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发布时间:2021-01-12 09:45 点击数:来源:淮南日报
【字体:

——凤台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隆冬的早晨,一缕缕阳光为凤台县岳张集镇双楼村铺上了金色的棉被,村脱贫户高秀贤翻开账本,去年全年收入竟然超过10万元。

高秀贤2014年依靠政府贴息贷款5000元购买了一头母牛饲养,在他的精心照顾下,一头又一头的小牛顺利产下,很快一头牛变成了十头牛,生活也逐步变得富裕起来。2017年高秀贤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成了小康之家,还助力10多户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高秀贤的成功脱贫是凤台县近年来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凤台县38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7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6724户16976人实现稳定脱贫(其中2020年脱贫户26户86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71%下降至2019年底的0.017%,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10.7%,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十三五”圆满收官,凤台县脱贫攻坚交出一份靓丽“民生答卷”。

攻坚责任压紧压实,精准脱贫意识深入人心

凤台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党政主抓、分管专抓,驻村工作队、扶贫专干、帮扶干部具体落实的责任体系,严格执行《凤台县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凤台县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追究细则》,将脱贫攻坚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评,采取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方式,每月初制发“扶贫重点任务清单”,月底暗访排序,落后乡镇约谈鞭策,形成全县一盘棋、全员抓落实的扶贫工作局面。针对凤台县作为煤电大县,贫困人口相对较少的县情实际,持续深化认识,层层传导压力,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建立县委、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县四大班子、乡村、县直行业部门、帮扶单位“六个责任”联动机制,下足绣花功夫,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做到群策群力促攻坚。县扶贫办工作人员由2015年的5人增加到2020年的16人;14个乡镇扶贫工作站各配备2至3人;207个行政村各配1名扶贫专干;派驻38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员114人。

各项投入大幅提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凤台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由2014年的1471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4768万元(不含县域结对帮扶石台县的150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从无到有,2020年存量贷款达5514.18万元,五年累计发放贷款12582万元,受益贫困户5259户,投放贴息资金1228.2万元。累计整合资金13.11亿元,投入到14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乡镇,进一步加强“双基”建设。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2.68亿元,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投入0.43亿元。升级、改造和新建道路866公里、道路养护60.2公里,新建防渗渠22.23公里、桥涵21座、小型水利工程81座,实施农网改造升级项目99个,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9%,新建“家庭宽带”村庄(小区)294个,实现乡村宽带网络全覆盖,新建高标准农田11.83万亩。125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免除书本费,发放助学金、补助金,村村都有卫生室,配备合格村医,完善贫困村公共体育设施器材配置,建成公共文化设施并免费开放。农村尤其是贫困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扶贫产业加快发展,增收渠道持续拓宽

凤台县依托全县300多家专业合作社,着力打造“稳粮食、扩蔬菜、强畜牧、兴水产、重加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批发市场等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近年来,凤台县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226.4万元,扶持了116家种植、养殖、加工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壮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有效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辐射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凤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10462元增加到2019年的16019元,年均增幅达10.62%;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315元增加到2020年的11335元(入户测算),年均增幅64.94%,贫困群众在“真投入”和“真帮扶”下,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幅提升。

社会帮扶合力攻坚,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落实“三包”机制,全县3593名帮扶联系人结对帮扶6724户贫困户,468名帮扶联系人结对帮扶703户边缘易致贫户,实现帮扶“全覆盖”。通过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编印《筑梦的声音》,讲好扶贫故事,全社会关心支持扶贫舆论氛围日渐浓厚。“百企帮百村”帮扶成效显著,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公益扶贫、社会扶贫,106家企业累计投入近1000万元。累计选派259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充分发挥派出部门行业优势、资源优势、资金优势,送思想、送技术、帮项目、找门路,促进贫困村(户)经济发展。推深做实“一抓双促”,基层干部通过开展贫困识别、精准帮扶、发展集体经济、强化基层党建,群众工作本领明显提高,农村治理能力不断加强。

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岳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