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公安局2022年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分解
工作任务 |
具体要求 |
责任单位 |
时限要求 |
||
一、规范政策集中公开 |
(一)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集中公开。 |
1 |
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向社会公布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 |
法制支队 |
11月底前 |
2 |
尽快明确行政规范性文件网络版格式,确保在文件公开时限内,及时、规范发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正式版本及解读材料。 |
法制支队牵头 市局各部门配合 |
11月底前 |
||
(二)优化政策咨询服务 |
3 |
市、县两级公安政务服务窗口开设政策咨询综合服务业务窗口,健全“一站式”解答群众和企业政策咨询的工作机制. |
行政审批处牵头 各分县局配合 |
年底前 |
|
二、深化基层政务公开 |
(一)全面提升各领域公开水平 |
4 |
依据标准目录,持续提升基层政府户籍管理领域主动公开水平 |
治安支队牵头 各分县局配合 |
持续推进 |
(二)推广基层政务公开经验做法 |
5 |
开展全市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提升行动,着力发掘基层公安机关在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平台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创新做法,适时总结推广。 |
治安支队、办公室牵头 各分县局配合 |
年底前 |
|
三、夯实公开工作基础 |
(一)规范执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6 |
在公开工作中增强规范意识,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依法依规严格做好保密审查,防止泄露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敏感信息,防范数据汇聚引发泄密风险。 |
办公室 |
8月底前 |
(二)按照新规范调整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目录。 |
7 |
在全省2022年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目录规范修订完成后,立即开展本部门目录调整及内容完善工作,确保公开目录全面符合国家和我省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 |
办公室 |
年底前 |
|
(三)科学合理确定公开方式。 |
8 |
准确把握不同类型公开要求,综合考虑公开目的、公开效果、后续影响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公开方式。公开内容涉及社会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广泛知晓的,可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公开。公开内容仅涉及部分特定对象,或者相关规定明确要求在特定范围内公示的,要选择适当的公开方式,防止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或者泄露个人隐私、商业秘密。 |
办公室 |
年底前 |
|
四、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
(一)加强政策解读回应。 |
9 |
推动落实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政务舆情回应主体责任。在发布重大政策的同时做好解读工作,主动解疑释惑,积极引导舆论,有效管理预期。充分评估政策本身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以及时机和形势可能产生的附加作用,避免发生误解误读。 |
宣传处、办公室牵头 市局各部门、分县局配合 |
持续推进 |
10 |
持续提升政策解读质量,丰富解读形式。积极参加优秀政策解读材料评选活动。选取部分即将出台的重大政策文件,对标省级优秀政策解读材料,以更高的标准,提前谋划、主动介入该政策的解读材料起草,编制高品质的范例解读。每年要上报1—2篇范例解读材料。 |
办公室牵头 市局各部门配合 |
年底前 |
||
11 |
加强政务舆情监测和风险研判,前瞻性做好引导工作,更好回应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关切,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
办公室 宣传处 |
持续推进 |
||
(二)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
12 |
要对照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梳理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逐项推动落实。要于重点工作任务分工印发后一个月内向市政务公开办报送工作台账(方案),明确各项任务的工作路径和进度安排。 |
办公室 |
8月底前 |
|
13 |
要将年度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纳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
办公室 |
年底前 |
||
(三)做好指导监督。 |
14 |
继续开展政务公开交流活动,加大经验做法交流力度。向省市政务公开办《政务公开交流》报送优秀稿件。 |
办公室 |
持续推进 |
|
15 |
加强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培训和研讨交流,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
办公室 |
持续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