开市政府新闻发布会14场。出台了《淮南市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宣传解读方案审查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新闻发布工作的通知》。

三是扩大公众参与,回应社会关切。围绕“12345市长热线”、“市长信箱”、“市民心声”、“淮南发布”等平台,不断畅通拓展公众表达意愿渠道。今年以来,市长热线办共受理群众各类诉求148733件,其中直办97127件,转办56901件(含二次转办),按时办结率97.2%;共办理省长热线21件;市长信箱1087件;回复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网民寄语省长、市长留言462,中安在线“网上问政”栏目网民寄语书记、市长留言19件;其它网民留言880件;对反馈件进行电话回访8325次。办理市民心声互动平台(网络问政平台)帖子8701起,回复率为80.5%。不断完善微信微博功能。至今,“淮南市人民政府发布”政务微博微信平台共发布信息1698条。其中政务信息类870条、民生热点类505条、公示公告类151条、回应关切类81条、政策解读类91条,其中原创文章42条,总阅读量为7034500人次。同时,开通留言功能,共办理网民留言工作157条(包含转办件、网民消息留言等)。制定了《淮南市重大舆情应急处置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排查、报备、启动、会商、落实五大工作程序。制定了《淮南市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机制》,市网宣办、市公安局、市国家安全局、市长热线办公室、市政府信息办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负责监测、收集主要门户网站、用户活跃论坛、微博、微信、网络问政、热线电话、新闻跟贴,以及传统媒体上的重大政务舆情。制定了《淮南市政府政务舆情回应制度》,明确了政务舆情回应责任主体、回应标准、回应时限要求、回应平台、联动机制、督察机制、回应通报和约谈机制,确保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及社会热点事件时不失声、不缺位。

四是发挥媒体作用。充分利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功能,及时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引领舆论。利用广播民生性栏目《政风行风热线》和《阳光热线》栏目与群众互动交流,解释政策;利用《淮南新闻联播》开设《五大发展进行时》、《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向垃圾宣战、建美好家园》《聚力民生、提升幸福》等专栏宣传政策;利用淮南新闻网网站、“淮南发布”新闻客户端、《淮南手机报》、淮南新闻网微博、“无线淮南”微信等新媒体,主动发声。今年以来,淮南新闻网发布相关信息200余条、“淮南发布”新闻客户端发布140余条、《淮南手机报》发布70余条、淮南新闻网微博转发190余条、“无线淮南”微信转发130余条。

三、夯实基础,提升公开能力

一是加强制度化建设。注重将政务公开实践成果上升固化为制度规范,完善政府信息源头管理、审查审核、投诉受理、责任追究、社会评议等制度。已完成制定《淮南市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淮南市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淮南市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暂行办法》《淮南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受理举报制度》《淮南市澄清虚假或不完整信息工作办法》等。

进一步深化对制度功能的认识,不断完善内部制度建设。现已制定了《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规程》《淮南市人民政府重要政策文件宣传解读工作规程》《市政府及办公室文件确定公开属性暂行办法》《淮南市人民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保障工作制度》等制度,为公开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力保障。

健全公开前保密审查机制。印发了《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的通知》,指导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严格做好保密审查工作,对应出台相关制度,不断规范和明确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程序及责任,不断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的监督检查。完善依申请公开制度。完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以及保存备查等各个环节的流程,依法依规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进一步畅通网络申请渠道,提升依申请公开服务能力,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公众申请。改进完善申请办理方式,加强与申请人沟通,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引导公众正确行使申请权和救济权。对于经审核认定可以让社会广泛知晓的政府信息,在答复申请人的同时,通过主动公开渠道予以公开,减少对同一政府信息的重复申请。对涉及多个地方或部门的申请事项,加强会商协调,依法依规妥善办理。今年市政务公开办共通过网络申请、现场申请、信件申请等方式,处理依申请事项39项。

二是提升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途径,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能,切实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制定出台《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强化基层政务中心建设,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动我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四级联动,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现已完成“互联网+政务”平台技术方案设计,权力清单运行平台建成投入运行,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完成部署,多规合一平台建设基本建成,正在对全市规划、发展改革、国土、环保等数据进行整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与淮南市权力清单运行平台数据对接工作的通知》,打通淮南市网上政务大厅与淮南市权力清单运行平台的基础数据通道,实现了与权力清单运行平台的无缝对接。

三是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完成全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积极开展政府网站日常监测工作,把全市65家政府网站纳入日常监测范围,开展常态化人工监测,每两周完成一轮人工全面巡查,对巡查中网站出现的各种问题采用QQ工作群通知、电话通知、发整改函、上门提醒等各种方法督促责任单位进行整改。

四、加强领导,落实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建立了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37家市直部门和各县区政府为成员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分管副市长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全力协调、推进我市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推进、监督检查本地区本系统的政务公开工作。

二是抓好教育培训。将政务公开列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纳入主体班教学计划。在县干高知班、中青班开设《界定好市场与政府边界、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专题,开展课题教学14次,切实增强领导干部政务公开的意识。组织县干高知班、中青班学员赴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展现场教学14次,围绕“淮南市政府职能转变”主题开展座谈研讨,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推进政务公开的能力。举办2期“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审批服务”培训班,培训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约100人(次)。举办“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专题培训会”、“寿县政务公开试点工作培训会”,就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和试点工作进行了专题教学,培训300人(次)。开展全市政务公开第一阶段轮训工作,从925日到10月底,对72家市直单位实现点对点培训,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各相关单位信息公开目录,规范各相关单位信息公开的格式和内容。计划今后两年,对全市市直部门、县区、乡镇街道分三批进行为期一周的专题轮训,培训规模约为200人(次)。

 



三是加强考核监督。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绩效考核,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形成全覆盖、多角度、能量化、可追溯的考核体系。将信息公开、政策解读、回应关切、公众参与等方面情况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政务公开工作分值权重不低于4%。今年,《淮南市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将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互联网+政务服务、电子政务)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的分值调整为6分,实行倒扣分,加大了分值权重。着手实施第三方机构对政务公开质量和效果进行测评工作,财政已列入经费预算。严格落实通报检查制度,对市直72家部门、62县以及71家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进行通报。安排专人按月对各县区、各部门信息发布情况予以统计,对统计结果进行评分,结果计入年终目标考核。每季度进行文件通报,对信息发布数量多、时效性强、格式规范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反之予以批评。对政务公开工作落实好、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每年年终给予表彰通报。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和专栏

2017年,全市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和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0796条。市政府及其部门(单位)全年主动公开信息10868条,其中,市政府(办公室)公布机构领导、设置及人事类信息46条,政策法规、规范性文件信息221条,规划计划、统计信息154条,财政预决算信息20条,招标采购信息496条,应急管理信息70条,重点领域信息1073条。公开内容更加优化,公开质量不断提升。各级信息公开主体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开通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专栏)660多个,形成覆盖市、县、乡(镇)三级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体系,访问量超过170万人次。

各县区政府及其部门(单位)全年主动公开信息13247条,乡、镇政府主动公开信息6681条。

(二)政府公报

2017年共通过《淮南政报》公开政府信息数近300条。内容主要包括市领导讲话,重要行政法规,市政府规章,各级政府机关的主要规范性文件,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以及人事任免、表彰等信息。

(三)新闻发布会

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积极推进重要政府信息发布。2017年市本级共召开新闻发布会议16次,主动公开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经贸文化科技等方面重要信息,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知情权。

(四)政务服务中心

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充分发挥集中办公、贴近群众的优势,建设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以及发布和查阅设施,公开办理主体、办理依据、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监督渠道等信息,推进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的过程和结果公开。同时,中心各窗口普遍设立依申请公开受理点,方便群众申请公开政府信息。

(五)微博、微信等新媒体

“淮南市人民政府发布”政务微博微信平台共发布信息2250条,总阅读量750万人次。同时,开通留言功能,共办理网民留言工作157条(包含转办件、网民消息留言等)。市直部门共通过政务微博公开信息1121条。各县区政府通过政务微博公开信息814条。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2017年,全市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60件,比去年下降17%。其中,当面申请14件,占9%;网络申请数118件,占73%;信函申请数28件,占18%。申请办结数160件,办结率100%。其中,属于主动公开35件,同意公开答复76件,同意部分公开答复1件,不属于本行政机关答复数21件,申请信息不存在7件,告知作出更改补充20件。

四、行政复议、诉讼情况 

2017年度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涉及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各县区、各部门在提供信息时未收取费用。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人员情况 

市政府办公室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全市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市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兼职人员484人(不包括从事政府公报和网站工作人员)。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是政策解读、公众参与等工作推进成效不明显。二是回应关切信息发布的主动性不够,对热点问题回应信息不足,与公众的期望有差距。三是信息发布质量不高,形式相对单一,可读性不强。四是培训力度不够,基层工作人员兼职居多,专业化水平不高。

下一步,我市将不断加大政务公开工作推进力度,强化抓手,确保政府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解读、公众参与的推进力度。稳步推进《淮南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程序规定》、《淮南市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宣传解读方案审查暂行办法》等,不断加强政策解读,加大公众参与力度。二是进一步完善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机制,从信息来源上最大可能实现共享,从协调处置上最大速度实现回应。三是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目录建设,调整目录设置,细化技术规范。同时,加大对图片、表格、视频等方式的使用,增强政府信息的可读性。四是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对从事政务公开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基层政务公开人员的专业水平,激发基层政务公开人员的干事热情。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