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9-05-09 15:11信息来源: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大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大通区人民政府

2016年1月

前  言

“十三五”时期(2016-2020)是大通厚积薄发、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攻坚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产城一体、青山绿水”新大通的关键期。立足“十二五”以来奠定的发展基础,根据大通区实际,制定《大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大通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纲要》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省、市“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以及《中共大通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规划纲要》分为十章,共有三十四节。第一章阐述了大通区“十二五”时期取得的显著成就,分析了“十三五”时期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二章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三章到第九章,提出了大通区“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第十章提出了规划的实施保障机制。《规划纲要》是未来五年大通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编制专项规划、制定年度计划以及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及发展环境... 5

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成就... 5

第二节  “十三五”发展环境... 11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8

第三节  指导思想... 18

第四节  基本原则... 18

第五节  发展目标... 20

第三章  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23

第六节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3

第七节  扩张规模提升质量... 24

第八节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 26

第九节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8

第四章  加快服务业发展... 30

第十节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30

第十一节  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 31

第十二节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32

第五章  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34

第十三节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34

第十四节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36

第十五节  打赢扶贫攻坚战... 38

第六章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39

第十六节  加大城镇建设规模... 39

第十七节  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40

第十八节  提升城镇综合管理水平... 41

第十九节  推动农业人口有序转移... 41

第二十节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 42

第七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44

第二十一节  强化城乡污染防治... 44

第二十二节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45

第二十三节  打造山水宜居秀美之城... 46

第八章  建设幸福大通... 47

第二十四节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47

第二十五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8

第二十六节  大力发展现代教育... 49

第二十七节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 52

第二十八节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53

第二十九节  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54

第三十节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57

第九章  深化体制改革... 59

第三十一节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59

第三十二节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 60

第三十三节  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62

第十章  健全规划保障机制... 63

第三十四节  完善规划体系、实施机制和监测... 63

第一章   发展基础及发展环境

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大通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通区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深入实施工业强区、开放兴区、生态立区和城乡一体化四大战略,加快建设特色工业基地、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和宜居宜游基地等四大基地,积极探索资源枯竭型矿区振兴崛起之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产城一体、青山绿水”新大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面向未来,大通区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二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大通区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预计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37.4亿元提高到51.2亿元,年均增长4.2%;财政总收入由2010年的2.8亿元提高到5.12亿元,年均增长1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2010年的1.2亿元提高到2.9亿元,年均增长1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0年的6.7亿元提高到13.1亿元,年均增长14.3%;人均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20662元提高到29716元,年均增长7.5%。

图1  2010—2015年大通区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图2  2010—2015年大通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单位:亿元

图3  2010—2015年大通区人均生产总值  单位:元

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以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纺织服装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预计2015年全区工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22.8亿元增加到28.3亿元,年均增长4.4%,工业化率达到69%。科技创新能力逐年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8家,10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市级以上技术开发和服务机构达到9家。农业产业化持续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初步形成,各类农业示范园区(基地)面积达到3.8万亩。商贸物流和旅游业加快发展,积极打造东部商贸物流基地和争创省级旅游经济强区。预计2015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0.2:68.5:21.3调整为12.2:54.4:33.4,产业比重更趋合理。

图4  2010—2015年大通区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以“新区开发、老区改造、城乡统筹、整体提升”为重点,着力实施“城乡形象提升计划”, 加速旧城改造,全力打造东部新城。曹营小区612套廉租房完成建设。易居东方城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瀚城一、二、五期和顺发·泽润园一期建设完成。合淮蚌高铁暨淮南东站、淮蚌高速建成通车,完成淮舜南路建设,南山路、新武路、大兴路、环山路、孔马路、朝阳东路、九大路和国庆东路等道路改造全面完工。深入开展“三线三边”综合整治和“美好乡村”建设。集中整治了206国道、洞山东路、田大南路等重点路段市容市貌,城区形象进一步提升。加强农村危房和农村农房改造,3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及九龙岗镇东拐桥、洛河镇刘郢洪大桥和孔店乡孔大桥改造全面完工,建成2个美好乡村市级示范村和5个美好乡村中心村,新建公厕19座并投入使用。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镇卫生院纳入政府编制管理和财政保障,由区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全面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科学合理确定部门预算定额标准。积极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公务卡制度改革,实现了全区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稳步推进‘营改增’试点扩围工作。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开展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取消和下放工作,推行简政放权。完成工商、质监、食药管理体制改革,同步完成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推进民生工程购买服务机制,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送戏下乡”、孔店乡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后管养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五年累计签约项目123个,实际到位资金达265.4亿元。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积极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成功创建标准化学校6所。加快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投资800万元建设3所乡镇公办幼儿园。顺利通过2012年度县区党政干部教育督导考核,获省、市级优秀等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孔店乡中心卫生院马厂分院门诊部投入使用,区农村急救中心挂牌运营。区图书馆竣工验收,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圆满完成。积极组队参加市七运会,荣获总分、金牌总数全市第二的好成绩。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居民医保实现应保尽保,养老保障实现全覆盖。社会救助体系覆盖城乡,城乡低保发放标准不断提高,农村五保分散供养标准达2520元/年、集中供养标准达6960元/年,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大力实施“宜家工程”和“生育关怀”行动,积极推进优生优育,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建成居南社区、远望社区“城市生活e站”,大力开展免费婚检、优生优育指导、健康咨询、空巢老人日间照料等服务活动。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和人民防空等工作扎实开展,物价、法制、应急管理、档案、保密、民族和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生态建设得到新提升。有序推进技术改造、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淘汰强大水泥30万吨粉磨站、源泉科技3万吨再生纸等一批落后产能。完成洛河陈庄生活污水处理站进水管网清理,建成孔店乡生活污水处理站、勇军奶牛养殖有限公司污染治理项目并通过验收。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成效明显,完成洛河电厂除尘改造。全区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达100%,成功创建市级生态、绿色、友好单位12个。大力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植树造林工作顺利通过省市验收,积极创建全国森林城市。启动舜耕山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完成环山路环境综合整治、长山生态修复、乌鸦山矿山整治项目。实施上窑山、舜耕山封山禁采,严厉打击非法开采山石资源行为。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五年来,民生支出累计达15.05亿元,约占财政总支出的75.9%。高标准联系实施各类民生工程42项,惠及城乡居民88万人次。高度关注就业再就业工作,深入实施就业岗位开发、创业促就业计划,“十二五”期间全区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4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2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控在4.0%以内,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农户”,初步实现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积极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预计2015年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4968元增加到29715元,年均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5586元增加到11714元,年均增长16%。

图5  2010—2015年大通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  单位:元

同时,大通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较小,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依然艰巨;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依然突出,瓶颈难题尚需破解;投资软、硬环境需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工作有待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专栏一   “十二五”大通区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主要指标

计划目标

实际完成

(预计值)

2015年

年均

增幅

2015年

年均

增幅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70

14.87%

51.2

4.2%

2

三次产业结构比

8:62:30

12.2:54.4:33.4

3

财政收入(亿元)

5.3

15.04%

5.12

13.1%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2.87

10%

13.1

14.3%

5

规模以上企业(个)

300

111

6

工业总产值(亿元)

150

109.1

7

工业化率

62%

69.5%

8

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2000

165

9

利用内资(亿元)

110

30%

40.5

6.2%

10

城镇常住人口(万人)

13

7.5

11

城镇化率

70%

69.7%

12

城镇登记失业率

4.3%

4%

13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30000

29715

14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11000

11714

15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

100%

100%

16

人口自然增长率

7.6‰

7.5‰


第二节  “十三五”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大通区发展是有利和不利因素交织,机遇和挑战并存,既面临着国际国内产业转移、长江经济带建设、我省继续支持皖北加快发展、合肥都市圈加快发展和淮南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带来的重要机遇,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区域竞争加剧带来的严峻挑战。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大通区转型发展。

1、面临的机遇

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基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完善的产业链和巨大的市场空间等综合优势,我国依然是国际制造业转移的优先选择地,且呈现出由沿海布局向中西部梯度转移过渡,由个别企业向产业链整体、产业集群转移等新特点。同时,外商在我国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和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并积极向生产性服务业延伸。从国内看,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东部沿海地区急需转移疏解已经成熟或不适宜发展的产业,为更符合本地发展定位的产业腾出发展空间。随着国家促进区域协调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在未来一段时期依然呈加速趋势。这为大通区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带来机遇。

长江经济带建设带来的机遇。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加快长江经济带建设,一是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二是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发内生发展活力,使长江经济带成为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三是用好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衔接互动,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四是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生态流量充足、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我省加快落实国家长江经济带建设指导意见,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家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并启动实施一系列配套工程和项目,制定2015-2017年分年度的三年行动计划。无疑,长江经济带建设将给大通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转变、对外开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带来重大机遇。

我省继续支持皖北加快发展带来的机遇。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皖北地区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皖北地区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进出口、消费等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省。为进一步支持皖北加快发展,2014年11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促进皖北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从改革创新、主导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农业和扶贫攻坚、基本公共服务、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要素保障、开放合作、干部人才等十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原先支持皖北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延长执行到2020年底,以促进皖北地区加快发展、加速崛起。我省继续实施加快皖北振兴战略,把加快皖北发展作为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战略性任务推进,这为大通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素保障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改革开放等带来机遇。

合肥经济圈加快发展带来的机遇。当前合肥经济圈的一体化进程正在加速,一是随着高铁、航空、高速等快速交通设施的对接,合肥经济圈城际一小时通勤圈已基本成型;二是产业联动进一步加强,合肥与其他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取得新进展;三是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水污染防治等环境治理方面形成合作框架;四是定期举行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会商会议,推进合肥经济圈协同联动制度建设。同时合肥经济圈与周边区域竞合发展进入新阶段,合肥经济圈与省内的皖江城市带和省外的南京都市圈均存在交集,北与中原城市群、西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呼应。合肥经济圈与周边区域竞合发展,能促进合肥经济圈的做大做强,把合肥经济圈打造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都市圈品牌。大通区已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日益凸显的区位、交通、生态优势,成为名副其实的淮南门户之城和全市交通枢纽,成为合淮同城化的桥头堡。随着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影响力不断提升,大通区将在圈内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承接、园区合作等方面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淮南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带来的机遇。在国家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煤碳产业遭遇“寒冬”的背景下,淮南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加快。淮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调转促“4106”行动计划和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将坚持“1235”发展思路,坚持立足煤、不唯煤、延伸煤、超越煤的转型战略和“235”产业发展路径,以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目标,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以县区园区平台提升为抓手,努力推动增长动力实现新转换、产业发展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新路子。这为大通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升产业素质提供了重大机遇,指明了前进努力方向。

2、面临的挑战

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大通区加快发展难度增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和缓慢复苏期,国际市场不会有大的起色,外部市场需求将持续低迷;国内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投资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不多,消费需求短期内难有大的提升,“十三五”期间国家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大通区将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内需市场挖潜、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等方面的压力,加快发展的难度加大。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大通区转变发展方式压力加大。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加剧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这既是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民心所向。国家将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循环经济发展,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积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体系、绿色空间体系和生态安全格局,提倡生活方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虽然大通区长期以来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总体上发展比较粗放,矿区环境修复、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任务较重,企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的动力不足,环保基础设施亟待完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还较为薄弱。在未来发展中,大通区节能减排、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仍十分严峻,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加大。

区域竞争竞争加剧,大通区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挑战。招商引资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十三五”期间,在国际和国内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各地发展均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为保持经济较快发展,各地会更加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的区域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各地会各出奇招,争取企业落户,大通区在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中将面临着更加残酷的竞争。此外,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更加注重承接地投资软硬环境,尤其是信息、技术、设施、人才、研发配套能力和体制配套条件等,这也对大通区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三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抓手,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生态建设和环境质量提升为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大力实施工业强区、生态立区、商旅兴区、城乡一体化四大战略,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商贸物流基地、绿色农产品基地、宜居宜业宜游基地,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产城一体、青山绿水”新大通。

第四节  基本原则

在加快发展,建设新大通的原则基础上,“十三五”时期大通区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转型升级。全面贯彻落实省、市调转促工作部署,坚持以实现转型发展为目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推动增长动力实现新转换、产业发展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上中高端,努力走出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区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坚持创新驱动。继续解放思想,鼓励创新创造,全面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活创新活力,加快实现发展动力新转换。

坚持绿色生态。始终遵循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坚持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并重,持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全力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发展格局,建立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开放引领。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着力扩大开放,主动“走出去”、“请进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合肥经济圈建设,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成效、更加开放、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坚持民生为本。坚定不移地将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发展、转变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注重公平,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真正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区人民。

第五节  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到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财政收入达到7亿元,年均增长7%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年均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7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万美元(按目前汇率)。

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通过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加出口,使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协同作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R&D经费投入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力争达到2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力争达到60%,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5:55:40。

社会建设显著加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实现应保尽保。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到2020年,全区居民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0岁,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6/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市下达的目标范围内,土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7%。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到2020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8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58%。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

专栏二  “十三五”期间大通区主要发展目标

主要指标

2015年

(预计值)

 

2020年

 

年均

增速

指标

属性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51.2

85

>10%

导向性

财政收入(亿元)

5.12

7

>7%

预期性

工业总产值(亿元)

109.1

180

10.5%

预期性

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419.6

750

20%

导向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58

100

12%

预期性

三次产业结构

12.2:54.4:33.4

5:55:40

预期性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

以上工业比重

25%

预期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

总产值的比重

20%

40%

预期性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

生产总值的比重

29%

35%

预期性

 

居民受教育年限(年)

10

预期性

人均期望寿命(岁)

76

80

约束性

孕产妇死亡率

4.91/10万

≤6/10万

约束性

婴儿死亡率

3.19‰

≤5‰

约束性

人口自然增长率

7.5‰

7.5‰

约束性

万元GDP能耗下降

1%

完成上级目标任务

约束性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约束性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90%

95%

约束性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95%

97%

约束性

绿化覆盖率

46%

48%

约束性

城镇化率

69.7%

80%

预期性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58%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4%

4%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9715

48000

10%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11714

21600

13%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m2

35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m2

40

预期性


注:导向性指标是指政府希望发展的方向,主要依靠市场的自主形式实现。政府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向与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尽可能一致。预期性指标是指在导向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实现意愿的指标。政府要通过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财政、产业、投资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指标是指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政府意志的指标,是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对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第三章  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第六节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依法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同级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引导作用。切实用好、管好财政应用研发经费,加强动态管理和绩效考核,特别要加强对财政应用科技研发投入资金的整合与使用情况的监管,提高财政科技投入效益。强化企业主体意识,提高研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设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投入、主体多元化的新型科技投入体系。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激励机制,加大创业人才财政扶持政策,聚集大批高层次人才来大通创新创业。以高层次、高技能和实用人才为重点,实施优秀人才培养工程,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加强与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的联系与合作,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拓展招才引智渠道,引进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群体,鼓励高层次人才来大通区兼职或开展短期技术创新工作。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建立健全人才保障制度,为人才发展创造优良环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创新的积极性。

推动科技创新。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支持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把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加大对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收激励,以优势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新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完善相关金融政策,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加强产学研联合,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外部智力和科技资源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创业孵化体系,以创新孵化器和专业孵化器为重点,综合孵化器为支撑,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为创新创业提供服务。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构筑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地和新型研发机构。围绕产业发展中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选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集中科研力量,协力攻关,重点跨越。到2020年,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及创新型(试点)企业力争达到20 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10 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力争达到25%。

第七节  扩张规模提升质量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创新型企业为支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集中力量培育发展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石化机械重装备制造、纪兴源智能化涂装设备制造和唐兴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以石化成套设备、智能涂装设备、地下顶管设备等为主要产品的特色产业。以创建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抓手,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到2020年,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建成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新能源专用汽车及相关产业逐步形成集群效应,努力建成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建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支撑全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40亿元。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充分发挥企业在兼并重组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将企业兼并重组与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相结合,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和新商业模式,重点支持煤矿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及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以产业链为纽带,以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实施兼并重组,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努力形成机械电子、生物医药、服装服饰等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企业“两化”融合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实现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力争到2020年,全区上市企业达到1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达到20家,超5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到20%以上。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争创中国质量奖、安徽省政府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市长质量奖等为引领,培育“名企、名牌、名品”,推动“淮南产品”向“淮南品牌”转变,向“中国品牌”升级。加强品牌宣传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品牌发展环境。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计划。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行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构建质量信用体系。进一步加大企业创建品牌产品的政策支持力度,对名牌产品、知名产品的生产企业和获得安徽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在信贷、技改、科技、财政贴息、利用国债资金和外资等方面给予扶持,优先纳入计划予以保证。到2020年,力争中国驰名商标超过1个,安徽名牌产品达20个,淮南市市长质量奖企业达8个,淮南市名牌产品达60个。

第八节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

扩容提质园区经济。坚持集群发展、绿色集约、产城融合、示范带动,努力实现园区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速度数量向速度数量与质量特色并重转变,加快建设集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制度创新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产业园区。坚持科学规划布局,进一步明确各园区发展定位与主导产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大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努力把大通工业新区建设成落实科学发展的安徽省级开发区,全市重要的新型工业聚集区,产城一体、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园区,为大通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力争到2020年,园区总规划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建成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超过300个,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0%。

理顺园区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创新园区共建机制,采取园中园、共管园、项目合作和托管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工业园区。支持大通工业新区打造成淮南经开区的“园中园”,理顺园区管理模式,建立利益分配公平合理的运行机制,激发园区发展活力和动力。充分利用淮南经开区国家级开发区平台,推动大通工业新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及淮南经开区配套产业。健全园区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将园区发展任务纳入到各职能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实行考核结果与表彰奖励、干部提拔任用挂钩。

提高土地利用率。完善招商项目的准入评审机制,明确产出效益、建筑密度、容积率等各项指标,把好项目引进关。加强对已批土地的跟踪管理,对批而未用或利用不充分的土地,分别采取限期开工建设、征收土地闲置费、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等措施进行处置,防止土地闲置现象发生。鼓励企业向空中要高度,建设多层厂房;向地下要深度,把职工食堂、仓库和停车场等建在地下。出台“腾笼换鸟”相关配套政策,以考量单位面积效益产出为根本,切实加快“腾笼换鸟”步伐,不断提高现有土地产出效益。

第九节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全力提高招商水平。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重点围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轻工纺织、商贸物流四大产业,抓实项目谋划,理清招商清单,完善配套政策。紧盯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央企和上市企业,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积极引进龙头型、配套型、“补链”型项目。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着力强化企业招商、产业招商、中介招商和会展招商,积极开展驻点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大力提高招商质量,加快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牢固树立“环境至上”的理念,简化审批流程,强化跟踪服务,推进依法治理,大力营造亲商、扶商、重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十三五”期间,全区力争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家,引进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超过100个,其中10亿元的项目20个以上。

突出抓好项目工作。始终坚持项目工作的龙头首要地位,紧扣淮南市委、市政府“1235”发展战略和“4106”行动计划以及大通区《关于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实施意见》,重点围绕新型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文化旅游、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精心编制储备一批增投资、稳增长、促转型的大项目、好项目。推进项目工作与招商引资工作的对接。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的要求,坚持每年年初筛选排定一批重点项目。继续坚持并完善重点项目区级领导包保、部门承办和月调度会制度,强化跟踪督导,严格考核奖惩,确保项目工作高效稳步推进,努力形成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达产一批的良性循环。始终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全面推行“保姆式”、一站式服务,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和“懒政怠政”现象,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建得快。

强化区域合作。深化政府层面的协调合作,充分发挥群团、行业协会、商会、大通籍在外人士的作用,构建与沿海发达地区县区之间的友好关系。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以东向融入为主导,推进科技要素、人力资源、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社保体系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对接,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不断强化与周边市、县区和市经开区、淮南农场的沟通联系、协作联动,持续深化在基础设施、产业分工、要素市场等领域的战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主动融入合肥经济圈,推动合淮一体化发展。积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

第四章  加快服务业发展

第十节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金融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区级投融资平台,畅通融资渠道。切实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密切合作,大力发展创业投资,推动融资融智服务发展。积极争取商业银业在大通区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发展典当、金融租赁、汽车金融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担保机构,扩大担保范围,助推企业融资。建立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共存的农业保险体系,鼓励具有农业保险经营资质的保险公司在乡镇设立分支机构。

电子商务。坚持政府推动与企业运作相结合,营造环境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依托上海信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新沪商世纪论坛)、浙江电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和培育发展电商企业,加快建设新经济创业园。完善新经济创业园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电子商务创业中心、农村电子商务运营中心、跨境电子商务中心、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培训中心、旅游电商服务中心等。健全电子商务信用、支付、物流和认证等支撑体系,不断优化电子商务的市场发展环境。普及企业和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积极发展第三方和移动电子商务服务,促进网上商城和国际贸易电子化发展。力争5年内将新经济创业园打造为集资源、市场、资本等创新要素为一体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中心,乃至成为淮南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争创省级新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新经济产业园区。

商务服务业。按照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的方向,积极发展法律、审计、会计、广告、咨询、评估、策划、经纪代理等商务服务业,为大通区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生产效率提高提供保障。

社区服务业。大力推广居仁村社区服务经验,健全完善社区服务设施,重点发展社区医疗、家政服务、社区养老和便民商店等,逐步建立起面向全区社区居民,主体多元、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内容丰富、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社区服务体系。

第十一节  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

高起点发展商贸服务业。充分利用城区对外交通便利条件,建设区域性、专业化大市场,努力形成辐射周边的商业批发体系和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商业零售体系。推进亿丰国际汽车博览城、淮南国际商城(原浙江商城)、苏果超市洛河分店、淮南综合交通农副产品物流园、淮南豆腐文化产业园和滨高铁站商圈等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再在城区发展1—2个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冷藏设施、配送设施、加工设施等。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在乡镇规划建设大型产品交易市场,推动乡镇商贸服务业繁荣发展。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农产品流通提供快捷、可靠信息服务,推动农村流通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市场共同繁荣。以“互联网+”为核心,大力培育网络经济产业,推进特色电商街区建设,建成电商产业集聚区,构建线上线下互通的新型现代商贸体系。到2020年,力争全区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发展到80家以上。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岸线资源优势和合蚌高铁、商杭商铁等铁路干线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发展壮大一批本土物流企业。规划建设淮南港洛河作业区港口物流中心,打造东部水上物流集散地,拓展医药物流园、烟草物流园。依托淮南农产品加工物流园,物流与农产品加工协同发展,构筑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密切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作,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引导中小企业把物流业务从核心业务中分离出来,实行业务外包或与物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鼓励部分大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和技术改造现有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业务流程,优化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剥离低效的物流部门,逐步实现制造业物流活动的社会化,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货源支撑。到2020年,辐射全市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东部物流商贸中心基本建成。

第十二节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打造四大旅游主题板块。抢抓全市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依托大通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文化资源发掘与旅游资源开发融合发展。重点围绕“红色、生态、民俗、休闲”四大主题,充分挖掘 “两山两水”资源,加快建设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倾力打造“舜耕山-蔡城塘-高塘湖-淮河-上窑山”城市旅游带,大力开发以绿色环保为核心的生态游、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红色游、以“农家乐”为特色的休闲游、以煤文化为灵魂的民俗游,做大做特做优健康养老、休闲养生、康体运动等新型业态,努力将大通区打造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全省知名旅游目的地。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按照“行、游、住、食、购、娱”的要求,全面提升旅游接待功能。大力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适时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开通旅游公交专线。积极引进民间投资,加快发展旅行社、酒店等旅游市场主体,提高旅游服务功能。按景区建设标准配套建设好重点景区(点)游客接待中心,拓展旅游中介服务市场。着力培育旅游商品生产龙头企业,立足旅游消费需求,开发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地区特色鲜明并有一定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的特色旅游商品。加大仿古陶瓷产品研发力度,打造区域性、标志性文化品牌。到2020年,力争A级景区达到10家、星级饭店达到4家,亿元以上服务业企业力争达到5家,旅游总收入超过10亿元,服务业占经济比重达40%。

第五章  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第十三节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推进土地流转进程。围绕蔬菜、奶牛、畜禽、林果和水产等特色农业的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按照“政策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注重效益”的原则,有序加速推进土地流转。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设立土地流转专项扶持基金,推动土地从农户之间的零星少量流转向现代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大户等集中流转。借鉴凤台县杨村乡依托合作社整乡托管的模式,以机插秧为抓手,全面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推广大通区洛河镇东祥双孢菇、孔店民丰等合作社,以及逸隐、昊晟、兴舜等生态园土地流转经验,扶强载体推动流转,搭建平台支持流转。加强农业招商引资,拉动土地流转。到2020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全区土地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力争达到60%,农业规模化经营比重占70%以上。

加快六大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城郊型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打造特色精品农业区、有机生态农业区。以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休闲渔业示范园和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通过招商引资积极推进蔡城塘场生产环境改造和生产技术的优化升级,不断推进休闲渔业发展;加大对孔店乡古堆、大郢、河沿、新街等村的草莓生产扶持力度,促进主导产业技术更新,逐渐做大做优做强。以马庙村和外窑村无公害蔬菜,柿元无公害黄瓜,淮建西红柿等为基础,建设万亩绿色蔬菜供应基地。以张郢花卉、红光葡萄、曹店翠桃等为基础,建设万亩优质林果花卉基地。依托益益乳业,以标准化园区为载体,以九龙岗镇奶牛园和孔店乡毛郢标准化奶牛场为基础,建设万头奶牛生产示范基地。依托蔡城塘、高塘湖,大水面推广江黄桑、鳜鱼、毛蟹、虾等特色水产品,建设万亩优质特色水产品生产基地。以河沿、古堆和新街等村草莓为基础,建设万亩草莓生产基地。以方岗、张郢、西湖、刘郢、东祥和厚德萌新食用菌为基础,建设千亩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积极发展农业物联网和农村电子商务,延伸、做全农业产业链,大幅提高农副产品增加值,逐步建立从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配送到消费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强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对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生产质量实行全程监控。实行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十三五”期间,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个以上、绿色食品5个以上。

第十四节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坚守耕地红线,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高塘湖洼地治理以及排涝大站和以“八小”为重点的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建设,解决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强化森林城市、森林乡镇和森林村庄建设,不断加大农田林网建设力度,力争到2020年,全区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森林覆盖率达35%以上。深入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到2020年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80%以上。大力推广标准化、信息化和减量化、清洁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以完善网络、提高技术标准为目标,重点实施县乡道路升级改造、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民生工程和安保工程建设。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在蔬菜、奶牛、畜禽、林果和水产等优势产业方面,培育一批种养殖大户。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质量”的要求,鼓励农民兴办各类专业合作和联合社。加强合作社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能力建设,鼓励合作社产品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促进合作社做大做强。引导扶持农业大户兴办家庭农场,鼓励青年农民、大学生创办家庭农场。大力引进和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合作社兴办或参股龙头企业,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社,实现合作社与龙头企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家庭农场60家,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

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四个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农业智能科技装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农技110工程”。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大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指导力度。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加强动物疫情防控,继续以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推行以强制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按照“政府推动,部门监督、农民受益”的原则,强化对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探索与高等职业院校建立长期培训基地,培养新型农民。认真落实农业政策性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建立面向农民服务的新型种植业、新型植保服务、耕地质量长效监管、农业生产与抗灾预警和农产品市场等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农产品网上市场,促进农产品网上交易,为农民提供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务。

第十五节  打赢扶贫攻坚战

实施多措并举扶贫攻坚。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以大通区贫困人口为对象,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切实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医疗救助扶贫、社保兜底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扶贫、社会扶贫等重点任务。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强化脱贫任务落地和责任考核,建立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加大财政扶贫投入,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支持培育多元社会扶贫主体,健全结对合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激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

积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强农惠民政策,确保农业持续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深入发掘乡村生态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着力打造“精品农业特色游”。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坚持同工同酬,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政策支付保障机制。积极引导有技能、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落实支持和税费优惠政策。按照“四个切实”、“六个精准”、“四个一批”的要求,加快实施扶贫开发和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项目,确保全区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第六章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十六节  加大城镇建设规模

推进东部新城建设。抢抓城市建设东进南聚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修编完善城区规划体系,积极推进现代化东部新城规划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功能布局。坚持生态化、城市化、产业化,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人口集聚能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支撑,着力构建绿色环保型产业集聚发展之城。全力加快商业地产开发和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商业设施及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力争到2020年,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美、产城一体的东部新城区基本建成,城区面积拓展至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0万人。

加快中心城区改造。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综合采取拆除新建、改建扩建、专项整治等形式,加快推动现有建成区内棚户区、老旧小区、城中村和传统商业中心街区改造,坚决避免简单的大拆大建和重复建设。高标准完成大通中心城区、万向顺发泽润园、上窑和洛河小城镇改造以及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同步完善水、电、气、道路、农贸市场、防灾避险场所和绿地、游园、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建成区范围内老旧小区、旧商业中心街区和集中连片城中村、棚户区改造。

提升乡镇建设品质。完善“三镇一乡”基础设施,坚持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推动乡镇加快发展。上窑镇要充分发挥省级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专业镇和上窑山、高塘湖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推动国家级重点镇和美丽小镇建设,力促工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宜商的皖北名镇。洛河镇要依托和服务市经开区,加快建设产城一体次中心城区;充分发挥淮上淮河大桥、淮河航道及206国道等交通优势,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产业和三产服务业,谋划建设全市物流集散中心。九龙岗镇要全力服务大通工业新区建设,抢抓重点商旅物流项目布点建设的机遇,倾力打造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孔店乡要依托和服务山南新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生态休闲农业,加快改变乡容村貌,建设省市知名的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推动九大一体化、上洛一体化和孔店乡融入山南新区建设步伐,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乡镇为依托的城镇集群。

第十七节  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高铁、高速、国道、淮河大桥、合淮快速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优势,依托洞山东路、朝阳东路、206国道、淮舜南路、田大南路等骨干路网,加快推进配套市政道路设施和乡镇道路、农村公路建设。高标准完成九龙大道、中兴路、淮上淮河大桥、商杭高铁淮南南站建设。积极推动滨河(湖)大道规划建设。升级改造乡镇道路,加快实施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增加城市公交线路、站点和里程,逐步向边远地区和旅游景点延伸。着力构建以东部城区为圆点,以高铁高速为主线,连接国道、铁路、城市干道,东出西进、南联北接的现代化、立体化交通枢纽,实现“旅客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隙衔接”,不断增强高铁高速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

第十八节  提升城镇综合管理水平

提高城管部门执法装备的整体水平,推进行政执法队伍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坚持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向,进一步健全完善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智慧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巩固“三线三边”综合整治成效。持之以恒地抓好拆违控违工作,着力加大巡查防控和依法拆除力度,重点加强主干道路沿线、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和小街小巷的环境卫生管理。创新“数字城管”和网格化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精准化。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市民的城市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形成以执法管理部门为主、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管理的新格局。

第十九节  推动农业人口有序转移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有规划、有节奏和有重点地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区、三个集镇有序转移,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的原则,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已经进城或者有条件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放宽转户落户条件,实现个体的市民化。充分发挥大通工业新区、上窑工业集聚区、洛河工业园和淮南农产品加工物流园产业集中的优势,鼓励失地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依托现有园区,统筹发展农民工创业园,完善资本金补助、税收返还、融资担保和规费减免等促进农民创业的政策措施,激发农民自主创业活力。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加快推进“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并轨,确保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与国内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及周边劳动力需求量大的城镇建立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向外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大通区农民在外省市实现城市化。

第二十节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

考虑到大通区一产占比较大、农村人口较多的特殊性,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按照设施齐全、服务完善和环境优美的要求,结合农民生产生活特点,推进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有条件地实施整村搬迁。建设好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网络、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基础设施,完善综合文化站、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室、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生产生活资料超市、托幼养老等经营性便民服务设施,全面实现农村环卫市场化。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机制,引导城镇社区管理方式和理念向农村延伸,逐步推动由传统村落管理模式向新型社区管理模式转变。

第七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十一节  强化城乡污染防治

大力推进工业污染防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引导新建企业采用先进实用的污染治理技术,严格控制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抓好重点工业企业的污染防治,严格实施污染限期整治,努力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提高环境监管能力,着力加强对工业园区以及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环境监管,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全面强化城镇污染防治。加强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城镇污水收集率和处理效率。健全城市排水基础设施,推进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积极推广垃圾分类、清洁直运,推进城镇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置。重点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推进燃煤锅炉烟尘污染整治,加强混凝土搅拌站污染整治和餐饮油烟治理,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提升道路、工地等城乡扬尘治理水平。控制噪声污染,营造清静的生活生产环境。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开展节能减碳全民行动,促进人们衣、食、住、行、用等向低碳模式转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积极推进农村水源污染防治。扎实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对已建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便进行综合利用和治理,实现达标排放。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积极探索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等综合利用措施,大力发展沼气、节能灶等新型节能技术。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对已建污水处理站加强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发挥减排效益。积极开展淮河一号排污口等污染整治,加快一号排污口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引导农民实施科学种田,加大对化肥、农药使用的调控和引导,有效控制土壤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到2020年,全区农业污染综合治理率达到90%,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7%,大型养殖场粪便污染综合治理率达到97%以上。

第二十二节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政策支持,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与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鼓励发展再制造和再利用产业。积极引导农民以“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户用沼气建设为重点,开展农村资源综合利用。创新农作制度,积极培育种养结合新模式,促进资源再利用。

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推行能源合同管理,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建立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推动农业节约用水、工业废水回收再利用和区域性中水回用系统建设。推行绿色制造,加强企业原材料消耗管理。鼓励节材设计、节材包装。加快可再生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和散装水泥的推广应用。转变粗放型用地方式,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强城镇闲散用地整合,鼓励低效用地增容改造和深度开发,引导城乡建设向地上要高度、向地下要深度,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规范整合农村建设用地,提高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效率。

第二十三节  打造山水宜居秀美之城

坚持生态立区不动摇,按照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要求,做足、做透、做深山、水、绿的文章。持续放大滨淮河、高塘湖、蔡城塘综合效应,用好水资源、打造水景观、彰显水文化、发展水经济,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环水环湖”风景线,着力构建“山水环绕”的生态屏障体系。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快实施上窑山、舜耕山和九大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工程,宜绿则绿,应绿尽绿,以绿化城,绿树融城,稳步提高全区绿化率。推动实施九大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利用世行贷款项目,加强前期调研,引入市场机制,搞好产业谋划,实现联动开发,彻底改善九大地区生态环境,全力打造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大通样板”,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统筹推进“三线三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美好乡村”、“美丽小镇”建设,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第八章  建设幸福大通

第二十四节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始终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挖掘就业潜力,拓宽就业渠道,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实施大学生“工学一体”就业就学试点、“四奖一补”和青年创业计划,做好大学生就业,保障妇女、少数民族、退役士兵、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充分就业。通过督促签订规范的就业合同、严格执行最低工资规定、督促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等措施,防止劳动者频繁失业,增强就业稳定性。强化政府引导,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就业,探索建立弹性就业机制。鼓励引导大众创业,完善扶植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落实小额无息贷款政策,为创业者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扶持个体工商户扩大生产规模,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十三五”时期,力争全区新增就业2万人,实现再就业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00人。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区就业服务管理局工作职能,建立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人们就业提供便利服务。加强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逐步建立完善劳动者终身接受职业培训机制。实施农业劳动力技能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工程,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建立招商项目与用工服务联动机制。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服务和管理,完善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健全以劳动合同制度为主要方式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十三五”期间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以上。强化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加大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力度,“十三五”期间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达到95%以上。

第二十五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社保政策,落实各项参保优惠政策,积极稳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按照中央、省市改革部署要求,统筹做好城乡居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制度衔接、并轨运行工作,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老农保向城乡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工作,扎实做好失地农民、村干部的养老保险工作。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政策,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优化待遇享受办理流程,保障参保人及时足额享受社保待遇。切实维护跨地区流动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权益。逐步实现区域范围内“一卡通”。完善企业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加强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逐步实现“同城同待遇”。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动城乡低保一体化,建立健全保障标准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救助”网络,进一步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逐步提高优抚对象的抚恤、生活补助标准。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开展城乡医疗一站式救助,提高救助比例,简化审批程序和环节,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确保城乡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落实对困难群众的帮扶救助政策措施,并逐步向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延伸。提高“五老”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建立供养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农村五保供养服务体系转轨升级步伐,更好地服务农村空巢、高龄、留守、失能失智老人。加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积极发展慈善事业,打造“阳光慈善”。

构建社会福利体系。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新格局。扶持社会兴办养老机构发展,对新建养老机构给予床位补助和运营补贴。加快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及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全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站)实现全覆盖。支持发展残疾人事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及服务体系。建立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第二十六节  大力发展现代教育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大力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持续加大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学前教育资源短缺、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新体制。持续加强中小学软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和“区管校聘”制度,着力强化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到2020年,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争取达到90%,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100%,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98.5%和9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以上。

推进更加优质的均衡教育。以争创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区为契机,以精品学校建设为抓手,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努力缩小城乡学校差距。健全完善学生资助的各项制度,认真落实贫困寄宿生补助和生源地助学贷款惠民政策,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调整学校布局,继续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和支教工作,不断加大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力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加强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富有激情、敢于担当、勤于工作、勇于奉献、善于落实的教育队伍。推进素质教育,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加强对学生的礼仪规范、道德培养和人格塑造。规范艺体课常规管理工作,落实师资,各学校按规定设置音乐、美术课程。督导各学校开足、上好体育课,全面落实阳光体育活动。建立教研学区交流机制,开展听课周、送教下乡及创新教育活动。以科研课题为载体,带动教研工作的高水平,带动骨干教师的高质量,带动学校管理的高层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实施集团化办学模式,争创一批全市知名的精品学校、特色学校。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优化职业教育机构布局。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提升面向大通区装备制造、现代医药、轻工纺织、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旅游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成长性产业和社会建设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中阶段教育相互融通,中高职衔接,产教深度融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立更具活力的教育机制。扎实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切实提高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水平。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完善综合考评体系。不断摸索、完善学区管理体制,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为动力,有效提高校长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办学质量的主动性。深入开展师德教育,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绩效工资制度为杠杆,切实提高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强化业务素质、不断实现自身专业化成长的积极性。强化乡镇教育督导考核,建立乡镇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和为学校办实事制度,全面提高乡镇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能的自觉性。

第二十七节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

大力推进卫生事业信息化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会诊系统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整合利用现有卫生信息系统资源,构建区级数据中心,统一信息标准,保障信息安全。进一步完善适应医改要求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完善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的电子居民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进一步强化卫生信息专网建设,逐步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的全区卫生系统信息化网络体系。

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卫战略,以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公开招聘执业医师、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继续开展二级以上城市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整体推进农村卫生、社区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各类卫生人才协调发展,使卫生人才资源总量稳步上升,人才结构与分布进一步优化,人才能力和素质进一步提高,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趋于完善。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全面建成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原则上按每3-5万人建设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下设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管理。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逐步采取实施分级诊疗标准、增强服务能力、降低收费和提高报销比例等措施,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全面探索医共体服务模式,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促进分工协作,合理利用资源,方便群众就医,实现90%的患者在区内就诊。

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建设,加强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和能力建设,加强培训演练与评估,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以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突发事件卫生救援为重点,重点抓好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人禽流感、霍乱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交通、消防等安全事故的应急准备、处置与医疗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及时率达到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率达到100%。

第二十八节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建设功能齐全的文体设施。规划建设区文化活动中心,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举办大型会议、电影放映、文艺演出的需要。完善农村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构建“城区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开展文化活动的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社区和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实现城镇社区、农村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加强文化体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继续做好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管护。到2020年,力争全区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2平方米。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场馆和村农家书屋作用,以大力弘扬和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为重点,坚持开展各类文化进社区和文化下乡活动,促进城乡文化事业均衡发展。推进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文艺下乡等活动。

深入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推动更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所属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为群众体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场地保障。推进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培养一批社会体育工作人才,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骨干在群众体育工作中的指导作用。宣传全民健身活动理念,普及全民健身知识,吸引更多人群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

加强全区档案事业发展。到2020年,全区依法治档能力显著增强,馆藏档案资源进一步优化,档案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拓展提升,档案人才素质稳步提升,基本建成符合国家档案事业整体发展要求、与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管理方式和手段科学先进的档案事业体系。

第二十九节  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防范控制矛盾纠纷机制和信访信息预警机制,严格落实隐患排查、领导包案、公开接访等制度,深入开展大接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建立便捷高效的社情民意反映机制,重视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的积极作用,畅通市民参与社会建设的渠道。全面推行重大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健全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健全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制度。完善社会矛盾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和调解工作。扎实推进基层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和区级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建设,打通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解决群众“多头跑”、“来回跑”、“重复跑”的困扰,构建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的工作网,力争实现社会矛盾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化解在乡镇(街道)、重大事项在区级集中处理。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平安大通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抓好农药使用、廋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药经营使用、生猪屠宰以及水产品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等专项整治活动。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准入管理,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现场监督检查力度。在食品安全各环节全面落实“吹哨人”制度,促进企业员工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强化药品安全,加强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监管和不良反应监测,建立完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和长效监管机制。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品牌建设。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六打六治”专项行动,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力度,从严整治安全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社会安全应急管理体制,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完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立动态化的危机管理机制。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和应急救援指挥调度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提高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坚持人口计生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健全优质服务体系,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对人口问题的研究,建立人口调控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人口服务管理新平台。坚持平等对待、人性化管理,动员各方力量帮助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顺利融入社会。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快建立妇女、未成年人等群体维权法庭,完善各种形式的法律援助机构。

全力推进法治大通建设。坚持依法治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和法治大通、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大力提高全区法治建设水平。健全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保障司法公正,坚决维护司法权威。全面加强全民法治宣传教育,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着力强化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基层和行业依法治理工作,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第三十节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军民融合发展重要指示,坚持以强军目标为统揽,以党管武装为原则,建立健全党委议军、现场办公、军事日、党管武装述职、党管武装考核、联席会议等制度。切实搞好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定期召开国动委例会,加强国动委指挥机构演训,形成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国防动员机制。配齐配强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和民兵营连长,编精编实民兵各类分队,有效构建遂行任务的力量体系。修订完善各类战备方案计划,落实战备教育,战备制度,加强战备值班和战备演练,建立平战结合、高度戒备、迅即反应、有效应对的战备体系。全面实施基地化封闭式组训模式,积极探索实战化演训路子,着力提升遂行任务的军事能力。高度重视兵员征集工作,加大高学历应征青年征集力度,确实为部队征集和输送高素质优质兵员,真正把部队战斗力生成的源头把住。加快推进人武部选址新建和民兵基层营连部建设,全面打牢军地兼容、指挥顺畅、运行高效的遂行任务硬件基础。全力推进全民教育深入普及,始终突出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民兵预备役三类对象,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浓厚氛围。扎实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军人家属随军就业、军人子女就学、现役军人优抚、退役军人安置等基础性工作,发动现役军人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全面参与美丽大通建设,积极开展扶贫帮困、结对助学、植树造林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双拥共建水平,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第九章  深化体制改革

第三十一节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开展简政放权和审批流程再造。全面推行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按照“依法、高效、便民”的原则,全面清理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能由市场机制有效调节的事坚决放给市场,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的事一律交给企业,能由社会中介组织自律管理的事主动交给中介组织。继续下放行政审批和社会公共服务事权,按照“权责一致、重心下移,减少层级、能放尽放”的原则,逐步强化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能,更直接、更主动、近距离地为社会公众提供行政审批服务。开展审批流程再造,投资项目审批按照“能快不慢、能并不串、能简不烦”的要求,对照发达地区先进审批经验和同系统其他地方的审批时限,通过采取“联合审批”、“职能归并”、“委托代办”等措施,实行“同步受理、牵头协同、信息共享、资料互认、联合勘察、会议协调、超时追责”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打造“流程最优、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服务最佳的“四最”发展环境。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管理等改革。

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探索建立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和听证等制度。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辅助系统,推进市民代表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全体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监督体系。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建设“数字监察”系统,实现对各类行政审批事项运行过程实时监督的全覆盖。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打造网上行政服务中心。

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区对乡镇财政的管理体制,合理划分收入范围和支出责任。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制度,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明确购买服务的范围、标准,引入竞争机制,强化评估监管。推行财政信息公开,实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评价结果和财政性投资工程审价结果公开制度。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建立绩效预算制度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探索涉及财政资金的审计报告向社会公开的办法和途径,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扩大财政直接支付范围。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促进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政府性债务纳入全口径财政预算管理。

第三十二节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统筹安排、科学制定政府性投资计划,强化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监管,不断提高政府性投资项目的社会效应。建立盘活财政闲置资金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非禁即入,非禁即准”原则,减少前置条件,强化服务和后续监管,引导更多民间资金转化为投资,向主导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项目集聚。全面开展“税融通”业务,引导银行扩大贷款规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切实缓解企业融资困难。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各类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可以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环保、医疗、教育和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着力化解建设需求和资金供给之间的现实矛盾,努力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和机制。

推进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开展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以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置换城镇产权住房、以集体资产所有权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试点。建立健全土地要素市场,将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获得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等纳入交易市场。积极探索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探索实现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的多种途径,保证占补耕地质量相当,鼓励占补耕地集中连片。

推进资源环境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开展排污权交易,建立排污权交易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开展碳交易,制订和完善碳交易相关规则,建立健全服务平台。创新激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政策,努力构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生态经济模式和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以“均股均利”为主要形式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第三十三节  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充分运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果,在确保不损害农民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土地托管、租赁经营、股份合作,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鼓励支持商业金融机构向乡镇延伸设立分支机构,解决金融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问题。探索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附加商业保险试点。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和水利、林业、供销改革,激活农村潜在要素资源。创新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持续深化阳光村务工程建设,规范村级基层组织决策管理程序,强化监督制约,建设和谐民主文明乡村。

第十章  健全规划保障机制

第三十四节  完善规划体系、实施机制和监测评估机制

规划的权威性及体系。本规划是由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经过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本规划是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纲领性规划,规划明确的内容必须由专项规划和各乡镇规划来细化和充实,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必须由专项规划和各乡镇规划来支撑。各乡镇、园区和部门要制定乡镇规划和产业、教育、卫生、交通、环保等重点专项规划,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形成功能清晰、衔接协调、统一完整的规划体系。

规划的执行与监督。区政府要把“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逐条分解到年度,落实到部门,以年度计划的执行来推动五年规划的实施,以部门任务的完成来保证总体规划的推进。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对《纲要》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做好规划宣传与群众参与。本规划一经批准,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区发展和改革部门要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多形式、多角度地宣传“十三五”规划,充分展示规划的内容,使本规划提出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规划、自觉参与和监督规划实施的浓厚氛围。

加强跟踪监测与评估。区发展和改革部门要对规划实施情况和各部门承担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特别要加强对重要发展目标和难点目标进行监测,对战略重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对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并定期向区政府汇报,必要时由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区政府将于“十三五”中期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主要评估重要目标的完成情况、战略重点的实施情况、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提出对策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规划的修订与完善。对跨区域、跨部门、关系到全局的重大问题,区发展和改革部门要及时与相关部门做好衔接协调工作。在《纲要》实施过程中,如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它不可预见因素,使《纲要》目标无法实现时,区政府要及时提出调整方案和修改意见,报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后实施。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