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新发展理念“金钥匙”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1-06-22 09:36 点击数:来源:淮南日报
【字体:

——大通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彩答卷

五年,是一个刻度,标注着发展的高度;五年,是一次跨越,丈量着发展的幅度。

大通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五年。五年来,大通区委坚持一手抓高质量转型发展、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围绕加快转型、助推发展的大事,群众关切、历史遗留的难事,夯实基础、有利长远的实事而不懈奋斗,连续5年在全市县区考核工作中荣获优秀等次。

“十三五”末,全区财政收入为6.25亿元,年均增长4.07%,增速超全市各县区平均水平;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5亿元,年均增长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1.5亿元,年均增长8.7%;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1亿元,年均增长15.4%;人均生产总值从2.66万元增加到5.4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均实现“翻一番”;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915元、17672元,实现了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

经济稳中求进,提高发展“含金量”

【实例见证】 五年间,唐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落户大通工业新区,鼎图液压等一批大项目入驻上窑工业集聚区。乐森黑马有限公司荣获“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唐兴机械装备有限公司荣获“淮南市市长质量奖”。

【发展方略】 经济发展,以质取胜。大通区着力抓实实体经济,筑牢发展根基。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70亿元,年均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为36.6亿元,年均增长10%;69家战新工业产业完成总产值132.2亿元,占工业产业总产值的53.8%,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9%。

招商引资,引来源头活水。大通区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组建8个招商工作队,成立上海、宁波、无锡3个驻点招商组,五年来累计引进亿元以上市外内资项目资金108.37亿元,引进亿元以上省外项目资金137.67亿元。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该区建成面积达6平方公里的大通工业新区、上窑工业集聚区,入园企业达到138家。全区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56个,完成投资144亿元,唐兴机械等124个项目相继建成达产,迈瑞5G加工等32个项目加快续建。实施富华服饰羽绒服等60多个,获评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11家。农业现代化提速,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达280家,创建国家、省、市级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22个。服务业发展提质,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增加至60家。

优化环境,擦亮发展金字招牌。大通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区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在全市率先开辟个体登记(注册)7×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区本级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达92.66%,企业开办实现“一日办结”,荣获2019年度全省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深入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服务企业“零距离”。截至“十三五”末,全区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10226户,年均增长15.3%。

文旅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寿州窑”获批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九龙岗民国建筑群”等12处文物古迹成功申报国家、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签订总投资22亿元的淮南矿心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框架协议,“胡胡家生态园”入选安徽首批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乐森黑马乐器有限公司被评为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生态建设优先,提升发展“含绿量”

【实例见证】 五年来,全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35.59%,空气优良率提高24.6%;投资4099万元完成12公里污水管网建设任务,乡镇政府驻地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发展方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通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坚决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大通区全力抓实大气污染防治,实施全区范围内全年全时段全面秸秆禁烧和全域“零燃放”。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启动高塘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成功引入杭州千发集团净水渔业项目。全面落实“林长制”,加快推进世行贷款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抓好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农村环卫作业市场化实现全覆盖,上窑镇马庙村获评安徽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科学划定禁养区,规模养殖场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全部完成。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耕地土壤环境得到保护。

民生保障有力,增强群众“获得感”

【实例见证】 五年来,大通区教育更加优质均衡,累计投入4.6亿元,完成9所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9所公办幼儿园改扩建、21所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14所中小学改薄提升工程和21所智慧学校建设任务。

【发展方略】 大通区坚持共享发展,累计投入资金7.76亿元,实施民生工程128项,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五年来,该区累计投入各类扶贫专项资金4256.9万元,建成产业扶贫类项目22个、扶贫产业基地5个,1038户、189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新增就业2668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困难群体应保尽保,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75亿元,惠及40.22万人次。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国家规定水平,基层医疗体系标准化和“智医助理”系统建设顺利完成,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创建通过复审,大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批准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中心。

……

潮起新时代,大通更出彩。回眸大通区五年发展历程,涌动着发展的力量、温暖的力量!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大通释放活力、绽放新姿!

记者 朱庆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