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地震局2018年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说明

发布时间:2019-05-29 17:32信息来源:市地震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淮南市地震局2018年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说明

 

一、 主要职责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监督、检查本市的防震减灾工作,负责拟定有关防震减灾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定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编制本市的防震减灾规划和计划,推进防震减灾计划的体制和相应经费渠道的建立和完善,管理、监督事业经费和专项资金的使用。

(三)负责建立本市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体系,负责统一规划本市地震台网及信息系统的建设,推进地震监测装备现代化,制定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管理本市地震监测台站,对群测群防工作的管理;负责提出地震趋势预报意见,报告省地震局;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

(四)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震灾预防工作体系。管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核定地震烈度区划图或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本市地震灾害预测;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并按照有关规定审核防震减灾宣传报道。

(五)承担市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办事机构的职能;负责震情和灾情速报,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地震灾害调查与损失评估;参与制定地震灾区重建规划。

(六)承担本市地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

(七)组织开展地震科学技术研究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开展地震科技业务的合作与交流;指导、管理与防震减灾事业有关的学会、协会工作。

(八)承担市政府和省地震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设置和人员情况

市地震局为正县级机构,内设3个职能科室,事业编制9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现有工作人员9,比上年增加3人(调入1人,公务员考录2人)。下设市地震台(正科级),事业编制12人(全额拨款),现有工作人员9人,比上年减少1人(退休1人)。

三、2018年地震部门的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综合管理体制日臻完善

一是召开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525日在市政府二楼会议室召开淮南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市政府副市长、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汤传信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县(区)、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收听收看了全省防震减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了2017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对2018年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由我局代拟稿、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意见》,对全市防震减灾工作进行指导和要求。95日召开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推进会,对标目标任务,紧盯重点难点,共谋解决之策,推动全市防震减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是以会代训提升防震减灾工作水平。323日召开全市地震局长会议,各县区地震局负责人参加会议,对2017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18年工作进行了部署;420日举办全市群测群防信息员暨防震减灾助理员培训班,通过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的方式,对我市三级政府四级架构的“3+1”防震减灾组织体系进行了全面的业务培训,有效提升了防震减灾意识和业务技能。成立社区防震减灾科普志愿者队伍,并于927日开展培训。

(二)地震监测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及时进行震情会商研判。严格落实24小时震情值班制度,坚持周二、月末震情会商制度,及时向省局提交周会商和月会商结果。根据震情,进行紧急临时会商和专题会商,并编写震情报告。今年以来,全省发生2级以上地震29次、3级以上地震2次,其中淮南市发生2级以上地震2次,3级以上地震1次,我局均进行了及时研判分析。

二是不断加强台站台网建设。我市市、县地震台站已全部实现智能化,实现了“一市一网、一县一台”的监测布局。升级了气象三要素观测设备,对地震局院内观测井进行了地面硬化和升级改造。为有效保护地震观测设施,对全市地震观测台站进行挂牌,并将台站台址报市规划部门备案。

三是积极开展地震预报研究。高质量编制完成年中地震趋势会商报告,报告质量在全省评比中保持领先水平。2018年市科技局计划项目《淮南市地震构造图谱的研发》,已完成系统设计,通过年中检查。《基于Datist软件的淮南市震后趋势快速研判与决策支持系统》项目正在申报2018年市科技局计划项目。  

四是调整充实了信息员队伍。对全市群测群防信息员进行了调整充实,更换了2名信息员。目前,全市群测群防信息员达35人,区域分布和宏观测项进一步优化。

(三)震害预防机制逐步建立

一是以示范推动基层防震减灾工作。我局与市民政局、市气象局联合开展省级、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申报工作,分别认定了7所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1处市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推荐3所学校和1处基地参加省级示范认定。

二是加强农村建筑抗震设防水平。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村创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在凤台县大兴镇组织召开全市农村民居建筑工匠培训会,对农村建筑建设进行抗震指导。

(四)地震应急处置能力稳步提升

一是积极应对地震突发事件。430323分,我市大通区孔店乡(东经117.17,北纬32.60)发生2.4级地震。我局现场工作队迅速深入震中区,开展防震减灾应急工作,并根据省、市主要领导同志指示要求,认真开展调研,收集地震震情数据和图片等,并形成现场调查报告。调查显示:震中孔店乡古堆村群众普遍无震感,地震未造成房屋及其他建筑物破坏。

二是强化应急演练机制。528日,淮南市地震局组织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市局地震现场工作队应急意识、响应速度和协作能力。与市教育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地震应急安全教育暨演练活动的通知》《关于贯彻执行<中小学地震避险指南>的通知》,与市卫计委联合下发《关于贯彻执行<医院地震紧急处置>的通知》,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医院应对地震灾害的紧急处置能力。

三是完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依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国家标准,推动现有应急避难场所分级分类建设。新建和改建地震避难场所正在积极推进中。推荐凤台县、寿县两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申报省级二类避难场所。

(五)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广泛开展

一是加强合作,打好防震减灾宣传组合拳。与市教育局、市科协共同组织参加以“防震减灾 知识先行”为主题的安徽省防震减灾知识大赛,代表我市参赛的淮南市实验中学代表队勇夺初中组全省第一名,全国中部赛区第二名的好成绩。举办“一条街”宣传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发放资料、设立咨询台等方式向市民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1200余份,解答市民咨询10余条。57日至13日,市地震局举办防灾减灾开放周活动,开放周期间,市地震监测中心、市地震科普馆分别接待了来自淮师附小洞山校区、市二十四中、凤台县实验二小、田家庵区金地社区和基地社区等学生和居民约1300余人参观。与市广电台合作,连续七天在《今晚800》节目中推出“防震减灾”专栏。通过“淮南防震减灾”微信公众号组织开展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暨防震减灾知识网络有奖竞答活动,近万人次参加。

二是开展“六进”活动,实施靶向宣传。“进机关”:走进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展宣传活动,向机关干部和办事群众发放宣传手册;“进学校”:走进大通区黄山中学,指导进行应急疏散演练;“进企业”:走进凤台县建筑工地现场,向施工工人普及地震常识和应急逃生知识;“进社区”:走进田家庵区中兴社区指导地震应急演练并开展街头宣传,赴八公山区毕家岗街道,为工作人员举办防震减灾知识讲座;“进农村”:深入田家庵区曹庵镇文化广场和我局扶贫点潘集区高皇镇孙岗村,向村民发放《农村民房抗震知识手册》《地震知识手册》等读本;“进家庭”:走进寿县天玺小区部分居民家庭,向居民普及科学避震的方法。

四、2018年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1、专项资金收入情况

2018年我部门专项资金上年结转37.33万元(为其他资金结转),本年收入90万元,其中财政拨款80万元,其他资金10万元,全年可用专项资金127.33万元。共分六个项目:(1)数字地震监测和地震专用网络管理项目收入26万元;(2)地震台网建设项目收入20万元;(3)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应急救援、群测群防等项目收入34万元;(4)淮南市地震构造分布图谱的研制项目收入10万元;(5)综合办公楼维修改造项目上年结转35.33万元;(6)招商引资项目上年结转2万元。

2、专项资金支出情况

2018年我部门专项资金支出为125.79,其中财政拨款支出80万元,其他资金支出45.79万元。共分六个项目支出:(1)数字地震监测和地震专用网络管理项目支出26万元;(2)地震台网建设项目支出20万元;(3)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应急救援、群测群防等项目支出34万元;(4)淮南市地震构造分布图谱的研制项目支出9.4万元;(5)综合办公楼维修改造项目支出35.26万元;(6)招商引资项目支出1.12万元。

 ()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2018年度我部门专项资金年末结转1.54万元,其中淮南市地震构造分布图谱的研制项目0.6万元;(5)综合办公楼维修改造项目0.07万元;(6)招商引资项目支出0.88万元。

 

 

 

附件:1、淮南市地震局2018年度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 淮南市地震局2018年度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XLS

      2、淮南市地震局2018年度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 淮南市地震局2018年度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XLS

      3、淮南市地震局2018年度行政事业类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 淮南市地震局2018年度行政事业类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XLS

 

 

二Ο一九年五月十八日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