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基本民生】我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现全覆盖

发布时间:2024-09-10 10:43信息来源:淮南日报文字大小:[    ] 背景色: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录入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已达287处,已实现全面覆盖、多元功能。

据了解,我市287处应急避难场所覆盖均衡、类型丰富、避难多元,占地面积400多万平方米,能容纳160多万人。其中大通区28处、田家庵区56处、谢家集区49处、八公山区13处、潘集区40处、凤台县37处、寿县56处、淮南高新区和毛集实验区均设置4处应急避难场所。

我市在大力推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中,利用现有或拟建各类场所,以满足群众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的基本避难要求。包括公园(绿地)10处、广场114处、学校操场111处、体育场()2处、文化旅游设施4处、人防设施41处,其他类5处。应急避难场所在以防大震、救大灾为重点的同时兼顾其他自然灾害如洪涝、台风、地质灾害、火灾、事故灾害等应急需求,实现灾前防灾、灾中避难、灾后休闲的目标。     

记者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