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解读

发布时间:2019-11-15 14:37信息来源: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凤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是深入贯彻落实合肥经济圈、淮河经济带和皖北振兴等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的关键期。是全面推进煤电产业转型升级和非煤产业发展壮大,实现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凤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深刻体现了国家、安徽省和淮南市对凤台县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要求,明确了全县“十三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对未来五年的工作做了总体部署,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 “十二五”时期主要成就

“十二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全面落实国家和淮南市的各项决策部署。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煤炭产业持续低迷、财政收入负增长等复杂形势,顶住压力稳增长,持续发力促改革,凝心聚力惠民生,县域经济保持了稳中求进、稳中提质发展态势。

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3亿元,预计2015年达到240亿元,五年年均增速达到15%,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值348亿元的68.9%;2014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6807元,预计2015年达到38608元,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值55740元的69.2%;2014年财政收入达到33.94亿元,预计2015年达到35.96亿元,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值70亿元的5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四年累计完成564亿元,预计2015年达到200亿元;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6.58亿元,预计2015年达到63.93亿元,年均增长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0年的11.9:69.9:18.5调整为2014年的13.1:64.9:21.95,其中三产比重较“十一五”末大幅提高。一系列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序落实,以煤电为主导的工业加快升级,支撑作用不断加强。2014年工业增加值127.51亿元;工业总产值276.21亿元,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155个。煤电项目加快推进,凤台电厂二期全面投产,杨村煤矿等项目加快实施。非煤工业加速成长。启动实施“1515”工程,2014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全县非煤电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37家。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占经济总量不断壮大。2014年新增民营企业1344家、个体工商户5359户,全县民营企业户数达320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0亿元。

城乡建设全面加强。城乡建设实现新突破。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格局初步形成,县城建设与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新区开发与老城改造同步实施,全县城镇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形象得到较大提升。完成县城及乡镇、凤凰湖新区等总体和专项规划编制任务。完成凤利路、凤寿路、凤颖路、凤蒙路等道路改造,凤凰湖新区、老城区道路和公共设施的改造和新建。建设了一批市民公园及精品住宅小区。获得第三届、第四届全国文明县城,通过省级生态县、全省卫生县城考核验收。被评为安徽省首届文明县。凤台淮河二桥、济祁高速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路网基本形成。三大电力工程基本建成,能源体系趋于完善。实施凤凰湖水系治理及景观绿化工程3个子项目建设。安置区集聚效应加速呈现。永幸河泵站、城北湖泵站投入使用,八小水利工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完工,港河、架河整治工程加快推进。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大力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模式。集中开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资产和土地清理工作,国资监管实现全覆盖。积极推进全国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城市工作,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项。新登记的有限责任公司和注册资本金分别增长**%和**%。农村综合改革、医疗改革、价格改革、公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成功成为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城市,文化、科技、教育、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四年累计引进招商项目**个,累计到位资金**亿元,形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增长**%。进出口总额**美元,增长**%。(需提供数据)

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全县节能减排效果明显,资源综合效率稳步提高,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西部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并网发电,凤台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重点工程基本建成。获批全国首批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大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加大环境监控能力建设。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全面布置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节能工作进展顺利。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加快发展,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多所学校和医院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荣获全国科技先进县称号。花鼓灯舞蹈《千里长淮一条线》参加“群星奖”作品全国巡演,推剧《帮忙》荣获“中华颂”第五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银奖。马店羊肉汤制作技术规程成功获批省级地方标准。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基本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1358元提高到2015年的263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955元提高到11299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4.5在%以内。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分别提高到99.9%。

专栏1 “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预计完成情况

序号

单位

2010

规划目标

实际完成

2015

年均增长

2014

年均增长

2015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72

348

15%

223.33

6.75%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万元

27520

55740

17%

36807

7.54%


3

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

20.54

27

7%

29.35

9.33%


4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

119.7

236

17%

145

4.91%


5

工业增加值

亿元

100

226

19%

127.51

6.26%


6

工业化率

%

58.1

67


**



7

规模以上工业个数

172

100-120


155

-2.57%


8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

31.67

75

19%

49.02

11.54%


9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


11.9:69.6:18.5

8.2:69.5:22.3


13.1:64.9:21.95



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63.3

累计达到500亿元,力争完成600亿元


181.25

30.08%


11

财政收入

亿元

30.2

70

17%

33.94

2.96%


12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12.3

30

17%

16.23

7.18%


13

人口自然增长率

8.5‰

8‰以内


**



14

城镇化率

%

38

50.75


**



1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955

11900


**



1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358

22300

15%

24602

21.32%


17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4

4.5


**



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0.57

76

18%

56.58

16.64%


19

万元GDP能耗下降

4.02



**



20

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



**



21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100%



**



22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60%



**




第二节 “十三五”新常态新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凤台县实现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为关键的五年,面临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既有千载难逢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形势分析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转型调整阶段,“十三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仍将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变化趋势不确定性增强,全球经济持续低速增长的可能性加大。本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开始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世界经济呈现“东升西降”的态势。部分新兴经济体受到资金外流、商品、能源价格下跌以及地缘政治等影响,经济增长放缓。未来美联储加息等将会进一步收紧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空间,增加其系统性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同时,全球产业调整出现新趋势,各国普遍把鼓励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培育。全球生产组织方式正发生剧烈变化,价值链中制造环节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以代工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但是主要从事低端环节。“十三五”我国制造业如何实现由全球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这对作为全球制造大国的中国未来的产业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全球能源供求将呈现新格局。能源需求更多由传统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转变。移动互联与云计算、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取得将不断得到突破。以美国“再工业化”和德国“工业4.0”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将带来全球产业结构的新一轮变革。未来创新驱动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经济处于增速的换挡期,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下,党中央、国务院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了精准判断和重要部署,加大定向调控力度,相继出台了发展新业态、扩大投资、鼓励创新创业、等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产能过剩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方面,传统产业中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等都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如光伏行业也存在产能严重过剩。依靠工业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更加紧迫,“十三五”时期我国实现产业转型的任务更加紧迫,迫切需要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规模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调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未来几年,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约束决定我国的经济增长要素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将是凤台由打基础、蓄势发展阶段提升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我们要看到完成重大历史使命的责任和压力,善于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发展机遇,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二、机遇与挑战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这要求凤台更好地把握好重大发展机遇,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双升级”的发展战略。凤台县发展正处于城市发展周期中非常关键的转型时期,面临多方面的压力,也由此出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凤台发展带来新机遇。“十三五”时期将政策和改革红利加快释放的关键时期,国家正深入实施全方位开放和区域协调的发展战略。“一带一路”、中部崛起政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沿淮城市群、中原经济区、合肥经济圈、合淮同城化等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相继实施和不断推进将给凤台带来产业合作、投资贸易、资源开发、通关便利、基础设施建设、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发展机遇以及叠加的政策优惠,为凤台经济总量及城镇化发展转型的内在需求提供支撑,凤台将成为承接皖江、促进皖北地区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节点,成为在煤电、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和轻工纺织、新型建材等产业上具有领先优势的地区,为凤台县融入区域、升级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淮南市三大战略定位为凤台发展指明新方向。根据新时期淮南市三大战略定位: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供销基地、电力供应基地和煤化工基地,淮南市是国家重要的能源输出地和能源安全保障地。凤台地处淮南腹地,是煤炭、电力能源大县,这就要求“十三五”期间要深入落实淮南市能源发展战略,立足煤炭,发展煤炭,做精煤炭,实现资源的就地转化和升值,为淮南市能源输出和安全保障基地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淮南市是安徽北部战略性区域中心城市、合肥经济圈重要城市和沿淮经济带核心城市。凤台县作为淮南卫星城,是对接华东、连接中原经济版图的“战略要地”,将为淮南市加快推进合肥经济圈建设等区域战略供重要支撑。“十三五”时期,凤台将充分挖掘凤台的生态、旅游、区域服务等潜力,大力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培育新型旅游业态,培育旅游品牌,延长旅游产业链,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推动凤台服务业发展的领先产业和窗口产业,打造合肥经济圈知名休闲旅游目的地。

凤台县转型发展面临挑战。综合国内外环境和凤台县自身发展情况,凤台县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在煤电产业大环境下行的背景下,凤台单一依赖煤电发展的传统模式将难以为继。经济下行的趋势明显,2015年的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均低于“十二五”规划目标值。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新兴产业项目不足,产业链条较短,多数产业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经济持续增长拉动乏力。二是市场活力未能激发。2014年凤台民营企业仅有3500户,占全市28.2%;民营经济占GDP比重仅有2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2014年,凤台规上企业136家(不含开发区和民族乡),产值亿元以上的仅16家,经济缺少大企业支撑。经济开发区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主导产业不鲜明,产业链条短、集聚度不高,招商引资项目不大不多,未能形成集聚效应。三是沉陷区问题亟需解决。凤台县煤矿众多,沉陷区面积较大,目前沉陷面积达到10万亩,每年沉陷面积近万亩,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任务繁重,对凤台县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群众增收等造成较大的影响。四是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凤台科技创新水平不高,科技研发投入和科研机构数量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大,2014年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4.6亿元,仅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6%。人才支撑不足,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对高新技术企业及大型企业入驻的吸引力有限,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人才资源总量小,高层次人才缺乏。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基本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4105”行动计划和淮南市“1235”发展思路、“四煤”转型战略、“235”产业发展路径,坚持以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为主线,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打造主业突出、特色鲜明、聚集效应突显的现代产业新格局;加快凤台城市建设,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加强以沉陷区综合治理为重点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推动新常态下凤台跨越式发展,创建全省一流、皖北地区创新发展示范县。

第二节 发展原则

“十三五”时期,凤台县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煤炭、电力、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兴业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制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筑活力凤台。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城乡统筹为重点,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和事项,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抢抓国家新型城镇化在全省试点契机,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着力“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速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将绿色发展贯穿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严格执行最新的生态环保标准,加大对沉陷区等突出问题的治理力度,强化水、空气、土壤等环境保护力度,防止环境污染,倡导低碳生活生产方式,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凤台的奠定基础。

坚持合作共赢,开放发展。深入推进开放合作,推动面向合肥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区、淮河经济带等区域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大格局,加速推进产业承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坚持深化改革,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病,提高各类要素的配置效率。

坚持民生优先,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争取让全县人民共建共享发展成果,增强发展动力,增强全县人民团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节 发展定位

依据国家、省、市对凤台县的战略定位,结合凤台县的基础条件、发展机遇等多种因素,“十三五”时期,凤台县发展定位为:

安徽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全面落实国家对凤台主体功能区的定位要求,集中力量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安徽省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按照“一产接二连三”的发展思路,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提升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水平,建成全省农业现代化基地。

皖北地区经济发展强县。推进与合肥经济圈、中原经济区的互联互通,加快面向发达地区的产业承接,加速以煤、电、机械、纺织、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规模,以工业强县,农业大县,引领皖北地区跨越发展,“全省创一流、皖北争第一”,成为支撑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煤沉陷区新型城镇化典范。将新型城镇化思路与采煤沉陷区治理和开发结合起来,坚持“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继续加强沉陷区居民搬迁安置,以产业带动就业。积极推广凤凰湖新区建设经验,打造具有凤台特色的采煤沉陷区新型城镇化典范。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初步形成发展活力突出、综合实力较强、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聚集效应突显、生态环境良好、城乡和谐发展、人民富裕安康的幸福凤台,提前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到2020年县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350亿元,年均增长**%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以上;公共财政总收入达到50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到**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以上,到2020年突破**亿元;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省县级10强。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9:56:35。规模以上工业持续增加,工业聚集效应凸显。到2020年底,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家;实现工业增加值200亿元。非煤产业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到45%。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新兴服务业业态初具规模。消费对经济增长带动力进一步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力争达到60%。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化率达到**%。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

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包含创新平台、创新体系和创新要素等在内的创新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科技含量稳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明显。2020年,全县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年均增长50%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达**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家。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积极完成国家、省、市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积极争取全面改革创新试验。市场活力充分得到激发,开放合作形成新格局。区域合作和开放平台逐步完善,面向合肥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长江经济带等节点城市合作项目加快落地,区域合作机制基本形成。外资利用规模年均增长**%以上,出口总额年均增长**%以上。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沉陷区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到2020年累计治理面积达到**平方米。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比例超过90%,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按照国家、省市指标确定),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8%,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各个领域,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节约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格局基本形成。争创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森林城市、国家级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提标升级。

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扶贫攻坚全面完成,2016-2018年,38个贫困村、1.3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分别较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义务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城乡就业大幅提升,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均等化。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健全,2020年,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达到*张。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降至0.08人。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

专栏2 凤台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15年(预计)

2020年目标

年均增长(%)

属性

经济总量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350


预期性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万美元


1


预期性

财政总收入

亿元


50


预期性

外贸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预期性

结构调整

三次产业结构



9:56:53


预期性

非煤产业增加值比重

%


45%


预期性

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


300


预期性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

%


60%


预期性

创新发展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预期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预期性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


42%


预期性

高新技术企业数


40


预期性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预期性

互联网普及率

%




预期性

生态环境

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优良天数占比

%


90


约束性

单位GDP能耗降低

%




约束性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万吨




约束性

沉陷区累计治理面积

平方米




预期性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100


约束性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约束性

社会民生

年末总人口

万人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预期性

城镇化率

%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




预期性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约束性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




约束性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预期性

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




预期性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0.08


预期性

贫困人口数量


0


预期性

每万人拥有律师数




预期性

 


 

第三章 打造优质高效产业新格局

整合全县产业要素和资源,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打造优质高效产业新格局。

第一节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

以园区和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以煤炭、电力、农副产深加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以传统工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新型工业体系。

一、着力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推进资源就地转化,做大做强煤炭、电力两大优势产业。壮大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纺织服装产等传统产业,促进兼并重组和提升改造,培育大型产业集群。到2020年,将凤台县建设成为皖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基地和新兴产业发展基地。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非煤电产业销售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

煤炭产业。统筹煤电基地建设和企业转型升级,从注重规模速度型粗放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奋力打造凤台煤电的“升级版”和长三角及华东地区能源的重要供应基地之一。巩固和提升煤电能源保障和能源供应枢纽主力军的作用,推进煤炭企业科学开采和稳产增产。“十三五”期间努力使煤炭产量稳定在3500万吨至4000万吨,以实现淮南市煤炭产业对安徽和华东地区能源的稳定供给。尽快完成杨村煤矿建设的收尾工程,力争2017年建成投产。进一步提高煤炭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加大各矿井“三下”开采技术和厚煤层开采技术研究,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做精做细煤炭产品,实现其综合效益最大化。优化凤台煤炭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原煤入洗效率,使凤台及周边电煤转化能力在50%以上,力争转化煤产量达到2000万吨左右。积极争取全县煤炭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和消纳,使凤台煤炭产业的产品结构和煤电化一体化能形成相适应的生产与消耗规模。努力提升煤炭产业综合机械化率,力争2020年达到100%以上,建成5-10个智能化的综合工作面,岩巷掘进机械化率要达到90%-95%,煤巷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100%。

电力产业。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做优做大电力产业。紧密围绕淮南煤电基地和皖电东送工程的发展部署,按照有关发展规划的要求,适时建设一定容量的大型坑口电厂,加快本地煤炭资源就地转化为电力送往华东电网。安装高效率、低排放、技术先进的大型发电机组,通过电力发展,实现煤炭的高校和清洁利用,实现煤炭产业链的延伸,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和可持续的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降耗提效,降低发电成本。努力开拓电力市场,力争增加售电量和销售收入,提高经济效益。配合做好属地内规划发展电力项目(含电网工程)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将县域内大型电力项目(含新能源发电)纳入省“十三五”电力规划。开展新能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利用的相关工作。

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依托皖北地区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深入开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实施品牌创建工程,通过资金扶持、项目支持和政府宣传等方式,积极打造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加快面粉和粮油深加工基地建设,全力打造皖北面粉和油料加工基地。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核心,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建设,高效聚集以大米、面粉加工为特色的企业集中带。重点发展畜禽屠宰加工和有机蔬菜深加工,打造合肥经济圈乃至中原经济区的“菜篮子”。依托“顾桥陈醋”等知名品牌,做大做强食品及饮料制品。充分利用秸秆等农副产品废弃物,生产生态板材、办公用品等。积极发展食用菌加工,扩大食用菌加工份额。树立品牌意识,扩大全县农副产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升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新型建材产业。充分利用煤矸石、电厂粉煤灰等材料,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依托海螺水泥440万吨水泥生产线,发展新型建材。积极引进新型建筑密封材料、绿色装饰装修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等其他新型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发展优质高档产品。

纺织服装鞋业。充分发挥凤台经济开发区纺织服装鞋业企业的带动作用,鼓励和引导骨干企业向产业链的上中游发展,促进现有规模企业提升产品设计、加工水平,实现从贴牌到创牌的转型生产。积极发展服装出口加工业,优化和完善服装纺织产业环境和政策环境,促进服装出口加工与装饰纺织品生产,加大出口服装用面料、各种产业和装饰用面料、功能性整理面料等生产。鼓励和引导围绕产业链建设,积极承接纺织面料生产项目转移,做大做强日用纺织品产业,并且形成聚集效应,提升凤台纺织品竞争力。

专栏3 传统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

煤炭电力类:杨村煤矿坑口电厂

农副产品加工类:食用菌功能性休闲食品深加工项目、圣昌饲料项目、面粉厂扩建项目、安徽省瑞嘉普特饲料公司技改项目、年加工6万吨稻谷大米扩建项目、绿色蔬菜深加工项目、3A级生猪定点屠宰加工厂建设项目等。

新型建材类:红星美凯龙家居、岳张集镇建材厂搬迁项目、年产20万立方米建筑砌块项目、新型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凤台县吉丰箱包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等。

纺织服装鞋业类:豆制品布项目、温州鞋城项目、威冉鞋业生产线、盈绮包装线项目、翰泰鞋业生产线、海联鞋业生产线、华洋出口皮鞋生产线项目、屹强出口皮鞋生产线项目、广州瀚克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凤台县吉丰箱包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等。

二、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

以国家大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合肥经济圈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契机,抓住沿海地区高薪技术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积极谋划新兴接续产业。围绕市场前景好的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建设一批在省内知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地,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格局。到2020年,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到20家以上。

高端装备制造业。围绕现有大型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和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发展矿山制造、电子电器、汽车改装及配件。依托工谷装备项目,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力度和市场开拓能力,面向行业知名企业招商引资,聚集一批龙头企业,打造高端装备制造集聚区。

生物医药产业。依托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紫杉肽原料药生产项目,依托瑞达、广东双林等重点企业,把生产基地配置到凤台,重点推进药品原料生产和供应,壮大生物医药产业,打造生物医药集聚发展基地;大力支持开展生物医药关键技术和工艺的引进与研发,奠定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打造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凤台特色的知名医药产品。

新能源产业。抢抓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转移,以政策创新和招商引资为支撑,鼓励光伏发电项目落地,推动光伏发电与农业循环经济联动发展。充分利用秸秆等丰富的农作物废弃物、沼气等开展生物质发电,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生物质发电项目。

节能环保产业。依托凤台经济开发区节能环保产业基础,以余热余压利用、清洁能源、脱硫脱硝、汽车尾气治理、污泥和垃圾资源化处置、产品再制造技术等为重点,鼓励企业研发投入,支持引进先进的节能环保核心关键技术。提升装备制造水平,做专、做精、做优、做新、做特节能环保装备,推进成套设备、配套设备的研发、推广与应用。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矿山及煤化工电子产业,围绕煤矿生产更安全,大力发展感知矿山、逐级分解、实现终端产品的物联网功能的电子信息产业和电子电线电缆制造业。引进发展为家用电器、计算机、手机等配套的电子配件及组装项目。

新材料产业。紧密围绕现有产业基础和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以现有新材料企业为基础,提升企业竞争力,创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

专栏4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装备制造类:市政管网机械设备生产项目、安徽恒远电子称重元器件和数字式汽车衡器项目、智能化叶滤机、智能检测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洁诺德智造产业园L-LED高新技术照明灯具投资项目、伟豪轻工LED激光笔、白板笔项目、安徽阔业LED照明灯具项目、年产200万件汽车空滤滤芯等汽车零部件等项目。

新能源类:秸秆综合利用生物质发电项目、光伏发电厂项目、水循环聚能发电、300MW水面光伏电站项目、建设50MW光伏发电项目、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项目、杨村光伏农业项目、杨村镇秸秆发电项目、新集镇光伏发电项目等。

生物医药类: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紫杉肽原料药生产项目、安徽瑞达生物制药项目等。

电子信息类:凤台县彩奇电子有限公司二期项目等。

三、推进工业园区集聚高效发展

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的思路,坚持资源集约、发展集聚,进一步明确各园区发展方向,推动“多点多面”向“集约集聚”转变。到2020年,把园区打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平台,园区高新技术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力争建设主导产业经营收入超百亿的园区。

经济开发区产城一体化发展。健全园区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园区城市功能,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融合发展。编制实施新的经济开发区战略发展规划,按照“拓展框架、完善配套,注重集聚、产城一体”的思路,加强凤凰产业园和桂集产业园建设,打造“以省道为轴线、两翼齐飞”的工业园区格局。重点建设现代食品加工园、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和轻工电子科技集群。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凤台转型发展重要平台和凤台对外开放的窗口。加大低效用地企业清理整顿力度,严格项目供地标准,强化土地投资强度、亩均税收产出“双控”,引导企业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乡镇工业集聚区错位发展。对现有园区进行梳理,摸清园区基本情况,坚持错位发展,明确产业功能定位。加快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统筹抓好道路、供水、供电、供热等基础配套。抓好对龙头企业、重点产业链项目的扶持培育,积极谋划建设一批发展前景广阔、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桂集产业园重点引进电子电器、日用化工等轻工产业;杨村循环经济园引进煤电产业;顾桥工业集聚区重点进轻工电子、服装纺织;古店工业集聚区重点引进食品深加工等项目;钱庙工业集聚区重点引进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等项目。以园区促进产业聚集,实现产业规模和效益双提升,加快凤台工业的转型发展,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就业。

专栏5 园区建设类项目

凤台温州鞋业园一期、凤台温州鞋业园二期、凤台温州鞋业园三期、萧山产业园、凤凰湖食品产业园、顾桥工业集聚区二期项目、凤台工谷装备产业园二期项目、广州产业园项目二期、新集镇工业集聚区建设项目、开发区萧山工业园项目、上海仁迹电子商务园项目、欧联工业地产(开发区)、新集镇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凤凰湖产业园工谷产业园二期、三期项目等。

第二节 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

着力优化结构,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升级。跨越发展旅游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业所占经济比重。大力推进现代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进商贸、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积极争创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全面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力争到“十三五”末,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

一、跨越发展旅游业

以规划为龙头,以市场运作为手段,以资源整合为核心,采取景点开发、形象传播等措施,实施政府主导、社会齐上的大旅游发展战略,促进文化旅游业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争创国家级“文化艺术之乡”,把旅游业发展壮大成为凤台经济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以“四个一”为中心,打造省内知名旅游目的地。根据旅游资源现状,围绕“一山、一湖、一带、一村”四个中心,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将凤台努力建设成为以休闭旅游为特色的生态城市、省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打造成淮南市靓丽的后花园。

培育文化旅游,拓展旅游项目。按照打造文化大县,做大做强文化旅游的总体思路,发挥“全国民间艺术(花鼓灯)之乡”的基础优势,依托已拥有的花鼓灯艺校、花鼓灯艺术团及花鼓灯之乡等载体,以“东方芭蕾”这一品牌,积极培育与拓展陈派花鼓灯艺术的影响力与知名度,通过艺术的带动效应,为旅游产品的开发开辟新的道路,使文化与旅游融合、协同发展,并为旅游品位的提升,文化市场的繁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