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党建红色引擎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发布时间:2019-12-10 10:11 点击数:来源:淮南日报
【字体:

寿县坚持党建领航,扬起“初心”先锋旗,致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打造党建红色引擎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走进寿县寿春镇九龙村,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气息迎面扑来,一排排整齐的路灯,平坦干净的水泥路面,清澈见底的水渠……由“一穷二白”到年收入2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翻天覆地变化的背后,是抓党建促脱贫、助推乡村振兴的脚步。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中,寿县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成推动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2150个基层党组织、53083名党员在如期摘除“贫困”帽子后,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布好党建“一盘棋”,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

在寿县,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与乡村振兴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党组织始终是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导核心。

寿县把“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大目标,成立扶贫开发领导组,县四个班子负责同志每人联系一个乡镇,28名党员县领导全部兼任贫困村“脱贫攻坚第一书记”。

按照“城乡一体、多级联动”的宗旨,寿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挂钩帮扶责任体系,实行领导挂乡包村、部门联村包组、党员干部挂组包户的帮扶制度,做到贫困村组全覆盖、贫困群众全结对、扶贫开发精准化。

寿县与合肥市蜀山区建立边界区域党组织共建关系,在就业、培训、农产品销售、旅游等方面携手共进。打造了“扶贫日”社会扶贫品牌,创新开展“扶贫政策赶集活动”和“百社帮千户”活动,1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2408户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开发格局。

激活队伍“动力源”,选优配强“中流砥柱”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支撑,寿县坚持精心打造过硬党员队伍,切实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带头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120余项,不断促进党员创业带富和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本领。

为全面提升村(社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寿县对28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全员轮训,实现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库”672人,调整充实47个未出列村的驻村帮扶干部力量,每年投入1000万元,为269个村聘用了村级扶贫专干,实现贫困户、工作队、扶贫专干全覆盖。

同时,寿县成立村干部管理股,全面实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大力实施行政村党建指导员全覆盖行动,实现村干部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三个全覆盖”,加强网上阳光村居务平台建设,规范村级民主监督,让村干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提升核心“组织力”,打造服务“快车道”

寿县始终把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重中之重,以构建科学合理、高效便民的服务平台推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近年来,寿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抓实抓牢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按照“服务区域最大化、办公面积最小化”的理念,寿县累计整合2.2亿元,使269个村级活动场所全面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平均达430平方米。倾力打造各领域样板点112个,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广打造特色,让基层党建在标准化建设轨道上“匀速奔跑”。

寿县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抓双促”的重要抓手,采取土地流转、“三资”清理、建设光伏电站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把乡村振兴作为大众创业、草根创业、乡贤回归的新载体,通过农民创业指导、农家乐经营、专业技能培训等,让当地村民找到了更多的“门路”致富。

通过建立村干部集中办公和坐班值班制度,寿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加快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寿县全面实施“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实现企业和群众窗口办事“一次成”。

记者 柏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