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家园放飞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0-08-13 09:01 点击数:来源:淮南日报
【字体:

——潘集区立足“三早”积极推进灾后恢复生产

今年汛期,潘集区相继启用了上六坊、下六坊、程小湾3个行蓄洪区蓄洪,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63万亩,其中成灾面积4.77万亩,绝收4.5万亩。灾害发生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立足“早谋划、早准备、早行动”,积极筹备农业生产自救,目前农业生产改补种工作有序推进。

早谋划,摸清灾情促恢复

7月20日后,尤其是行蓄洪区启用后,潘集区组织乡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住户进行统计受灾情况,同时区政府组成由区农业农村局、区应急管理局、区民政局等部门参与的联合灾情核查组,确保受灾情况底数清、灾情实,为退水后恢复灾后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

潘集区对全区受灾田块,尤其是绝收田块的退水预期及改补种意愿进行摸排;选择适宜品种区农业技术部门根据预计的退水时间结合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组织农技专家选择适宜当前时期种植的品种,为恢复农业生产做足预案;谋实谋细灾后恢复生产项目,全力以赴抓好灾后恢复重建。

同时,潘集区积极对接,解决补种后的销路问题。对补种的玉米,除鲜食以外,农业农村局积极联系本区内的养牛、养羊大户,开展玉米青储饲料,并对接了益益乳业养殖工作,为该种补种解决后顾之忧。

早准备,灾后重建展希望

潘集区成立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组,技术指导组实行包保责任制,确保将农业生产技术送至田间地头。同时根据受灾程度的不同,农作物的特性在制定印发了《潘集区灾后农作物生产恢复技术指导意见》等相关方案,进行分类指导、科学施策。

对因灾绝收田块,潘集区实行农作物补种、改种。7月底前退水地块,采取分株移栽的方法补栽水稻,尽可能扩大水稻栽插面积。沿淮湾地改种玉米、胡萝卜、马铃薯、速生叶类蔬菜等适应性强的作物。8月10日前退水地块,集中在高皇程小湾蓄洪区和上下六坊湾中地势较高,重点改种绿豆、玉米(用作青饲料)和蔬菜。8月20日前退水田块,集中在上六坊和下六坊蓄洪区,重点改种荞麦、速生蔬菜和反季节棚室蔬菜。对于行蓄洪区退水过迟的田块,潘集区将及时修复田间沟渠道路,翻耕晾铧,为秋种打下基础;对水淹和受涝渍农作物尚能恢复生长的,加强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

区农业农村局根据摸排的改种补种意愿情况,积极协调农资经销户、生产企业等备足改补种所需生产资料,同时区财政安排5万元专项资金,由于购置玉米、绿豆、蔬菜等种子免费发放给群众在高皇、平圩、架河、祁集等受灾严重的乡镇开展改补种试验示范,通过示范带动农户开展改补种工作。

早行动,指导自救保生产

因连续阴雨影响,高皇皇家家庭农场种植的700亩黄豆受灾严重,在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和动员下,农场选择生育期短的黄豆品种进行补种工作,8月3日前已经补种完毕,目前已经出苗。

市区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受灾一线,检查灾情,指导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灾后恢复生产,对田间因雨水造成的烂果、裂果进行及时清理,避免造成更大损失。据田园梦家庭农场负责人田华刚介绍,200亩农场种植的葡萄,由于排水不畅,受损程度不一,在农业农村部门的技术指导下,组织人员对园区的烂果、裂果及时进行了清理,并对晚熟品种进行了中耕、培土,喷施叶面肥,相信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一定能够渡过难关。

8月4日下午,潘集区在祁集镇召开全区灾后改补种现场会,通过建立示范片和现场会等形式引导农户开展生产自救。区农业农村局免费提供玉米品种在祁集镇劝桥村建立了200亩的玉米补种示范片,引导农户改补种。同时在高皇镇、平圩镇、架河镇均建立改补种示范片。

记者 贾静 通讯员 韦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