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落实情况】关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全年完成情况的督查通报
根据市政府工作安排,市政府督查考核办公室会同市政府办公室对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62项任务全年完成情况进行了督查。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全年完成情况
序号 |
主要任务 |
牵头单位 |
完成情况 |
1 |
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确保“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安徽见行动”的淮南实践落地落实,坚定不移当好市委决策的执行者、推动发展的落实者、改善民生的实践者。 |
市政府办 |
严格执行市政府常务会议“第一议题”制度,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年召开市政府党组会和理论中心组学习会35次、市政府常务会37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144项,确保党中央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政府系统落地落实。 |
2 |
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认真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
市政府办 市政府督查考核办 |
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全省警示教育大会会议、省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召开市政府全体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市政府党组会等研究部署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
3 |
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
市司法局 |
在全省率先推行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督察清单“三单”管理,制定了《淮南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实施方案》,做好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工作,申报材料已上报省委依法治省办。 |
4 |
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
市政府办 |
2023年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共提出2件议案、279件建议,市政协委员提出211件提案,已全部办结。 |
5 |
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 |
市审计局 市统计局 |
1.市审计局:制定了《淮南市审计机关2023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市纪委监委会同市委审计办制定了加强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与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工作联动的意见,开展城市绿化工程专项审计;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委审计办制定《淮南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任前经济责任告知办法》;市财政局会同市审计局印发《关于建立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协调联动机制的通知》;市统计局会同市审计局制定了《关于建立审计监督与统计监督协作机制的实施办法》;市审计局联合市委督查考核办开展现场督查3次。2.市统计局:全市共检查单位数186家,立案查处15家统计违法案件。顺利完成国家统计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省级统计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 |
6 |
深入开展违法行政行为整治,全面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动。 |
市司法局 |
一是深入开展违法行政行为整治,制定了《违法行政行为整治工作方案》,162件需要整治的行政诉讼败诉和行政复议纠错案件已完成整治案件157件、待履行案件5件(已与当事人签订履约协议)。二是全面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动,12个协议4309.91万元全部兑现,新增3个协议39.28万元已全部兑现。 |
7 |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
市发改委 |
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1.6亿元,增长5.1%。 |
8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 |
市财政局 |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增长8.5%,位居全省第3位。 |
9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 |
市经信局 |
全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0%,位居全省第16位。 |
10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 |
市发改委 |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位居全省第9位。 |
1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
市商务局 |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位居全省第14位。 |
12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 |
市人社局 |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9%,位居全省第14位。 |
13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
市农业 农村局 |
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8%,位居全省第13位。 |
14 |
粮食产量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
市农业 农村局 |
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95.68万亩,比省下达792万亩目标增长0.46%;粮食总产量322.44万吨,比省下达317.7万吨粮食生产目标增长1.5%。 |
15 |
碳排放指标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
市生态 环境局 |
淮南市“十四五”碳排放目标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1%,已回函建议省厅将下降任务调整为16%。 |
16 |
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
市生态 环境局 |
全年全市PM2.5浓度为38.7μg/m3,位居全省第12位;PM10浓度为65.9μg/m3,位居全省第12位;8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水体达标率100%,优良比例87.5%;11个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水体优良比例100%;5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5%、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
17 |
六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 |
市发改委 |
全年全市六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3%,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增长14.1%、绿色食品产业产值增长-3.3%、生命健康产业产值增长-9.7%、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2%、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增长8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增长0.9%。 |
18 |
推进制造业扩量提质增效,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1个百分点。 |
市经信局 |
全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数据还未反馈。 |
19 |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推进芯视佳微显示器、英众智能电子产业园等60个项目建设。 |
市发改委 |
全年省双招双引平台新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42个,总投资388.96亿元。芯视佳12英寸硅基OLED微显示器制造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
20 |
围绕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中安联合二期、年产60万吨铁基新材料等31个项目建设。 |
市科技局 市发改委 |
全年省双招双引平台新增新材料产业项目94个,总投资252.78亿元。中安联合二期开展前期工作,正在争取能耗、煤耗的相关指标;年产60万吨铁基新材料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主体厂房已建成,设备调试完成。 |
21 |
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加快推进蔚来电驱动二期和整车二期、创维商用车等40个项目建设。 |
市投促局 市发改委 |
全年省双招双引平台新增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项目54个,总投资723.7亿元。蔚来汽车电驱动二期项目于2024年2月底开工建设;创维商用车项目于2024年3月底开工建设。 |
22 |
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推进国晟异质结双碳产业园、中车瑞达电机等50个项目建设。 |
市经信局 市发改委 |
全年省双招双引平台新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77个,总投资357.7亿元。国晟异质结双碳产业园一期建成投产;中车瑞达电机加快推进。 |
23 |
围绕生命健康产业,加快推进抗生素原料药、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等35个项目建设。 |
市卫健委 市发改委 |
全年省双招双引平台新增生命健康产业项目82个,总投资139.85亿元。抗生素原料药等2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
24 |
围绕绿色食品产业,加快推进中电投主粮农场、稻香饮食文化产业园等60个项目建设。 |
市农业 农村局 市发改委 |
全年省双招双引平台共新增绿色食品产业项目108个,投资额200.22亿元。主粮农场油脂加工生产基地项目正在进行用地审批;稻香饮食文化产业园因企业资金问题,已解约。 |
25 |
实施规上工业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以上。 |
市经信局 |
全年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8户,净增78户,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908户。 |
26 |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65家。 |
市科技局 |
制定了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行动方案,完善2023-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5家,企业总数达313家。 |
27 |
实施战新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全年净增战新企业70家。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 |
市发改委 |
全年全市新增战新企业53家;战新产业产值增长9.4%,位居全省第11位。 |
28 |
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全年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家、小巨人企业4家。 |
市经信局 |
制定了《淮南市实施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三年倍增行动方案》,全年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4户,推荐6户企业申报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无一户中榜。 |
29 |
加大企业上市推进力度,新增上市企业1家、首发上市在审企业1家,培育上市后备企业22家。 |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
安徽唐兴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6月份实现深交所创业板在审,通过第一轮反馈答复;淮南万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新三板”挂牌,2023年5月份报安徽证监局辅导备案,6月进入“新三板”创新层,12月申报北交所上市获得受理;淮南文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报安徽证监局辅导备案,2023年11月实现“新三板”挂牌,拟于2024年上半年申报北交所上市。全年上市后备库企业增至24家。 |
30 |
实施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发展规划。 |
市发改委 |
一是加快推进支撑性电源项目建设,潘集电厂二期、平圩电厂四期开工建设,洛河电厂四期已核准。二是加快多能互补一体化基地建设,20万千瓦淮能电力凤台丁集矿采煤沉陷区一期光伏电站项目、20万千瓦华润凤台县尚塘风电场项目已按计划全容量并网。三是加快推进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建设,国家电投翔风电场等项目正在报省发改委核准,开工建设现代制造业产业园4个。四是加快储能项目建设,推进中电潘集共享储能一期和淮矿八公山储能项目建设。五是电网消纳能力进一步提升,50万伏孔店变扩建工程已建成,田家庵电厂220千伏送出线路改接工程已送电成功,潘集50万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全市火电装机规模达到153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316.5万千瓦,煤层气共施工完成28口地面煤层气井(瓦斯治理井),年产气能力500-800万立方米,建成瓦斯发电站9座、发电机组91台,装机规模7.12万千瓦。 |
31 |
开工建设潘集电厂二期、平圩电厂四期、中煤新集毛集电厂项目,加快田集电厂三期、凤台电厂三期、洛河电厂四期等项目前期,积极争取杨村煤矿恢复建设。 |
市发改委 市应急 管理局 |
潘集电厂二期、平圩电厂四期已开工建设,洛河电厂四期已核准。中煤新集公司在对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争取将杨村煤矿从去产能矿井目录中删除,待国家批复。 |
32 |
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不断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
市发改委 |
落实2023年度省煤电机组“三改联动”计划,定期协调调度企业加快开展煤电机组改造工作。凤台电厂1-4号机组供热改造已立项,正在开展招标工作,2、4号机组灵活性改造部分控制逻辑的优化和改造已完成;平圩电厂3号机组、6号机组灵活性改造已完成。 |
33 |
用好电厂富集资源,建立市企共建机制,规划实施开发区集中供热供汽工程。 |
市发改委 市住建局 市产发集团 |
编制了《淮南市主城区集中供热专项规划(2021-2035年)》《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供热专项规划(2020-2035年)》,目前已报请市规委会审议。市产发集团谋划对主城区(田家庵区、经开区)供热设施进行集中建设和改造,目前项目已立项,正在积极争取中央预算投资。 |
34 |
支持淮河能源集团开展煤层气综合利用。 |
市发改委 |
将煤层气综合利用列入市能源领域碳达峰相关文件,开展省清洁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考核工作,协助淮河能源完成煤层气开发利用财政补贴资金1322万元的绩效自评,企业已按照资金使用要求完成煤层气开发利用量目标值。截至目前,煤层气共施工完成28口地面煤层气井(瓦斯治理井),年产气能力500-800万立方米,建成瓦斯发电站9座、发电机组91台、装机规模7.12万千瓦。 |
35 |
加快凤台风光储基地、潘集风光储氢基地等项目建设,实施标准化厂房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全覆盖工程,新增新能源规模200万千瓦以上,打造千亿级光伏产业基地。 |
市发改委 |
加快多能互补一体化基地建设,20万千瓦淮能电力凤台丁集矿采煤沉陷区一期光伏电站项目、20万千瓦华润凤台县尚塘风电场项目已全容量并网,完成投资20.34亿元。加快推进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建设,中电谢家集3万千瓦风电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316.5万千瓦。 |
36 |
推进500千伏潘集输变电、淮河能源电网侧储能电站、中电共享储能电站等项目建设,提升新能源并网消纳能力。 |
市发改委 |
500千伏潘集输变电项目已开工建设,已完成37基塔基础施工,变电站土建完成46%;中电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平圩电厂内部厂区开工,接入电网方案已报省经研院评审;淮河能源电网侧储能电站可研审查已完成,电力接入方案已通过省供电公司评审。 |
37 |
推动中环中清光伏装备制造、航天锂电池、赛纬锂电池新材料等15个项目建设。 |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
15个项目已全部纳统,其中,中环中清光伏装备制造项目已开工、纳统,一期、二期已投产;航天锂电池项目已开工、纳统;赛纬锂电池项目已开工、纳统,单体建筑部分已完成,部分设备已进场。 |
38 |
编制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制氢、储氢产业化。 |
市发改委 |
已启动氢能规划编制工作。 |
39 |
以资源换产业、引项目,谋划打造一批零碳产业示范园。 |
市发改委 |
在高新区、经开区等4个新型基础设施用电负荷大、新能源条件好的园区建设零碳产业园,其中,淮南高新区项目已启动建设。 |
40 |
强化数字赋能,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工程。 |
市经信局 |
遴选33家省内外优质服务商建立淮南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池。开展数字化诊断行动,确定3家诊断单位和1家监理单位为全市170家规上企业“点对点”提供了诊断服务。 |
41 |
筹建数字淮南公司。 |
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
数字淮南有限责任公司已注册成立。 |
42 |
加强与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合作,深入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推动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展整体数字化转型,打造1个区域级、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淮河能源、中安联合申报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 |
市经信局 |
淮河能源数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2023年全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全市首个省级专业型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淮河能源数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至全省工业互联网平台监测系统,市级工业大脑与羚羊平台打通,实现协同共享。支持市高新区申报省级“一区一业一样板”项目试点,获得扶持资金1800万元,打造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
43 |
编制大数据基地新三年规划,稳步推进安徽大数据交易中心、淮南软件园等项目建设。大数据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 |
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高新区 管委会 |
编制了大数据基地新三年规划,兑现2022年度省级大数据企业奖补110万元。 安徽(淮南)大数据交易中心全面开展数据交易平台2.0系统迭代升级工作,七块可视化大屏及保障交易流程闭环的“交易流通中心”和“运营支撑中心” 具备部署条件。全年大数据基地营业收入120亿元,实现税收4.5亿元,同比增长约20%。 |
44 |
新开通5G基站1200个。 |
市经信局 |
全年建成开通5G基站1240个,完成年度目标的103.33%。 |
45 |
制定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
市发改委 |
印发了《淮南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3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家、省级两业融合试点1家。 |
46 |
面向煤电化气产业链和制造业企业需求,积极培育壮大工业设计、检测检修、智慧管理、货运物流等服务业。 |
市发改委 |
聚焦生产性服务业重点行业,不断推动产业规模显著扩大、辐射能级大幅提升、服务品牌不断彰显,培育1家省两业融合试点单位。 |
47 |
加快省级“灵活用工”服务监管平台建设,吸引龙头企业来淮设立区域总部、运营中心、结算中心,培育1家5A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促进人力资源及关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
市税务局 市人社局 |
加快培育和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安徽合心人才发展集团再次入选省5A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安徽楚杨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安徽帝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评省5A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省级“灵活用工”服务监管平台建设淮南直接承接部分已经完成,27户在淮灵工平台企业已从2023年5月份起分批成功试点上线。 |
48 |
实施省促进皖北振兴“一县一策”重点举措,支持寿县、凤台县加快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 |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市住建局 |
制定了《淮南市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10个方面28项具体任务,成立市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指导寿县、凤台县开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对标调研工作,两县分别赴武汉东西湖区绿色健康食品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开展调研学习,寿县农副产品加工特色产业集群有规上企业54家,产值47.6亿元;凤台县绿色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集群有规上企业33家,产值29.6亿元。 |
49 |
支持田家庵区发挥主城区优势,提升城市业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
市发改委 田家庵 区政府 |
制定了《促进田家庵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田家庵区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0家,增长7.3%。 |
50 |
支持八公山区、谢家集区、大通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盘活工矿废弃地和城中村资源,加快新兴产业导入。 |
市发改委 市自规局 |
进一步构建中心城区“一心两翼,一带四城”的空间结构,持续优化谢家集区、八公山区、大通区城镇发展组团在居住、基础设施、城区风貌、开发强度、城市更新等国土空间布局,八公山区盘活土地259.06亩,谢家集区盘活土地340.05亩,大通区盘活土地605.63亩。 |
51 |
支持潘集区依托煤电化产业资源,加快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实施城市更新,逐步理顺税收征管体制,大力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市发改委 市财政局 市税务局 市住建局 市交通 运输局 |
市税务局已完成潘集区涉及税户征管体制调整;支持煤化工园区扩容升级,确定棚户区改造项目一个65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一个350套项目;S10扬州至淮南高速淮南段、S63怀远至凤台高速淮南段预制标已开工建设;G345潘集区田集至姬庄子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已完成施工图审查,同步推进压覆矿产专题编制工作;淮南淮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压矿、航评等专题已完成,洪评、环保、水保、水文站影响评价等专题有序推进。 |
52 |
支持毛集实验区推动焦岗湖景区提档升级,打造淮河流域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乡村振兴示范区。 |
市发改委 市文旅局 市农业 农村局 市乡村 振兴局 |
焦岗湖冰雪农旅综合体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御泉湾温泉康养中心开业运营;启动淮河文旅、曹集老街改造、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园、车小米房车营地、青冈河水街民宿等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工作;焦岗湖镇臧巷村入选2023年度全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 |
53 |
制定开发区“一区一策”扩量提质增效实施方案,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 |
市发改委 |
组织全市6家省级以上开发区编制了《开发区提质扩量增效实施方案(2023-2025年)》,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目前,开发区机构改革已完成5家(市经开区、市高新区、煤化工园区、寿县经开区、凤台经开区)、正在推进1家(毛集经开区);人事薪酬改革已完成3家(市经开区、市高新区、潘集经开区),正在推进3家(寿县经开区、凤台经开区、毛集经开区)。 |
54 |
支持市经开区(大通工业园)扩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制造产业。 |
市发改委 市卫健委 市经信局 市自规局 |
编制了经开区“一区一策”提质扩量增效实施方案(2023-2025年),打造安徽省内重要的高端化学原料药、药用辅料和包材生产基地,华东地区最具竞争力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和具有区域特色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全年完成经营(销售)收入51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80亿元、进出口总额7亿美元。 |
55 |
支持市高新区(谢家集智造园区、田家庵现代产业园)重点发展大数据、新型显示、智能家电产业。 |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
编制了高新区“一区一策”提质扩量增效实施方案(2023-2025年),建设成为合肥都市圈大数据存储、交易、服务和应用中心。全年完成经营(销售)收入26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2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9.26亿元。 |
56 |
支持潘集经开区(煤化工园区)重点发展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产业。 |
市发改委 市科技局 |
编制了潘集经开区(煤化工园区)开发区“一区一策”提质扩量增效实施方案(2023-2025年),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化工材料产业基地、华东地区知名化工新材料基地。全年完成经营(销售)收入21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9.3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81亿元、进出口总额0.3亿美元。 |
57 |
支持寿县经开区(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寿蜀现代产业园)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现代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市投促局 |
编制了寿县经开区“一区一策”提质扩量增效实施方案(2023-2025年),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合肥都市圈新能源汽车产业市际合作示范区、淮南市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全年完成经营(销售)收入1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49.2亿元、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 |
58 |
支持凤台经开区重点发展光伏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配件、精细化工产业。 |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
编制了凤台经开区“一区一策”提质扩量增效实施方案(2023-2025年),建设成为安徽省重要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全年完成经营(销售)收入19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9.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4.7亿元、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 |
59 |
支持毛集经开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绿色食品产业。 |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市农业 农村局 |
编制了毛集经开区“一区一策”提质扩量增效实施方案(2023-2025年),打造以绿色食品加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年完成经营(销售)收入4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0.4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4.96亿元、进出口总额0.58亿美元。 |
60 |
完善“赛马”机制,改进考核办法,激励各县区、开发区在沪苏浙找标杆、在全省进前列。 |
市发改委 |
制定了《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召开全市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推进会、指标分析会,印发“两个加快”通报10期。 |
61 |
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计划,开展全省百强民营企业培育行动,支持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发展,加快打造一批百亿级龙头、十亿级企业,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 |
市经信局 |
制定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建立了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库、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淮南市百强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定期走访。 |
62 |
加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 |
市经信局 市市场 监管局 |
全年金融机构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41.33亿元,增长40.55%。为中小企业争取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593.9万元,兑现94户专精特新企业流动贷款资金贴息2025.53万元。 |
63 |
在更大范围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增强政策时效性和精准性。 |
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
依托淮南市“城市大脑”项目完成淮南市“惠企通”平台建设,“惠企通”平台具备政策服务发布、项目在线审批、资金免申即享、企业智能匹配等功能。全年“惠企通”平台兑现“免申即享”政策243条15357.65万元、“即申即享”政策21条1505.82万元。 |
64 |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
市经信局 市市场 监管局 市工商联 市司法局 |
市司法局制定了进一步优化2023年法治化营商环境39条举措,开展“企业家与司法局长面对面”、常态化“法律服务进万企”活动。市经信局制定了《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制度》,全年共走访60家以上中小企业,对符合入库的专精特新企业就申报工作给予现场指导。 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建立周布置、月调度、季分析等推进机制,实施对账销号、“清单+闭环”管理。 |
65 |
实施创业淮南行动,积极支持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促进新的经济形态和模式不断涌现。 |
市人社局 |
印发了《关于发挥科技服务业作用积极推进创业淮南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举办第二届创业安徽大赛市级选拔赛、“创业淮南训练营”。依托创业服务云平台,为4164名个人创业者、2920家创业企业提供创业服务,使用电子创业券309万元。支持高校毕业生、科研人员等群体创业7914人;支持高层次团队66个,新增创业担保贷款44090万元,开展创业培训7684人。 |
66 |
新增市场主体4.5万户、民营企业1万户,民间投资增长15%以上。 |
市发改委 市市场 监管局 |
全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50506户,民营企业11406户。民间投资下降5.2%,位居全省第12位。 |
67 |
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措施,用好我市支持产业发展“60条”等政策。 |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市财政局 市税务局 |
争取2023年省级制造强省、民营经济政策、数字化转型以及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等项目资金3240.32万元,制定了《市财政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若干政策(免申即享类)实施细则》《市财政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若干政策(即申即享类)实施细则》,兑现奖补资金4359.9253万元,其中免申即享类项目资金1238万元,即申即享类项目资金3121.9253万元。 |
68 |
开展千名干部入企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联系帮扶民营企业,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健全大中小企业产业链配套产品采购对接机制。 |
市经信局 |
开展“市领导走访帮扶百家重点工业企业”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上率下,深入百家重点工业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协调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60余项。深化“千名干部入企服务”活动,26个市直部门和11个县(园)区入企干部全年走访服务千户工业企业9385人次,收集解决问题诉求630项。 |
69 |
新增直接融资120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36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20%以上。 |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人行淮南 中心支行 淮南银保 监分局 |
全年全市新增直接融资267.9亿元,完成年度直接融资目标任务的223.25%;金融机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6.6亿元,较年初增加67.8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3.7亿元,增长42.99%。 |
70 |
支持建筑业企业提升资质、扩大市场,建筑业产值增长20%左右。 |
市住建局 |
坚持招大引强,先后与安徽建工、中能建集团等大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升企业资质,制定升特计划,将韩大建设和中能建(淮南)2家企业列为特级企业培养对象;加强市场监管,制定了《进一步规范政府性投资项目招投标及标后监管办法》,开展标后巡查。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125亿元,同比增长10%。 |
71 |
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因时因地推动房地产市场有效提升,房地产投资增长13%。 |
市住建局 |
全市8个“保交楼”项目总体推进顺利,其中恒大在淮4个项目20390套房屋已交付17265套;万国广场、金恒雅苑、国烨新城、瀚城四期等4个项目2326套均已完成交付,交付率100%。全年房地产投资140.25亿,增长-36.2%,位居全省第15位。 |
72 |
精准谋划项目,建立万亿元项目储备库。 |
市发改委 |
组织各县区、园区、市有关单位完成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谋划工作,谋划项目2525个,项目总投资12497.21亿元。全年实施亿元以上续建与新开工项目530个、总投资3996.4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77.27亿元,完成投资717.32亿元。 |
73 |
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在中央预算内和省级补助、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政府专项债等方面争取更多淮南项目纳入全省布局、进入全国盘子。 |
市发改委 市财政局 |
制定了《淮南市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2024年向上争取资金项目谋划申报指南》,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58个,争取中央及省级资金16.48亿元。全年中央预算内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均已达到100%,完成投资支付率95.48;中央预算内资金完成率92.47%,完工率66.66%,位居全省第2位;全市发行专项债券项目36个、金额48.09亿元,开工率100%。 |
74 |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推进三产“锻长补短”,落实“徽动消费”行动,实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加快发展线上消费,支持城乡居民增加住房改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促进聚集性、接触性消费加快恢复。 |
市发改委 市商务局 |
制定了《淮南市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措施》,2家企业入选全省“皖美消费”新场景百强推荐名单。组织开展“消费帮扶新春行动”“消费帮扶金秋行动”等系列活动,全年采购帮扶产品9570万元。做好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特色农产品助销工作,采购特色农产品7500多份、近200万元,发放消费券规模5000余万元,带动消费9.33亿元,开展各级各类促消费活动567场次,促销金额达13.2亿。 |
75 |
新增限上商贸单位130家。 |
市商务局 |
全年全市新增限上商贸单位130家。 |
76 |
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5家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 |
市发改委 |
全年全市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3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2%。 |
77 |
组织实施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 |
市发改委 |
《<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经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27项指标中4项指标提前完成2025年目标,15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 |
78 |
扎实开展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
市统计局 |
印发了《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落实经费300万元,做好普查区划分及建筑物标绘工作,划分普查小区1948个、标绘建筑物40345个,全市清查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6.6万余家,个体经营户21万余户。 |
79 |
坚持重点招商项目月调度推进机制,以实绩为导向强化考核奖惩,提升协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竣工投产率。 |
市投促局 市发改委 |
制定了《淮南市县区(园区)招商引资考核激励办法(试行)》,举办“投资淮南.月月签”活动3次,参加省市集中签约3次,建立招商线索汇总交办机制,对重点招商线索进展情况进行梳理,每周对进度滞后的重点招商项目进行调度。 |
80 |
加强专班招商、驻外招商、以商招商,精耕细作重点区域,构建招商联合体。 |
市投促局 |
组建3个市级驻点招商组、28个县区(园区)驻点招商组,专班跟踪对接浙江东部地区,尽快转化为招商成果。成立淮南市投资促进局驻闵行工作组,积极开展“总部+基地”“研发+基地”联合招商。 |
81 |
加强产业链生态招商,建立龙头企业招商激励机制。 |
市投促局 市经信局 |
全年共召开10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招商专班工作推进会,调度项目建设情况,全市在省“双招双引”综合调度平台共录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洽谈、签约、开工、投产项目76个,总投资356.1亿元。紧盯已落地德力汽车、合众汽车、航天锂电、创维汽车等龙头企业,积极梳理其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精准对接,链式招商,起草了龙头企业招商激励机制(初稿)。 |
82 |
加强基金招商,用好产业母基金,争取省产业基金更多参股淮南基金。 |
市投促局 市财政局 市产发集团 |
市产发集团参股淮南市兴淮产业投资促进基金,累计缴付出资2.56亿元,与省中小企业二期基金、联想集团共同出资设立安徽省联想强链补链创业投资基金,已完成基金一期出资8580万元。市投资促进局与中投集团、复星集团等建立合作关系,与德腾资本签订合作协议,组建绿色食品产业基金、聚合胜帮股权投资基金、西部产业投资基金。 |
83 |
加强标准化厂房招商,建成标准化厂房208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180家以上。 |
市发改委 市投促局 |
加快推进现代制造业产业园建设进度,新建成标准化厂房127.07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112家。 |
84 |
实施“凤还巢”计划。 |
市人社局 |
制定了《淮南市“凤还巢”活动实施方案》,支持2437人返乡人员创业。 |
85 |
支持本土企业“二次创业”,同等享受招商引资政策。 |
市经信局 市投促局 |
建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库,起草了《淮南市鼓励本土企业“二次创业”若干举措》,已征求各县区及市直相关单位意见并通过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 |
86 |
引进亿元以上、50亿元以上、10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分别不少于200个、7个、3个。 |
市投促局 |
全年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10个,其中,10-50亿元项目13个、50-100亿元项目7个、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 |
87 |
强化市领导包保推进重大项目,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周调度、重点项目一月双调度、“管行业必须管投资”、投资“赛马”激励等机制。 |
市发改委 |
印发了《关于印发淮南市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2023年)的通知》《关于印发淮南市管行业必须管投资工作方案的通知》《淮南市投资“赛马”激励机制(2023年修订)》,按月通报各行业投资情况,印发分行业投资情况提示单,通报全市投资“赛马”情况。 |
88 |
亿元以上省重点项目新开工240个、续建330个、竣工90个以上。 |
市发改委 |
全年新开工项目201个,开工率86%;竣工项目110个,竣工率122.2%。 |
89 |
工业投资增长25%以上。 |
市经信局 |
全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42.2%。 |
90 |
制造业投资增长30%以上。 |
市经信局 |
全年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73.4%。 |
91 |
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 |
市经信局 |
全年全市技改投资增长38.4%,位居全省第3位。 |
92 |
加快S16合周高速淮南段、S19淮桐高速淮南段建设,开工建设S63怀远至凤台高速、S10扬州至淮南高速。 |
市交通 运输局 市交控集团 |
S16合周高速淮南段一期有序推进,二期路基土方工程基本完工,桥梁工程完成65%;S19淮桐高速淮南段项目完成征迁任务,全线进场施工;S10扬州至淮南高速淮南段、S63怀远至凤台高速淮南段预制标已开工建设。 |
93 |
加快寿县至霍邱公路改扩建、毛集至颍上公路改扩建等13个国省干线项目进度、合肥新桥机场S1线寿县段等项目建设。 |
市交通 运输局 市交控集团 寿县政府 |
S102孤堆至毛集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孤堆至许桥段)、G206洛河至曹庵一级公路改扩建(洛河至洞山东路段)等2个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G206洛河至曹庵一级公路(洞山东路至九龙岗段)、S102-G237许桥至凤台淮河二桥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G345毛集至颍上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G328寿县至霍邱一级公路改扩建(双桥至正阳关)等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G206洛河至曹庵一级公路(孔店至曹庵段)、G328寿县至霍邱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滨湖大道至双桥段)、S230瓦埠湖大桥及连接线工程、G345凤台至毛集快速通道等4个项目持续推进。 |
94 |
推进合淮市域铁路、合新六城际铁路等项目前期。 |
市发改委 |
合淮市域铁路已纳入合肥都市圈规划,合肥都市圈规划已报国家发改委待批。市发改委与省铁路办对接了解目前省级层面尚未启动合新六城际铁路相关工作。 |
95 |
力争谢家集通用机场开工。 |
市交通 运输局 谢家集 区政府 |
谢家集通用机场取得阶段性进展,机场何郢场址符合《通用机场建设规范》等相关规范、规划要求,具备机场功能定位发展条件,民航华东管理局已批复,东部战区现场踏勘及专家评审已通过。 |
96 |
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加快江淮枢纽港、大通港口物流园、皖江物流综合码头等8个项目建设。 |
市交通 运输局 市交控集团 |
大通珍珠码头主体设备已完成,正在实施水稳、钢结构网架施工,项目整体完成约85%;淮南港3号水上服务区港池疏浚作业及建岸设施已完工,趸船已建成;皖江物流码头水工主体结构、陆域工程主体结构已完工,正在实施综合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铁中房港口物流园码头挡土墙桩基施工、土方开挖、挡土墙砼浇筑已完成,进港主干道及环港南路正在施工;凤台新港码头已开工建设;江淮枢纽港何台作业区岸线、环评、洪评等专题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已获批;陶圩码头岸线选址、航评等专题已完成,工可、用地预审已获批,疏港道路已实施;寿县新桥码头洪评、环评、航评、地灾评估等专题已完成,工可、初设、施工图已获批。 |
97 |
编制铁路发展利用规划,盘活铁路专用线资源,推进接轨联网,充分发挥铁路资源优势。 |
市发改委 |
编制了《淮南市铁路物流基地规划》。 |
98 |
编制现代仓储物流基地规划,整合工矿用地、专业化仓储等资源,发展多式联运,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壮大现代物流产业。 |
市发改委 市交通 运输局 |
编制了《淮南市多式联运发展规划》《淮南市现代仓储物流基地发展规划(2023-2035年)》,推荐安徽中致物流有限公司申报纳入第三批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项目,开通“铁海联运”班列,成立淮南铁海联运班列运营公司,开通淮南--宁波铁海联运班列,实现了淮南货物跨境贸易经宁波舟山港无缝衔接“一单制”全程多式联运,已发送268个40尺标准集装箱。 |
99 |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完善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提升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水平。 |
市教体局 |
编制了《淮南市中小学布点规划(2022-2026年)》,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方案,围绕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开展调研,深化“江淮教育联盟”建设,在大通区开展特色办学共同体建设探索,构建对潘集区全链条式帮扶支持框架,深入推进寿县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发展,推动淮南二中与淮南二十一中、淮南一中与淮南十四中共建办学,探索“优质示范高中+普通高中”共建办学模式。 |
100 |
加快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省级实验区建设,推进八公山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区。 |
市教体局 |
制定了《淮南市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实验区建设方案》,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批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市级实验区和实验学校遴选工作的通知》,从2023年开始用3年时间在全市分3批建设6个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市级实验区和100所市级实验学校,投入资金约3526万元,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约8208.8平方米。八公山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已通过省级验收。 |
101 |
支持安理大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 |
市教体局 市科技局 |
一是支持安徽理工大学创建“双一流”高校,将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纳入学校办学体系,市财政每年安排市第一人民医院5000万元左右作为上划基数,推进健康研究中心建设,2023年拨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依托建设职业医学与健康联合研究中心省级资金600万元。二是支持安徽理工大学科技园建设,高新区提供运行经费每年不少于500万元。三是支持人才队伍建设,为学校教师提供人才公寓免费入住,新引进第5类人才享受时限3年、每年0.36万元的生活补贴,给予院士5万元生活补贴。四是支持安徽理工大学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指导谋划社会领域政府投资重大项目5个,总投资达9.95亿元,新增中央投资5.97亿元。 |
102 |
支持淮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打造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
市教体局 |
制定了《关于支持淮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的意见》,支持淮南师范学院申报淮河生态经济带应用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工程,指导谋划政府投资重大项目2个,总投资约2.82亿元,新增中央投资0.89亿元。签订校地共建“淮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合作协议,共同举办了“首届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 |
103 |
支持淮南联大、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申办职业教育本科,打造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 |
市教体局 |
支持淮南联大建设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指导谋划政府投资重大项目2个,总投资3亿元,新增中央投资1.8亿元,淮南联合大学潘集校区挂牌成立淮南新材料产业学院,药学专业被安徽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单位。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被安徽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双高计划”学校建设单位,安全技术与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被确定为省级“双高计划”专业群。 |
104 |
加快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桥校区、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等项目建设。 |
寿县政府 市教体局 |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桥校区项目34栋单体建筑全部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除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其余单体已全部验收完成,装饰装修等附属工程正在施工;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春申湖校区已完成一期改造,约4500名师生已入驻办学。 |
105 |
落实科技创新“栽树工程”,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 |
市科技局 |
市科技局牵头对市直部门、县区、园区开展科技创新“栽树工程”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开展了整改“回头看”,上报了《淮南市人民政府落实行动方案有关进展情况的报告》。全年新增省级创新平台19家、市级创新平台65家,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15项,其中一等奖2项。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先进煤基高分子材料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获批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 |
106 |
开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和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引领行动。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 |
市科技局 |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持续提升研发费用总额与同期销售收入总额占比。全年累计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74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13家。 |
107 |
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无研发活动和无研发中心“两清零”。 |
市科技局 市经信局 |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的制造业企业清零85家,清零比例97.7%;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没有研发机构的制造业企业清零 8家,清零比例100%。 |
108 |
加快煤基固废新材料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打造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
市科技局 高新区 管委会 |
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先进煤基高分子材料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获批省创新研究院。推进安徽理工大学科技园建设,成功申报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众创空间,指导5家企业申报2023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拨付项目资金30万元;在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淮南赛中,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获成长组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初创组优秀奖3项,目前安徽理工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55家,2023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 |
109 |
加强与中科大合作,推动“鲲鹏计划”在淮实施。 |
市科技局 |
淮南市与中科大“鲲鹏计划”合作协议已经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 |
110 |
深化与合肥科学岛创新合作,推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建设新能源先进制造中心,争创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
市科技局 高新区 管委会 |
市政府和合肥物质院在第二届淮南转型发展大会上签订《关于建设新能源先进制造基地合作框架协议》,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成功申报2023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获批项目支持资金10万元,推荐申报省115创新团队。 |
111 |
加大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12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0%。 |
市市场 监管局 |
各县区对拥有专利权、商标权的企业进行整理分类,与银行对接,提供知识产权白名单,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质量与数量。全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754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569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5.1件,位居全省第10位;增长23.8%,位居全省第3位,PCT专利申请49件,位居全省第6位。 |
112 |
出台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意见,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0%。 |
市科技局 |
淮南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24.115亿元,增长17.99%,研发投入强度1.56%,增长11.4%,两项增幅均位居全省第6位。 |
113 |
开展“淮聚万才”行动,引育各类人才2万人以上,新培育“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10家以上,推动毕业实习、就业见习与留淮就业无缝衔接。拓展淮南市“优才卡”服务功能,建设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 |
市人社局 市人才办 市教体局 市科技局 |
制定了《淮南市“淮聚万才”行动实施方案》,开展“淮才可遇”人才安徽行、“招才引智高校行”等活动,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开展招才引智活动。 印发了《关于开展2023年度淮南市“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申报、年度考核及验收工作的通知》,评审产生第十批淮南市“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11家。市委人才办会同市公安局,指导市交警支队、出入境管理支队、治安支队,分别在全市驾管、出入境业务窗口加挂“优才卡”优先办理标识,为高层次人才开通驾管、出入境办理绿色通道,为全市人才户籍办理提供 “一站式”服务。积极对接省一站式平台,完成淮南高层次人才信息录入和淮南市高层次人才服务清单发布工作。 |
114 |
推进技工强市建设,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
市人社局 市总工会 |
制定了《支持技工强市建设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印发了《关于印发企业在岗职工技师、高级技师技能提升补贴业务办理细则的通知》,全年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5.77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128.16%。制定了《2023年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要点和任务分工》,召开淮南市庆“五一”暨劳动和技能竞赛表彰大会,全面启动产改县级试点工作,各县区、园区选取产改试点企业103家,非公企业占比超70%;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金成果”、“金项目”、“金点子”评选活动,共评选优秀金成果6项,金项目5项,金点子6项,其中3个“金成果”进入省级决赛,入选数列全省第2位;开展劳模工匠“揭榜挂帅”项目57个,打造“名师带高徒”平台,通过名师带徒活动,1300多人获得技能等提升;新命名市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0个,2个工作室获得省级命名;选树“淮南工匠”10名。 |
115 |
加快合淮同城化发展。发挥新桥片区“桥头堡”作用,加快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建设。支持市高新区、市经开区围绕合肥重点产业加强协作,等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市发改委 寿县经开区 管委会 高新区 管委会 市经开区 管委会 |
召开合淮同城化发展座谈会,制定了《合淮同城化发展座谈会会议纪要》《合肥市淮南市2023年重点合作项目及合作事项计划》,完成了13个重点项目合作事项。新桥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总体规划和相关方案获省政府批复,启动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11个,全力推动市经开区、市高新区与合肥市园区开展园区共建合作,积极嵌入合肥“芯屏汽合”产业链,主动参与产业分工。 |
116 |
加快闵行·淮南科创产业园、科创孵化基地建设,支持县区园区深化对口合作。 |
市发改委 市投促局 |
举办第二届转型发展大会,召开闵行淮南合作发展座谈会,揭牌闵行·淮南科创产业园,挂牌成立闵行·淮南科创孵化基地,注册成立安徽闵淮科创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全年引进总投资50亿元的德力年产10万辆新能源车项目、总投资9亿元的科博达(安徽)产业基地项目等上海项目48个,总投资约460亿元。 |
117 |
新签约上海来淮投资项目数、资金额均增长15%以上。 |
市投促局 |
全年新签约上海来淮投资项目数475个,资金额381.51亿,分别增长20.5%、253%。 |
118 |
加快建设中国(安徽)自贸区淮南联动创新区,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 |
市商务局 |
中国(安徽)自贸区淮南联动创新区两个区块全年实现利用外资1335万美元、增长87.8%,外贸进出口8.6亿美元、增长38.0%%,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率100%。 |
119 |
深化国际友城合作,积极开展双边交流。 |
市政府办(外办) 市商务局 |
市委主要领导、市政府分管领导分别率队赴日本、东南亚、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推介淮南,加强交流。逐步恢复重启与停摆二十年的国际友城鲁塞市的相关联系。 |
120 |
实施外贸主体培育壮大工程,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增长15%以上、20%以上。 |
市商务局 |
组织115家次外贸企业参加133及134届广交会、2023(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第六届进博会等知名境内外展会。新增外贸企业40家,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外贸企业获评2023年“安徽出口品牌”称号,外贸主体不断壮大。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5.12亿美元,增长26.25%,位居全省第3位;全市实际到位外商直接投资6853万美元,增长112.7%。 |
121 |
高水平编制完成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施城市更新“十大工程”。 |
市自规局 市住建局 |
编制了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定了《淮南市2023年度城市更新“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完成2023年城市体检工作,北赵店城市更新片区(单元)、姚家湾城市更新片区(单位)分别纳入省级城市更新片区试点,新增城市停车泊位43619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5312个)、城市绿道21.4公里,完成城市燃气管道、供水管道、排水管道、供热管道等更新改造326.3公里,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100%。 |
122 |
坚持城市南向发展不动摇,以山南新区为主战场实施城市开发,抓好片区城市设计及单元规划编制,推动谢家集区、大通区与山南新区毗邻区联动发展,推进项目大建设、功能大配套、品质大提升。 |
市自规局 市住建局 高新区 管委会 |
重点支持向山南新区集聚建设,中心城区构建“一心两翼,一带四城”的空间结构,编制了山南新区高铁南站片区城市及及单元规划,市高新区新开工总投资55亿元的开沃汽车(淮南)专用车生产等重点项目62个;续建明然新能源汽车三合一电驱生产基地等项目52个;竣工高新区产业园三期、英众科技产业园等重点项目20个,市奥林匹克公园对外开放,E水系带状公园、汤洼公园等项目竣工投用。 |
123 |
开工建设春申里商业街、汤洼大坝公园、双创人才公寓、文化发展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市中医院新院、春分中学、芙蓉苑等项目,建成北师大淮南实验学校、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高新区人民医院、香樟苑六期等项目,不断提升人口集聚度、城市宜居度、经济密集度。 |
高新区 管委会 |
春申里商业街:已完成项目主体结构封顶,砌筑完成70%,幕墙工程和屋面工程已进场施工,项目整体招商率达45.8%。汤洼大坝公园:已建成开园。双创人才公寓:正在重新选址,重新编制规划设计方案。文化发展中心:主体结构封顶,二构砌筑1-4层完成。市中医院新院:主体结构工程、二次结构工程完成100%;外立面幕墙工程完成95%;粗装修工程完成90%。春分中学:小学教学楼、中学教学楼、图书馆报告厅、风雨操场、地下车库、实验综合楼主体结构、砌体及二次结构、抹灰完成;小学教学楼、中学教学楼装饰装修完成55%,图书馆报告厅装饰装修完成25%,实验综合楼、实验楼装饰装修完成45%;围墙完成50%,雨污水管道完成30%。芙蓉苑:一标段已完工验收;二标段15栋住宅楼单体室内装修、水电安装完成,目前正在开展室外绿化施工。北师大淮南实验学校:北区(中、小学部)已投入办学;北师大南区(高中部)主体结构全部封顶,砌筑工程完成一半,春节后全面进入精装修工程及校区铺装、绿化施工。高新人民医院:土建、安装、装饰装修及室外附属、配套等工程正在收尾,室内环境检测、防雷检测、排水许可证等专项验收已完成。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2023年12月竣工试运行。香樟苑六期:已竣工交房。 |
124 |
加快以田家庵区为重点的棚户区改造,紧抓姚家湾、新淮村等9个片区攻坚,一体实施城市内涝治理、公共设施完善;统筹山南山北联动发展,推动老城区人口和功能有序向山南疏解。全市改造棚户区(城中村)27070套、老旧小区29个,持续巩固改造成果,投入使用保障性租赁住房23608套。 |
市住建局 田家庵 区政府 |
姚家湾、新淮村等片区棚户区改造征迁有序推进;已完成29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工率100%;棚改已开工27072套,开工率100%;新筹集保租房23610套,筹集率100%。 |
125 |
以春申湖片区为重点推进城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打造城市生态修复示范区、资源型城区转型样板区。 |
市发改委 市建发集团 市自规局 |
春申湖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整体工程完成80%;西部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二期项目提升设计方案通过市规委会审查,正在完善方案并进行初设,三期、四期规划设计方案正在编制。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淮南模式”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优秀典型案例。 |
126 |
统筹解决“难安置”“办证难”问题。 |
市自规局 |
全市35个“难安置”项目已全部完成治理;解决35个工业企业项目、4个商业办公项目、7个住宅项目(3551套)历史遗留“办证难”问题。 |
127 |
推进龙王沟等3条城市水系综合整治,改造更新城市排水管网21公里。 |
市住建局 田家庵 区政府 |
完成老龙王沟、洞化截洪沟排查整治,对东苑菜市场段、淮河农贸市场段、东苑西区段、政法小区段箱涵进行清淤和破损设施修复,完成夏郢立交桥改造;完成学院路雨洪分流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 |
128 |
建成龙湖公园游乐园、天一菜市场、上郑菜市场等项目。 |
市住建局 市商务局 田家庵 区政府 |
龙湖公园游乐园已建成并投入运营;上郑菜市场正式对外营业;天一菜市场待房地产项目完成后交付,预计2024年6月份竣工。 |
129 |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 |
市住建局 |
完成龙湖路、洞山路、朝阳路等维修机动车行道1万平方米、人行道3.2万平方米;更换、维修检查井盖、雨水篦子500余套;完成城区供水、燃气、雨水、污水管网改造317.5公里;市政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全面完工。 |
130 |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新建口袋公园、街头游园15个。 |
市住建局 |
已建成文明村、惠利游园、前锋游园、百花园等15个游园。 |
131 |
打造一批“席地而坐”的城市客厅。 |
市文明办 市城管局 市住建局 市文旅局 |
制定了“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创建实施方案、作业标准要求、考核评价办法,印发了《关于强化“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创建点位深度保洁的通知》,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8个。 |
132 |
完成城建投资350亿元以上。 |
市住建局 |
全年全市完成城建投资350亿元。 |
133 |
开工建设和风西路等12条市政道路。 |
市住建局 |
已开工建设学院路下穿、和风西路等12条市政道路。 |
134 |
加快中兴路下穿工程进度,开工建设学院路下穿工程、东支一路,启动淮河大道北延跨淮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 |
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 中心 市住建局 市林业局 市交通 运输局 市交控集团 市自规局 |
中兴路下穿工程已完成全部5个箱体顶进、泵房、U型槽施工,正在实施挡土墙、市政道路及附属工程;学院路下穿工程已建成通车;正在完善东支一路工程规划设计调整方案;淮南淮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压矿、航评等专题已完成,洪评、环保、水保、水文站影响评价等专题有序推进。
|
135 |
加大淮河岸线整治力度,打通淮河城市圈堤道路。 |
市水利局 |
淮南市城市防洪圈堤达标建设工程(老应段K0+000~K1+963.9段)、淮河干堤黑李下段堤防修复工程、石姚段水源地基础设施及防汛道路建设工程已全部实施完成,城市圈堤堤顶防汛道路实现贯通。 |
136 |
建成山南水厂,推动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全覆盖。 |
高新区 管委会 市住建局 |
已完成水厂厂区建设和设备安装工作,源水管网已铺设5.8公里,取水头部工程正在建设中。 |
137 |
完成110千伏舜南输变电等工程建设,不断提升供电可靠性。 |
淮南供 电公司 |
110千伏舜南输变电工程、舜南35千伏配套已启动投运。 |
138 |
启动智慧燃气项目建设,实现老旧燃气管网应改尽改。 |
市住建局 |
市智慧燃气项目(一期)系统已投入使用。全年完成老旧市政燃气管网和小区内部庭院管网、立管改造255公里,实现老旧燃气管网应改尽改。 |
139 |
坚持精细化精致化管理,加快“城市大脑”项目建设运营,持续开展城市体检。 |
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市住建局 市城管局 |
“城市大脑”项目主体功能已建成试运行,汇聚了65个部门19个业务2209个数据资源、9125项资源目录、数据46.87亿条;申请调用国家接口287个、省级接口资源1189个;“城市大脑”已为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市司法局等单位提供75类数据接口服务,为应急、消防、城管等部门提供视频共享和AI支撑,为公安情指行平台、城市生命线平台、天地图平台等提供地图服务。 |
140 |
谋划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
市住建局 |
按照安徽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建设指南(试行)要求,组织清华合肥院调研组赴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政园林建设处、消防救援支队、淮南中燃等权属部门单位深入调研,已完成初步设计、项目备案和单一来源采购论证等工作,正在开展项目招标。 |
141 |
以沿街外立面、架空线缆等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打造一批示范道路、示范街区。 |
市经信局 市住建局 市城管局 |
完成铁路新村、舜耕园小区、华声苑和大通区民国小镇等8个新实施多网合一的工程类项目;对电厂路、水厂路部分路段两侧门面房屋外墙粉刷,清洗商铺门头招牌,商铺卷闸门喷漆;深入开展“净城”行动、建筑外立面、城市家具、非机动车停放、户外广告等专项整治,解决各类问题7万个。 |
142 |
科学统筹道路管网建设维修等市政工程,着力解决道路反复开挖问题。 |
市住建局 市城管局 |
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道路开挖管理的通知》,制定了《淮南市市政园林行政审批事项全过程监管办法》,开展“马路拉链”专项整治,统筹道路施工计划,涉及横切道路主路面的占破道审批件数量减少84%,查处违规挖掘道路案件16件。 |
143 |
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持续提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 |
市住建局 |
指导街道、社区组建业主委员会,业委会组建比例达94.34%;开展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规范化考评,依法依规清退7个住宅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开展2022年度市级示范(优秀)住宅小区评选工作,评选出30个市级示范小区;开展八整治、八提升工作,排查梳理问题8069件,已整改8005件,整改率99.2%。 |
144 |
加强垃圾分类终端处置项目建设,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
市城管局 |
做优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试点,打造市、区试点小区成熟样板48个,在全市850个居民小区建设垃圾分类投放设施1650处,在住建部开展的全国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季度考核评估中,我市排名进入“成绩较好”档次。 |
145 |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勠力同心、全力以赴,确保创建成功。 |
市文明办 |
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调度,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环境卫生整治、架空电缆整治、公共秩序管理等难点工作,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测评组第二轮测评,测评得分96.47分,位居全国第17名。 |
146 |
完成战国楚王陵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启动遗址公园建设。 |
市文旅局 |
编制了《武王墩保护管理规划》《武王墩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启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完成武王墩展示利用设施立项和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工作站建设。 |
147 |
完成江淮运河(淮南段)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加快江淮运河百里画廊建设。 |
市文旅局 |
《江淮运河(淮南段)保护利用发展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完成寿县百里画廊概念性规划起草,明确了风景廊道的主线走向,构建“主线+支线”风景廊道体系。 |
148 |
谋划大八公山保护开发,提升八公山风景区、寿州古城保护利用水平。 |
市文旅局 |
《八公山风景名胜区卧龙湖组团详细规划》已通过资规局业务会审查,淮南子文化馆已完成主体建筑建设。寿县编制了《淮南二十四节气主题馆总体规划设计方案》,项目前期设计及招标工作已完成,施工单位已进场;八公山区实施八公山景区提升项目,建成奇幻森林、史前石林2处景点,串联石林—汉淮南王宫—孙家花园夜游线路,加快青琅玕馆、淮南子文化馆等文化游、研学游载体建设。 |
149 |
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建成非遗文化街区,开展非遗展演和“非遗购物节”活动。 |
市文旅局 |
建成淮南1952文化街区,淮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馆。举办文化惠民春节非遗专场展演、“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淮南、蚌埠、阜阳三市非遗汇演、淮南市“非遗购物节”、淮南市“非遗进校园”等活动。 |
150 |
挖掘山水资源、文化资源,开展旅游推介,推动优质文创产品和旅游产品开发,提高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 |
市文旅局 |
开展“引客入淮”宣传推介活动,全年共组织开展淮南文旅合肥、郑州、哈尔滨、长春、沈阳、宁波、上海等地市及越南、泰国等国家10场推介会,宣传旅游景区、推介精品线路。加强与合肥都市圈联动,举办淮南文旅合肥推介会、淮南文旅合肥嘉年华活动,签订了《淮南、合肥两市2023年游客“互送互游”战略合作协议》,开通了合肥至寿县的公交旅游专线;联合皖北六市举办了“安徽人游安徽·传奇皖北”文旅宣传推广活动。 |
151 |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粮食安全两条底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
市乡村 振兴局 市农业 农村局 |
一是构建风险管控体系,落实村级排查研判、镇级评估审定、县级动态调整的“三级联动”风险管控解除办法,建立了村、镇、县三级风险解除快速响应工作机制,整合民政、医保等多家部门数据,畅通数据交换渠道。二是开展走访排查,全市共建立10729个网格,组织乡村基层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帮扶联系人和网格员组织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三是推动精准帮扶,全市3万余名帮扶联系人,对63184户脱贫户、6386户监测户开展精准帮扶,帮扶措施落实率100%,有效解决了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的实际困难,全市未发生返贫致贫情况。 |
152 |
粮食播种面积79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310万吨以上,确保大豆、油菜种植面积只增不减。 |
市农业 农村局 |
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95.68万亩,比省下达792万亩目标增长0.46%;粮食总产量322.44万吨,比省下达317.7万吨粮食生产目标增长1.5%。大豆播种面积32.12万亩,比目标32.01万亩任务增加0.34%,总产量3.23万吨,增长0.94%;油料播种面积27.12万亩,总产量4.46万吨,增长23.51%。 |
153 |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开展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24万亩,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2万亩、补充耕地1万亩。 |
市自规局 市农业 农村局 |
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4万亩(新建16万亩,改造提升8万亩)主体工程全部完工;立项增减挂钩项目16173亩,立项比例80.87%;全市竣工补充耕地项目10495亩,完成补充耕地任务。 |
154 |
全面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 |
市农业 农村局 |
完成方案上报、专班组建工作,落实普查工作经费2223.79万元,累计培训人数191人次。完成3202个表层样调查采样任务、23个剖面样调查采样任务,已送制备中心3089个制备样品,已制备样品数量2252个,已送检测样品数1591个,已检测样品数量300个,完成年度土壤普查工作任务。 |
155 |
深化与省农垦集团战略合作。 |
市农业 农村局 市经开区 管委会 寿县政府 凤台县政府 |
市政府与省农垦集团2023年11月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市经开区深化与淮南农场合作,签署了垦地合作利益共享协议,省农垦集团支持经开医药化工园区内拟供科大、森鸿、中试基地等7宗工业项目,总面积约537亩,已全部出让完成;凤台县与省农垦集团建立托管合作关系,托管10个乡镇26个村耕地面积19890亩;寿县与寿西湖农场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已全面完成,落实小麦品种布局31500亩。 |
156 |
做实做强淮粮集团,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提高粮食仓储管理水平。 |
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淮粮集团正式成立,已完成粮食一库、二库、三库、四库、西山粮库5家企业资产整合重组及改制工作。实施绿色智慧仓储设施提升工程,首批政府专项债6000万资金已到位,罗山粮食储备库基本完成库区铁路线以南6栋高大平房仓主体建设工作。积极推进粮食仓储设施项目建设,寿县粮食仓储设施五期项目、凤台县粮食产业园粮食仓储设施项目已开工建设,寿县粮食仓储设施六期项目规划许可证、土地证和环评手续已办理。 |
157 |
推动农业生产“大托管”提质增效扩面,实施“小田变大田”20万亩,开展200个整村托管试点,全程托管300万亩以上。 |
市农业 农村局 |
推动农业生产“大托管”提质增效扩面,全市665个村、17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生产“大托管”,全程托管面积达290万亩以上。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实施“小田变大田”全覆盖,全市实施“小田变大田”面积22.551万亩。 |
158 |
推进“两强一增”行动,更好发挥农业科研机构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立科技特派员评价激励机制,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
市农业 农村局 市科技局 |
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激励措施》,全年完成65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及“三变”改革、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代缴水费、代缴农业保险、高龄补助)4469.46万,全市827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共6.98亿元,增长78%。 |
159 |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聚焦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腐等特色产业,量身定制政策措施,强化资源整合、文化植入、品牌推广,推进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
市农业 农村局 |
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工作专班,编制了高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牛肉汤产业发展规划,组建规模超10亿元的淮南高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特色产业发展。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高端绿色产业发展,我市入选两个优势特色集群(皖北大豆和沿淮糯稻),一个农业产业强镇(八公山镇),争取了1.04亿元中央资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预制菜争霸赛安徽分赛区活动在我市圆满举办,举办了淮南市高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大会,会上签约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项目53个,总签约额223.82亿元。 |
160 |
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引导工商资本发展乡村产业,新增家庭农场200家,新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6个。 |
市农业 农村局 |
制定了《关于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2022—2023年)》,市级层面设立1200万元/年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惠及244家企业和生产经营主体。 我市登记备案的家庭农场共3682家,较去年增加302家;全市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5018家,较去年增加138家;累计通过认定的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共计17家。 |
161 |
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
市农业 农村局 |
全年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3.8%,位居全省第13位。 |
162 |
打响“淮畔粮品”“淮畔良品”区域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55个。 |
市农业 农村局 |
成立淮畔良品品牌,签约合作企业30家,培育和孵化了“淮畔良品”系列大米、牛肉汤、酸辣粉、顾桥陈醋、香醋、手工面条、金丝皇菊等产品,产值达820万元。全年新获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100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81.8%。 |
163 |
支持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 |
市农业 农村局 市乡村 振兴局 |
大力支持少数民族聚居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全市4个少数民族聚居乡镇共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指导凤台县围绕李冲回族乡谋划肉牛养殖屠宰冷链运输全产业链项目。 |
164 |
深化农村改革,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三变”改革村占比分别提高到16%、83%。 |
市农业 农村局 |
全年全市50万以上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达到44.37%;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开展“三变”改革的村达770个,占改革村总数的85%。 |
165 |
抓好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
市自规局 |
全市63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全部启动,31个已形成成果,521个村庄规划已全部形成初步成果。 |
166 |
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
市农业 农村局 |
制定了《中共淮南市委、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实施意见》,全年召开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4次。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市27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5449户,完成年度计划的115.5%;8个精品示范村开工建设,寿县、凤台县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294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由33.78%提升至37.32%;完成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投资22802万元,14.25万农村人口实现地下水源替换;完成淮河以南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完成工程投资6451万元,提升农村供水人口6.76万人。 |
167 |
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建设数字乡村。 |
市农业 农村局 |
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数商兴农”等工程,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全年全市农村产品网销额23亿元,增长73%。安徽永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认定为安徽省2023年数字农业工厂,新增数字农业农村应用场景67个。 |
168 |
实施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建设行动,新增库容1万立方米。 |
市农业 农村局 |
全年使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200万元,建设设施43个,新增库容2.1万立方米。 |
169 |
加快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建设,健全运行管护机制。 |
市农业 农村局 |
推进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建设,完成农田灌溉机井改造387眼、新建784眼,灌溉站改造223座、新建209座,塘坝改造1514座、新建58座,清淤改造渠系1550千米,渠系建筑物维修1023座、新建3620座,清淤改造中小排水沟770千米。 |
170 |
开工建设淮河峡涡段治理项目、瓦埠湖排涝站等重大水利工程。 |
市水利局 |
淮干峡涡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可研报告已报送至水利部水规总院,工程地灾评估、文物资源评估、社稳评估等3项前置专题已完成;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已经水利部水规总院会同省发改委审查,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已经交通运输部初审,压覆矿产资源储量调查评估报告已经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专题评价报告已经农业农村部初审,环评已进行第二轮公示,土地预审等其他前置专题编报工作正在推进中。 瓦埠湖排涝站可研报告审查意见已报省发改委,社稳评估、移民安置专题已完成,节能评估已审查,自然保护地专题已报省林业厅,土地预审、环评等其它专题正在推进中。 |
171 |
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完成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任务。 |
市水利局 |
我市2023年淮河以南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涉及寿县、田家庵区、大通区3处工程,已全部建设完成;2023年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涉及凤台县、潘集区、毛集实验区续建4处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 |
172 |
加快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四好农村路”520公里。 |
市交通 运输局 |
全年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565公里,完工率108%。 |
173 |
完成7353户改厕任务。 |
市农业 农村局 |
全年完成农村改厕15449户。 |
174 |
完成3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 |
市生态 环境局 |
全年完成3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 |
175 |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 |
市住建局 |
全年清运农村生活垃圾31.02万吨,无害化处理31.02万吨(全部用于焚烧发电)。 |
176 |
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27个。 |
市农业 农村局 |
27个省级中心村全部建设完成并通过省农业农村厅验收。 |
177 |
确保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 |
市住建局 |
省2023年下达我市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23户(其中:寿县178户、谢家集区2户、潘集区26户、毛集实验区17户),全年改造农村危房480户,全部通过竣工验收,拨付补助资金628.2元。 |
178 |
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持续开展“一点三线”环境卫生集中整治。 |
市农业 农村局 |
制定了《淮南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每季度对所有乡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考核。全年全市清运农村生活垃圾31.02万吨、无害化处理31.02万吨;清理乱搭乱建1.5万余处、无功能建筑6010个,整治农村河塘沟渠6300处。 |
179 |
切实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
市农业 农村局 市文明办 |
推进乡村治理积分制和清单制工作,全市共开展积分制县区共6个覆盖乡镇55个、村540个、6.84万人;开展清单制县区8个,覆盖71个乡镇、906个村、11.32万人。扩大文明村镇覆盖面,命名表彰第十届淮南市文明乡镇55个、第九届淮南市文明村290个,推荐寿县保义镇等32个村镇参评第六届安徽省文明村镇。 |
180 |
持续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
市生态 环境局 |
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28项问题,除2个全省共性问题需要长期坚持外,全部完成整改;交办的401件信访件全部完成整改。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15个,已经完成整改13个,2个全省共性问题正在有序推进;交办的285件信访件,已完成销号282件,3件整改已经逾期;“绿盾2019”反馈232个问题,完成整改230个,2个问题正在推进整改。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2019年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51个问题、423件信访件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2022年第三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53个问题,完成整改41个(包括立行立改、长期坚持7个),其余正在按照整改方案有序推进;交办的360件信访件,已完成整改验收359件,1件正在推进整改;长江(安徽)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馈问题20个,完成整改销号20个。 |
181 |
聚焦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巩固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态势。 |
市生态 环境局 |
制定了《淮南市涉VOCs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技术指南》,对全市16个涉VOCs行业实施差异化管控,完成申报评估186家,完成23家企业单一低效治理工艺升级改造,6家企业原辅材料替代。加强道路保洁,出动洗扫车8万余台次,洒水车近7万台次,高压冲洗车近2万台次,喷雾车4千台次。推进清洁运输,新增使用新能源公交车762辆、出租车445辆,占比分别达到100%、93.1%。 |
182 |
推深做实河(湖)长制,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 |
市水利局 |
强化河湖管理,完成水普以外河湖划界5条,水利部河湖遥感图斑复核问题6处已全部完成整改;持续深化打击非法采砂整治行动,全年全市共开展日常巡查3213次,开展专项打击行动168次,出动执法人员16997人次、执法船只1338艘次、执法车次3539次;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工作,暗访发现各类问题13处,已全部整改完成;印发了淮南市总河长令—《淮南市2023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要点》《淮南市引江济淮工程输水干线“清水北送”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淮南市2023年河湖管理工作要点》,省级验收通过淮南市高新区人民公园(姚皋湖)、毛集实验区颍凤公路河省级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建设完成2023年度省级幸福河湖(茨淮新河凤台段、茨淮新河潘集段、寿县九连塘、淮河石姚湾段、谢家集区春申湖、高塘湖大通片区)建设工作;印发了《关于做好河湖健康评价、建立河湖健康档案工作的通知》,对全市设立县级河湖长的河湖以及纳入第一次水普名录、安徽省湖泊保护名录的河湖实施健康评价全、建立健康档案,动态掌握河湖健康状况,科学制定治理措施,有序推动河湖问题解决。 |
183 |
加大入河排污口治理力度,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确保国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
市生态 环境局 市住建局 |
全市8个国考、11个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水体优良率分别为87.5%、100%;全市5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工作序时推进。 |
184 |
加强土壤污染风险防控。 |
市生态 环境局 |
制定了《淮南市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细则》,更新并公布了2023年度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对33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开展隐患排查"回头看",加强受污染耕地监管。 |
185 |
压实企业和属地政府共同责任,高标准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面积1.1万亩,搬迁安置群众6000人,着力打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淮南样板。 |
市发改委 市自规局 |
全年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面积26609亩,搬迁安置群众8500人。 |
186 |
深化林长制改革,实施森林质量提升行动、国省县乡干道绿化提升行动,持续推进淮河、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建设。 |
市林业局 市交通 运输局 |
制定了《淮南市林长巡林工作制度(试行)》,开展“林长能力提升年”活动,完成淮河、江淮运河生态廊道人工造林1890.5亩、森林质量提升26074亩,新增公路绿化里程1782公里,完成全市国省干线现状道路、农村公路现状道路补植任务。 |
187 |
完成人工造林1万亩、农田林网建设276公里。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30个。 |
市林业局 |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1276亩,任务完成率112.8%;完成农田林网建设282公里,任务完成率102%。稳步推进1个省级森林城镇、30个森林村庄创建工作,自查成果已上报省林业局。 |
188 |
争创全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 |
市林业局 |
正在开展2024年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前期准备工作。 |
189 |
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修复工程。 |
市自规局 市生态 环境局 市林业局 |
定期对全市生态修复攻坚行动推进情况进行调度,全年18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全部完成,完成治理面积131.37公顷。 |
190 |
理顺舜耕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体制。 |
市林业局 |
2023年12月28日,安徽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关于批准〈淮南市舜耕山风景区管理条例〉的决议》,《淮南市舜耕山风景区管理条例》于2024年2月1日起施行。 |
191 |
完成八公山等6个自然保护地规划修编工作。 |
市林业局 |
完成卧龙山、茅仙洞省级森林公园、上窑、舜耕山国家森林公园、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凤凰湖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已报省林业局审批;完成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编制,拟上报省林业局审核。 |
192 |
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
市发改委 |
制定了《淮南市“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印发了《关于印发扎实做好2023年度能耗强度控制工作的通知》,分解下达年度能源消耗“双控”目标,建立能耗月报工作制度,加强万吨以上重点用能企业管理,实施11家重点非电用能企业“一企一策”节能减煤降碳诊断。 |
193 |
开展能源、工业等领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行动。推动省级以上园区全面实施循环化改造。 |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
制定了《淮南市2023年工业领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印发了《关于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实施工业领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行动,各省级以上园区编制了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正在按照方案稳步推进改造工作。 |
194 |
加快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园建设。 |
市经信局 市发改委 |
持续做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园建设,2个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资源综合利用资金支持2880万元,3个项目获得省级大宗固废资金支持380万元。全年产业园建成投项目产9个,在建项目6个,拟建项目4个,谋划项目5个,总投资25亿元。 |
195 |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 |
市住建局 |
全年全市绿色建筑开工面积438.6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07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开工面积330.65万平方米、开工比例37.75%,竣工面积147.11万平方米、竣工比例18.35%。 |
196 |
积极构建清洁运输体系,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
市经信局 市发改委 市交通 运输局 |
制定了《淮南市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行动方案》《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方案》,全年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4499个,新增新能源网约车121台,投用新能源出租汽车883台。 |
197 |
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
市发改委 |
制定了《淮南市居民生活绿色低碳行动方案》,组织开展淮南市节能宣传周、首届8.15全国生态日活动,市生活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入选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荣获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民活动城市二等奖。 |
198 |
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加强政策解读、舆论引导和科普宣传,加快推进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全方位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抓好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治工作,有效满足群众就医用药和生活需求。 |
市疫防办 市卫健委 |
一是全市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发热门诊继续落实7x24小时开诊要求,正常工作时间开诊,非工作时间由急诊接诊发热病人。 二是加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宣传引导。三是全年60-79岁人群全程接种率为98.80%,加强免疫率为79.73%,80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接种率为85.78%,全程接种率为98.38%,加强免疫率为53.61%。 四是淮南市传染病医院设置救治床位70张、重症救治床位7张;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设置救治床位1000张、重症救治床位100张。五是满足群众就医用药和生活需求,结合目前新冠流行趋势,全市医疗机构常规新冠药物储备可满足新冠病毒感染保障用药。 |
199 |
深化平安淮南建设,推进扫黑除恶、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常态化,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
市公安局 |
深化平安淮南建设,推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城市创建,做好公安检查站、智慧巡防体系、智慧社区、重点行业管理、智慧内保、公交安保、网络安全保护、重点人员管理、枪爆危险物品管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十项重点工作,全年全市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传统侵财案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警信访均同比下降,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破案率保持100%,侦办涉黑恶有组织犯罪案件13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54人,成功破获“谢利华、钟庆兰等人涉嫌养老诈骗案”。 |
200 |
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开展“三个狠抓”专项行动,系统推进厂房仓库、大型综合体、城乡自建房等消防安全整治。 |
市应急 管理局 市消防救援支队 |
围绕煤矿、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抽查企业23043家次,帮扶指导重点企业3107家次,发现重大事故隐患360处,责令停产整顿企业75家,曝光、约谈、联合惩戒企业247家,行政处罚599.03万元。持续推进有限空间、动火作业、醇基燃料、摄影场所、群租房、自建房等安全专项整治。全市未发生较大事故,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处于全省较低水平。 |
201 |
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
市公安局 |
全年召开六次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定《全市农村地区电动三四轮车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任务分解表(40条)》,将各县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纳入各县区平安建设考核,每季度对各县区交通安全形势进行风险评估,对风险突出的县区进行挂牌督办,开展农村地区三四轮电动车专项攻坚行动和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连续23个月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
202 |
强化食品药品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
市市场 监管局 |
全市检查食品生产经营者53998户次,发现并处置风险问题36156个,全市未发生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印发了《关于落实药品安全党政同责的实施意见》,召开市食药安委会议3次,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对全市9家疾控机构170家疫苗接种单位开展全覆盖检查。贯彻落实《淮南市电梯案例管理条例》,开展2023特种设备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开展市场监管领域燃气专项整治。 |
203 |
加强应急队伍、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应对突发事件、极端天气等应急联动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 |
市应急 管理局 |
一是开展应急物资储备调查,市县级救灾物资总量6.21万件,能满足6000人安置需求。二是制定了《淮南市市级生活救灾物资储备管理暂行办法》。三是制定了2023年度市级救灾物资购置计划。四是完善应对突发事件、极端天气等应急联动机制,通过云平台向全市各级党政、政府部门、重点行业企业、应急救援队伍等重点单位负责人群发预警短信46次21万余条,提示防范工作重点。 |
204 |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信访“四加”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解民忧清积案助基层”信访帮扶工作。 |
市信访局 |
全年市党政领导接访84次248批638人次,其中市主要领导接访9次43批74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28件;市党政主要领导阅批来信805件次,办结率100%,满意率93.41%。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实地走访信访群众13次,走访群众35户,其中市主要领导走访群众14户, 坚持系统治理,推进历史积案化解。中央信联办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分三批交办积案738件,已全部化解。 |
205 |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全面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 |
市人防办 |
2023年9月28日,张志强市长出席淮南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全面完成年度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任务,成立联合办公室,出台“三定”规定和市国动委、联合办运行机制等,邀请军分区领导作专题辅导报告,组织4次全系统业务培训。 |
206 |
加强人民防空工作。 |
市人防办 |
完成人民防空基础数据摸底调查统计上报和人民防空、国防交通、新质新域及其他专业的国防动员专业保障队伍编建整组工作,建成上窑国防动员训练基地等项目,编制了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救援方案和规划,按时完成重要经济目标分级分类普查登记确认工作,指导重要目标单位扎实开展防护建设工作,圆满完成年度任务。 |
207 |
强化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促进军民军地融合发展,全力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一是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同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相结合,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加大新闻宣传力度,获评全省“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各1名。二是完成年度安置任务,开设“定向就业订单班”,开展“精准培训”。举办专场、跨省招聘会,提供创业金融服务,工作居全省第一方阵。三是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退役“一件事”线上线下联办,完成“安徽老兵”APP试点工作。四是为随军家属事业单位招聘、子女升学加分、在淮就医等提供更优质服务,开展“情系边海防”、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系列活动。建设双拥主题广场、文化园、宣教基地,为500多家双拥门店授牌。 |
208 |
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 |
市人社局 |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制定“千企进校园、万岗进万家”等政策措施,推进“三公里”就业圈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创建充分就业社区146个;落实减负稳岗扩就业各项措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9万人。 |
209 |
搭建常态化就业供需平台,培育提升一批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的零工市场。 |
市人社局 |
搭建常态化就业供需平台,共举办线下招聘会1599场,服务企业21901家,达成就业意向10831人;通过安徽公共招聘网举办线上招聘会853场,服务企业4334家次,提供岗位5.1万余个。在大通区建设“零工驿站”,开展招聘会31场,提供岗位6000余个,求职人员进场2500余人,发放企业招聘信息宣传单页、就业政策、法律法规等各类宣传单页3000余份,求职意向登记180余人。 |
210 |
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4.5万人次,发放创业贴息贷款3.5亿元以上,开发各类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 |
市人社局 |
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5.77万人次,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090万元;加强就业岗位供给,提供岗位5.1万余个。 |
211 |
推动青年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紧密对接。 |
市人社局 市教体局 |
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招才引智高校行”等就业服务活动115余场次,提供岗位1.1万余个。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等11所高校开展政策性宣传和人才引进,举办校园对接招聘活动22场,组织670家重点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促进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实现线上线下对接;举办线上高校招聘会74场,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 |
212 |
持续加强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支持和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
市人社局 |
以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为服务重点,持续加强就业帮扶,切实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全年帮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6369人,就业帮扶率达100%;全市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951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39.85%;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19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1.89%,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
213 |
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工程。 |
市发改委 市人社局 市农业 农村局 |
最低工资标准由1500元提升至1930元,同比增长28.67%,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分别提高到784元、755元,增幅分别达到8.1%、6.6%。 |
214 |
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市人社局 |
全年全市办结“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案件线索1875起,办结率达98%,共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24起,帮助1548名农民工清欠工资3296万余元,未发生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极端事件或重大负面舆情。 |
215 |
持续巩固提升“双减”成果。 |
市教体局 |
232所应开展课后服务学校已全部开展课后服务,课后服务时间100%达标。截至目前,全市参加课后服务学生数218082人,学生参与率93.01%;参加课后服务教师12591人,教师参与率85.81%。 |
216 |
新改扩建学校190所。 |
市教体局 |
190所学校新改扩建任务已超额完成。 |
217 |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
市卫健委 |
制定了《淮南市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2023年重点工作方案》,寿县挂牌成立寿县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寿县中医院医疗集团,寿县人民医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获评省级示范点;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潘集分院揭牌成立,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市中医院合作共建,获批“十四五”省级特色(优势)专科3个。 |
218 |
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规范民营医院发展。 |
市卫健委 |
组织召开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积极申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上报市级、县级公立医院各1家。 将民营医院纳入全市统一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民营医院同质化管理和评价标准。 |
219 |
打造名医、名科、名院,引入上海、合肥等地优势医疗资源开展合作办医,争创国家、省区域医疗中心。 |
市卫健委 |
积极与上海、合肥等地区优势医疗资源开展合作,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职业病防治院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淮南市妇幼保健院与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成立长三角地市级妇幼超声联盟;市中医院与江苏省中医院合作建立脾胃专科联盟,凤台县人民医院与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寿县人民医院签约加盟上海瑞金医院“专科医联体”。 |
220 |
深化国家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全民参保攻坚行动。 |
市医保局 |
一是深化国家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2022年度DIP清算和2021年度再清算,我市被评为全省支付方式改革示范城市,国家医保研究院将我市作为国家医保研究院改革联系点。二是推进全民参保攻坚行动,淮南市居民医保参保共计255.43万人,完成任务数95%以上。 |
221 |
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保障三重保障制度。 |
市医保局 |
严格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明确救助对象统一享受公平普惠的基本医保待遇,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 248552.40 万元,基本医保基金累计支付金额182308.31万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73.35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以上合规费用51623.07 万元,大病保险基金累计支付金34825.45万元,合规费用报销比例 67.46%。 |
222 |
组织实施《淮南市爱国卫生条例》,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
市卫健委 |
积极实施《淮南市爱国卫生条例》,组织开展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第36个“世界无烟日”活动、“爱卫新征程 健康中国行活动、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和第14个爱国卫生法治宣传月活动。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制定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督查方案,完成线上资料申报,目前正做好全国爱卫办组织国家创卫专家来淮开展暗访评估和现场技术评估工作。 |
223 |
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 |
市科协 |
组织召开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全年新增科普中国注册量20777人,新增科普中国资源传播量25029951次,月活量54834人,分别位居全省第6、第5和第8位;新增省级科普示范单位32家,我市共66家省级科普示范单位,凤台县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理工大学的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的煤炭工业文化科普教育基地被命名为“2022-2026年煤炭行业科普教育基地”。 |
224 |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 |
市文旅局 市文明办 |
组织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全民国防教育、移风易俗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全市完成送戏进万村演出947场次,完成率113.8%,各级文化馆站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活动4821场,服务264.8万人次。 |
225 |
加大文化名镇保护力度。 |
市文旅局 |
编制了《寿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推进寿县正阳关镇古镇旅游开发建设,完成5处文物保护单位(古民居)保护维修工程中期检查,寿县寿春镇关帝庙院落环境整治工程竣工并完成验收。 |
226 |
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加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供养,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 |
市民政局 |
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784元、755元,增幅分别为8.1%、6.6%;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补助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年13800元、11778元,全市失能半失能城乡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分别为79.9%、65%,为5506人次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1266万元,全年累计为145万人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发放保障金8.1亿元。 |
227 |
开工建设市精神卫生社会福利中心,创新社会福利保障区运营模式。 |
市民政局 |
市精神卫生社会福利中心主体结构封顶,比计划工期提前9个月完工。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养治康教安”和救助机构的服务管理能力,全院养育儿童104人。 |
228 |
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
市人社局 |
印发了《关于提高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市级基础养老金标准的通知》,市级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5元。 |
229 |
提高“一老一小”服务水平,启动失能老年人帮扶行动,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2000户,新增公办和普惠性托位5500个,确保老有颐养、幼有善育。 |
市教体局 市民政局 |
全年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4360个、完成率133.95%,新增托位6672个、完成率121.31%;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619户,完成率100%。 |
230 |
开展徽菜师傅培训1300人次以上,培训家政服务人员2.7万人次。 |
市人社局 市商务局 |
全年开展徽菜师傅技能培训231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80%; 培训家政人员29753人次,新增家政服务人员6554人,提前超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
231 |
建设市级口腔医院。 |
市卫健委 |
2023年12月13日,市委编办已批复成立淮南市口腔医院。 |
232 |
新增停车泊位2万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000个。 |
市住建局 |
全年新增城市停车泊位43619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5312个),;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239个。 |
233 |
建成体育公园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健身步道34公里。 |
市教体局 |
建成八仙阁体育公园1个、大通全民健身中心1个、健身步道34公里。 |
234 |
整治提升城乡菜市场59个。 |
市商务局 |
完成城区菜市场18个、乡镇菜市场41个的整治和改造任务。 |
235 |
切实提高老年食堂、老年学校(学习点)建设运营管理水平。 |
市民政局 市教体局 |
制定了《老年助餐行动2023年实施方案》,市级统筹安排各级财政资金1100余万元,用于发放老年食堂(助餐点)建设补助、运营补贴、老年人就餐补贴,完成171个老年食堂(助餐点)建设任务。持续推进老有所学扩面提质,全市共建成老年学校988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68.89%。 |
236 |
统筹国土空间开发,强化规划对发展的战略引领和管控约束。 |
市自规局 |
强化规划战略引领和管控约束,在编制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坚持底线思维,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优先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持续推进中心城区地块详细编制,完成66个详细规划的审查、报批。 |
237 |
统筹有限资源,在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上优先向重大项目和民生领域倾斜。 |
市发改委 市自规局 市财政局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立要素保障专班,制定了《淮南市批而未供、闲置用地、工业低效用地全域整治工作方案》,保障了潘集电厂二期、平圩电厂四期、合肥至新桥机场S1线、九里保庄圩、合周高速连接线等一系列重点项目用地获批,批准各类建设用地26184亩。市发改委每周对重大项目土地要素进行调度,每季度召开重大项目融资需求对接会,保障重大项目融资需求。市财政局建立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在保障必需的基础上,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 |
238 |
统筹新能源发展资源,科学配置建设指标,加大项目整合力度,科学布局上下游配套产业,切实将新能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
市发改委 |
编制了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加快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建设,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316.5万千瓦、增长57.1%,占全市总装机规模比重提高到17%以上。 |
239 |
统筹市辖区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多头建设、重复建设、闲置浪费。 |
市发改委 |
全年争取社会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9个、争取资金1.34亿元。 |
240 |
统筹在淮高校、科研院所、央企省企资源,健全紧密对接交流机制,深化市校企共融发展,构建发展命运共同体。 |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市教体局 |
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央企省企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创建省级创新平台,成功获批1个新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通过验收认定,6家省工程研究中心优化整合,我市入选安徽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被推荐申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
241 |
坚持以土地资源配置改革为抓手,联动推进“标准地”改革提升、“亩均论英雄”改革突破、闲置低效用地清理攻坚。 |
市经信局 市自规局 |
制定了《2023年全市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意见》,修订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完成全市2022年度规上工业企业评价评级工作,全市参评规上工业企业736户,亩均税收8.39万元/亩、增长35.9%;亩均营业收入223.74万元/亩、增长17.5%。全市供应“标准地”145宗、8616亩。 |
242 |
出台差异化的财政奖补、科技创新、政府采购、用能排污、土地使用税、金融支持等配套政策,让优质资源更好更快地配置到好企业、好项目上。
|
市财政局 市科技局 市发改委 市生态 环境局 市税务局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市自规局 |
市财政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促进“政采贷”融资的意见》,采用财政贴息的方式,鼓励引导采购人、代理机构、供应商开展“政采贷”业务。市科技局兑现科技创新奖补资金1320.4万元。市发改委印发了《关于扎实做好2023年度能耗强度控制工作的通知》,加强对“两高”重点行业指导帮扶。市生态环境局做好环评审批服务和排放管理工作。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制定了《淮南市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梳理46项金融产品清单和45项政府服务清单,及时推送给制造业企业和银行机构。市自规局印发了《建立重点项目用地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机制的通知》,从预审和规划选址、统筹用地指标、加快用地报批、优化土地供应、不动产登记等方面落实项目要素保障。 |
243 |
实施批而未供、闲置用地、低效用地全域治理,出台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实施意见和低效用地整治攻坚行动方案,坚持“一地一策”,盘活利用闲置土地1570亩、低效工业用地2000亩以上、闲置厂房20万平方米。 |
市自规局 市经信局 |
制定了《淮南市低效工业用地和闲置工业厂房整治攻坚行动方案》《批而未供、闲置、工业低效用地全域治理工作方案》,全年盘活低效工业用地2233.73亩、闲置工业厂房31.7万平方米,处置闲置土地5009亩。 |
244 |
制定实施财政解困三年行动方案。 |
市财政局 |
制定了《淮南市财政绩效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各级财政部门按照方案要求,抓好财政绩效提升工作,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 |
245 |
理顺市区两级财政责任,压实区级财政“三保”兜底责任,建立重大项目前期经费保障、土地报批周转金、重点产业项目扶持等机制。 |
市财政局 市发改委 市自规局 |
市财政局联合市自规局制定《淮南市市级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土地报批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拨付高新区、经开区工业项目土地报批费用约2768万元。市发改委牵头起草《淮南市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已征求了相关单位意见。 |
246 |
重视培植税源,依法加强征管,开展税源信息共享和税费协同共治试点工作。 |
市税务局 市财政局 |
市财政局联合市税务局建立健全税源信息共享机制,落实收费基金目录清单制度,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动态管理非税收入项目库,强化源头管控和全流程管理,督促执收单位按照政策规定的项目、范围和标准征收,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全年各县区基层税费协同共治新增税款8600多万。 |
247 |
实施财政零基预算改革,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考核,推动财政资金整合和分配方式改革。 |
市财政局 |
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控制超出财力承受能力支出政策的立项审批,完善现行财政支出政策的定期评估和动态退出机制,制定了《2023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任务清单》《淮南市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手册(2023)》,从制度汇编、工作指引、操作指南、参考模板、绩效日历等方面系统规范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高预算绩效考核质量。 |
248 |
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严控一般性支出。 |
市财政局 |
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2023年“三公”经费、会议费管理的通知》,加强常态化监控,全年全市“三公”经费累计支出9845.7万元,下降2.5%,其中市本级“三公”经费支出3351.7万元,下降1.1%。 |
249 |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效管控政府债务风险。 |
市财政局 |
成功争取国家化债试点,及时足额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息,巩固市本级全口径债务风险“降率脱红”成果。 |
250 |
强化“大财政”理念,实施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专项行动,盘活用好各类国有资产,增强统筹经营资金、资产、资源的能力。 |
市财政局 市国资委 |
印发了《市国资委关于建立盘活存量资产台账的通知》,建立并更新台账项目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市属企业按月报送盘活存量资产台账至市国资委。起草了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征求了相关单位意见。 |
251 |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支持市建发集团、产发集团、交控集团等做实做优做强,理清与各区、园区债权债务关系,形成存量资产与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提高市场化发展水平。 |
市国资委 市建发集团 市产发集团 市交控集团 |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支持市建发集团、产发集团、交控集团等做实做优做强。市建发集团与各县区进行多轮核对,确定截至2022年底的债权债务金额,起草清收县区欠款工作方案初稿,上报市国资委;市交控集团成立了港航公司、实业公司、工程咨询、广告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子公司,出资7000万元投资入股兴淮基金;市产发集团注册并发行了15亿私募公司债券、13亿元PPN,化解隐债18.155亿元,起草各区园区债务清收方案,上报国资委。 |
252 |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修订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考核办法、金融产品创新评选办法,提升金融机构、政策性担保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效率。 |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人行淮南 中心支行 淮南银保 监分局 市产发集团 |
印发了《关于修订淮南市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考核办法淮南市金融产品创新评选办法的通知》,全年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新型政银担业务新增44.26亿元,增长36.02%。 |
253 |
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底线。 |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人行淮南 中心支行 淮南银保监分局 |
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工作的通知》,全面摸清各类金融风险底数,运用大数据手段排查各类企业4万余户,发现中高风险主体65个,依法分类处置。全年累计化解非法集资陈案20起,陈案化解率60.61%,陈案化解率及化解数分别位居全省第1、第6位。 |
254 |
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人人都是淮南形象”的理念,推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大力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创业淮南蓬勃发展。 |
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 |
制定了《关于印发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3版)》,141项任务已达标131项,剩余10项待省统一部署实施,完成率92.9%。 |
255 |
推进“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打造“慧办事、慧审批、慧监管”智慧政务新模式。 |
市市场 监管局 市政府办 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
省市场局、省数据局正在积极推进全省统一的“一照通”平台建设,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会同市市场监管局按照省厅安排部署,积极推进“一业一证一码”改革工作开展,已申报2024年信息化项目。 |
256 |
优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
市政府办 |
12345热线完成营商环境监督分线、质效提升系统上线运行,全年共受理群众、企业诉求63.5万件,其中营商环境监督分线受理涉企诉求0.97万件,按期反馈率100%,企业满意率99.6%。2023年度12345热线获得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全省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先进单位,连续9年被人民网评为网民留言办理先进单位。 |
257 |
提升“企业家大讲堂”、“政重企事”圆桌会、“企业家周末下午茶”等为企服务平台的实效性和品牌影响力。 |
市经信局 市工商联 |
全年组织开展“企业家周末下午茶”活动10场,举办8场“与企业家面对面”座谈会、5期“政重企事”圆桌会,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
258 |
大力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活动。 |
市司法局 |
制定了《关于常态化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活动的实施方案》,全年走访企业495家,政策宣讲220场次,撰写法治体检报告175份,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331余条。 |
259 |
严格落实“十做到”“十严禁”要求,健全“领导主动约访、部门联动会诊、明确责任处理、定期开展回访”的常态化闭环式解决企业反映问题工作机制。 |
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 |
市对标“十做到”“十严禁”,常态化闭环式解决企业反映问题,开展市领导联系帮扶企业、“千名干部入企服务”、“政重企事”圆桌会、“企业家大讲堂”、“企业家周末下午茶”活动,全年全市收办企业诉求11720件,办结率99.84%。 |
260 |
坚持重点工程三级联动包保,建立投资审批数据部门间共享机制,推动投资审批权责“一张清单”、审批数据“一体共享”、审批事项“一网通办”。 |
市发改委 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市公安局 |
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会同市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做好淮南市投资项目审批管理事项申请材料整合规范意见的通知》,完成15家部门113项政务服务事项与安徽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系统全部对接工作。 |
261 |
严厉打击强揽工程、强买强卖、阻挠施工等违法犯罪行为。 |
市公安局 |
持续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活动,开展农村地区黑恶犯罪“铁拳行动”,打击整治“沙霸”“矿霸”等自然资源领域黑恶犯罪专项行动,深化涉企类黑恶犯罪专项打击,全力维护良好的营商环境,全年共制作发放常态化扫黑除恶宣传资料20000份,破获涉企黑恶十类案件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 |
262 |
健全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考核评价办法,形成项目建设“比进度、比质量、比安全、比环保、比效益”的浓厚氛围。 |
市住建局 市发改委 |
市发改委会同市住建局联合制定《淮南市项目建设“赛马”考评办法》,组织开展季度“五比”考评,印发“赛马”考评通报4期,分别对39个先进项目、38个落后项目授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