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市卫健委疫情指挥部魏金广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
一、起草背景和依据
(一)疫情形势的变化,目前国内疫情防控成效明显,全国疫情总体处于低水平波动。个别地区持续有零星的社会面感染,部分地方形成了比较长的清零的拖尾期。
(二)病毒变异的特点,奥密克戎变异株潜伏期短、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新挑战。
(三)前期试点研究,今年在7个城市开展了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试点研究工作,取得大量科学依据。结合各地防控实践,吸取大规模处理疫情的经验教训,并参照世界卫生组织上半年发布的指南,对防控方案进行了修订。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基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防止疫情形成规模性流行或者规模性疫情反弹。基于第八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创建基础上,根据国内疫情形势,对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力求更加科学精准。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于2022年6月27日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71号 文件发布。
四、工作的目标
第九版防控方案是对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充分利用资源,提高防控效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五、主要内容
优化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统一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完善疫情监测要求;优化区域核酸检测策略。
六、创新的举措
(一)针对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第九版防控方案提出,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前不要求双采双检;将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二)围绕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第九版防控方案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衔接对应,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域划定及管控方案。
(三)为进一步完善疫情监测要求,第九版防控方案明确,加密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将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天1次,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
七、保障措施
设立了“层层加码”问题的专栏公布投诉电话,面向社会收集违反“九不准”要求的问题线索,省级联防联控机制成立整治“层层加码”问题的专班。国家和省级专班将督促各地落实疫情防控政策,严格执行疫情防控“九不准”要求,坚决整治疫情防控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突出问题。
八、下步工作
(一)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
(二)按照 “及时发现、 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坚决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和境内疫情反弹。
(三)进一步加强源头管控,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疫情防控。
(四)提高监测预警灵敏性,及时发现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有力、有序、有效处置疫情,做到发现一起扑灭一起,以最短时间、最低代价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五)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解读科室:市疫情防控指挥部
电 话:0554-6640051
解读人: 魏金广(工作日8:00-12:00,14: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