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0-12-31 11:14 点击数:来源: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7

  主持人:

  各位新闻界记者朋友,大家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省级驻淮各媒体,市内各媒体。本场发布会由市新媒体中心进行现场直播。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市养老工作及养老智慧化建设工作开展如何,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淮南市民政局三级调研员管玉生,淮南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陈善民围绕全市养老工作及智慧化建设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现在请淮南市民政局三级调研员管玉生作主题发布。

8

  管玉生: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

  “十三五”以来,淮南市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智慧化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省民政厅直接指导和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重点工作得到全面落实,难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建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2017年以来,我市养老服务工作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19年7月,我市落实养老服务业支持政策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受到了省政府通报表扬。2020年9月,我市万家信德养老服务公司荣获“中国农村养老服务典型案例”,民政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列入全国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优秀案例并通报表彰。截至2020年12月,我市4家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中心获得省级智慧养老示范项目,10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获得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

  根据本场新闻发布会安排,下面我主要介绍一下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智慧化建设四个方面的相关情况:

  一、我市养老工作基本概况

  截止2019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75.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1.67%。数据表明,我市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目前,我市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养老机构186家,达到200张以上床位的8家,其中,综合型养老机构舜新家苑康养中心的一期工程460张床位已经于2020上半年投入运营;市级500张床位的公办老年公寓也即将建成,可望于2021年投入使用。市级居家养老呼叫指挥中心和12349服务平台2016年6月就投入运营,在连续多年开展政府为低收入老年人购买服务的基础上,实行市场化运作和智慧化管理,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快捷的助餐、助医、家政等养老服务。在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方面,截至目前,已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近300个,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老有所养、老有所托、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项目,极大的方便了老年人的社区生活。

  二、我市老年人福利和保障情况

  一是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保障措施。制定出台了《淮南市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淮南市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南市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2018-2020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智慧养老事业和产业的实施意见》、《淮南市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实施办法》等文件,涵盖了政策支持、基本养老保障、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指导、医疗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智慧养老等多方面内容,有力保障了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发布制度。清单包含政府供养老年人兜底保障、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支持等九项内容;明确了基本养老公共服务项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及标准,做到清单之内项目以政府支出责任为主,清单之外项目以个人和家庭支出责任为主,倡导家庭和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三是坚持普惠制高龄津贴制度。对具有淮南市户籍、年满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2019年7月1日起,我市提高了高龄津贴的标准,80至99周岁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高龄津贴由200元提高到360元,增幅达80%,10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500元补助,其中,凤台县按每人每月1000元标准发放。2020年1-11月份,全市共发放高龄津贴2827万元,惠及96476名老年人。

  四是建立完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制度。出台《淮南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试行)》,为具有淮南户籍的70周岁以上城市低保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生活照料、卫生清洁、医疗协助、精神慰藉等服务。同时,还配套建立了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发放制度,对特殊困难老年人,按每人每月80-160元的标准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贴。2020年1-11月份,全市共发放补贴955万元,惠及30578人。

  五是健全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激励制度。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养老机构,按照实际新增床位给予2000-5000元一次性建设补助;按照200元、300元、400元、600元差异化标准,发放社会办办养老机构日常运营补贴;对内设医务室的社会办养老机构一次性补助10万元,并为养老机构购买综合责任保险,降低养老机构运行和入住老年人意外伤害风险。截止2020年11月底,市级下达社会办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贴、日常运营补贴、贷款贴息561.5万元;165家养老机构购买了综合责任险,覆盖率已达到88%。

  六是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工程。2018年以来,全市民政系统持续实施了低收入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累计达150余户,其中市辖区90户,每户平均安排改造资金5000元,用以配备基本生活辅助器具。截止2020年11月底,市级已投入适老化改造资金41万元。

  七是开展特困供养机构运行维护。在全省率先开展特困供养机构等级评定工作,以政府购买服务和招标的方式,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完成了我市特困供养机构等评定工作,其中,一星级55所,二星级56所,三星级8所,并将等级结果作为入住特困人员补贴资金发放的依据。2020年市级共配套下达资金297.9万元。

  三、我市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开展情况

  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我市持续实施了为期四年的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

  2020年,我市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以养老机构中每一位老年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安享幸福晚年为总目标,着力防范和化解养老服务领域重大风险,持续推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迈入长效机制建设新阶段。经过四年的努力,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市186家养老机构全部通过隐患排查整治,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硬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率先在全省出台《关于印发〈淮南市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并专项印发《淮南市民政局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在民政部、省民政厅总体目标任务的基本上,明确了20项“淮南市县(区)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有力推进了改造提升工作的稳步开展。

  二是重大安全隐患全面消除。四年来,不断加强养老机构消防设施提升改造,致力于全面清除消防安全隐患。2019年,市、县两级民政部门重点对养老院9类突出消防安全问题和28项基础指标进行排查整治,截止目前,28项基础指标已全部达标。

  三是医养结合发展深入推进。将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情况纳入民生工程考核,鼓励与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截止目前,我市正在运营的养老机构全部与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就诊协议并开通绿色通道,150张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中,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已达到95%以上。

  四是养老护理能力不断提升。出台养老从业人员学费补偿和入职奖补实施办法,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养老服务工作,鼓励现有养老护理人员提升学历水平和护理技能。2020年,市、县两级民政部门组织开展3批次养老从业人员培训,培训人员300余名。

  五是联合督查力度进一步强化。2020年,由市委督查办牵头,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联合开展了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督查,并形成市委督查通报送呈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形成强大工作推动力。

  六是敬老院法人登记实现全覆盖。截止2020年11月底,我市134所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敬老院)已全部完成法人登记,走在了全省前列。

  四、我市智慧养老建设情况

  一是出台支持政策。2018年,我市成立了促进智慧养老事业与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19年12月,出台了《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智慧养老事业和产业的实施意见》,对创建达标的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给予一次性创建补助10万元,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一次性创建补助5万元,社区(村)养老服务中心(站)一次性创建补助2万元。同时,将养老智慧化建设纳入民生工程,要求各县区普遍开展智慧养老建设,并根据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给予奖补。截止2020年11月底,下达智慧养老机构和居家社区省级示范项目资金86万元。

  二是开展智慧养老示范项目创建。2019年以来,我市开展了智慧社区、智慧养老院等多元化智慧养老试点,探索智慧养老模式。截止目前,4家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中心获得省级智慧养老示范项目,近期将予以授牌,同时,多家养老机构已开始部署和采购设备,智慧养老产业逐步向居家老年人家庭进行延伸和拓展。

  三是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结合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依托现代技术手段,建成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和12349养老服务热线,推动“互联网+养老”的智慧养老服务。2020年,我市为2600名低收入老人配备电子手环,送餐、家政等居家养老服务实现了电子刷单、即时结算,服务内容、消费金额等一目了然;建设了养老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重点开展养老领域的服务与监管,为养老事业发展提供决策辅助和智慧化数据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的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新时代、新养老、新生活”理念,夯实政府托底保障基础,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养老服务数据、行业自律、政府监管”三大平台,构建“公办养老机构市场化改革、医养相结合运营、社区居家服务连锁”三大体系,实施“人才培训、质量提升、公益宣传”三大行动,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共同发展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淮河早报记者:

  近年来,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请问,我市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政策有哪些?

  陈善民:

  我市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政策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五项:

  一是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床位在10张以上、300张以下的给予每张床位2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床位在300张(含)以上的给予每张床位5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

  二是给予床位运营补贴。按照实际入住人数给予每人每月200元的床位运营补贴,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服务的,按照收住对象轻、中、重度失能失智程度,运营补贴分别上浮50%、100%和200%以上,上浮后标准分别是每人每月300元、400元和600元。

  三是给予贷款贴息补助。民养老机构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用于养老机构建设的,按照不低于同期三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30%给予贷款贴息补助。

  四是给予智慧养老示范创建补助。对创建达到省级示范标准的智慧养老机构,给予每个2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并按不低于现行补贴标准10%的幅度提高运营补贴。

  五是给予综合责任保险补助。养老机构购买符合要求的综合责任保险,给予保费总金额的50%补助。

   市场星报记者:

  针对今年疫情,民政部门对民办养老机构采取了哪些纾难解困措施?

  陈善民:

  2020年新冠疫情,对我市民办养老机构的压力很大。为切实帮助民办养老机构降低运营成本,支持其度过难关,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对在本市需要缴纳租金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免收6个月租金。

  二是给予养老服务机构水、电、气费用一次性补助,下达水电气补助资金48万元。

  三是在疫情形势最为严峻期间,市、县(区)两级民政部门共发放一次性医用口罩36000个,手套9000双,普通防护服9000套,有效缓解了民办养老机构购置防控物资的困难。

  四是明确福彩公益金可用于支持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购置防疫物资、安全管理设施设备等,下达专项防控资金20万元。

  五是及早部署民办养老机构应享受补贴事项,市级已下达资金561万元。

  六是在全省最早恢复养老服务秩序,并于4月28日印发通知,养老机构可以组织在院外的老人、员工返院返岗,并正常接收新入住老年人。

  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纾难解困措施和恢复养老服务秩序,我市52所民办养老机构生产经营困境已得到逐步缓解,并确保了养老机构和入住老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主持人:

  养老是重要的民生工作,数字化、智能化为民生保障插上新翅膀,高科技赋能智慧养老,重塑了养老新形式。希望各媒体集中版面和栏目,加大我市养老服务工作及智慧养老建设宣传,让每一位老人都拥有高质量的幸福生活。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散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