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淮南市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7-10-26 10:17信息来源:政府文电科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市人大常委会:

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淮南市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淮人常审〔2017〕9号)收悉。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相关部门认真办理。市政府督查室对办理情况进行了跟踪督办,目前办理结果已报经市政府第  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报告如下:

一、聚力目标任务,确保完成全年计划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中央、省、市要求,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先后出台《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继续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制造强市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淮南市关于补短板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转型发展的政策文件,全市经济主要指标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工业运行稳步提升。1-8月份,全市607家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57.2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原煤产量5024.9万吨,累计下降3.4%,实现增加值133.8亿元,同比增长7.4 %。累计发电量40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实现增加值61亿元,同比增长6.5%,非煤电行业增加值62.4亿元,同比增长2.8%。32个行业中有17个保持增长。消费市场稳步向好。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1%。其中餐饮、商品零售分别增长6.2%和11.3%。从城乡看,城镇增长10.9%,乡村增长13.3%。主要商品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4.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8.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0.1%,汽车类增长0.1%。进出口总额高速增长。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2.8%,位居全省第1位,高出全省平均增幅25.2个百分点。其中,进口同比下降0.1%;出口增长64.4%。财政收入增速趋缓。全市财政收入增长7.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9%。地方收入中增值税增长1.2倍,个人所得税增长10.7%,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下降98.8%和31.6%。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79.5%。1-8月份,全市财政支出增长13.8%。金融运行基本平稳。8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2.5%,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0%,存贷款增长速度均为近年来最高。

当前我市经济仍处于负重爬坡阶段,支撑经济向好的因素和新的增长点不断增多。一是煤炭市场回暖并趋于稳定。自2016年9月煤炭价格开始快速上升,当前煤炭综合售价比上年同期增长200元左右。1-8月份,煤炭工业产值增长67.5%,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52.3%。二是“皖电东送”需求拉动。目前全市发电装机容量1219.2万千瓦,其中,“皖电东送”发电装机容量978万千瓦。1-8月份,全市累计发电407.8亿千瓦时,增长3.2%。其中,“皖电东送”累计发电29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占全省的72.9%。同期,省网机组发电101.7亿千瓦时,下降9.2%。三是新动能作用不断壮大。淮南大数据产业聚集发展基地获批为第二批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正在成为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1-8月份,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4.9%,高技术产业增长14.1%,分别高于规上工业速度8.7和7.9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增加值增长117.7%。四是服务业贡献率不断提高。今年上半年,我市三次产业比为10︰49.2︰40.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42.1%和52.9%。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工业成为全市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力量。

总的来看,全市经济将延续平稳发展的态势,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步增长,年初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可以实现。

二、坚持创新发展,推进产业转型

坚持创新产业、创新平台、创新融资、创新政策、创新落实,重点围绕“3+5”产业发展,实施重大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制定《关于印发淮南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2017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年度工作要点任务。编制了《“重大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7-2020年)》,进一步明晰发展重点和实施路径。积极争取省级科技研发平台,山河药辅安徽省药用辅料工程研究中心获省发改委批复;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省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工程实验室”“安徽省爆破器材与技术工程实验室”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八研究所“安徽光纤传感工程实验室”3个工程实验室通过专家评审。出台了《中共淮南市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淮南市招才引智实施办法(试行)》《淮南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淮创新创业办法》《中共淮南市委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三重一创”建设的实施意见》《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淮南市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双创基地建设,着力构建“1+3+8”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目前全市共建立院士工作站9家、博士后工作站10家,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81个。拥有国家创新型企业7家、省级创新型企业6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4家、省级重点新产品65个。1-8月份,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家,总数达到78家。高技术产业增长14.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4.9%,分别高于规上工业速度7.9个和8.7个百分点。

三、聚焦重大项目,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重大项目加快建设。1-8月份,全市亿元以上在建省重点项目240个,完成投资327.2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0.76%。其中142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80.8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7.15%;116个计划开工项目中98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84.48%,完成投资146.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95.65%;37个计划竣工项目中27个项目竣工,竣工率72.97%,完成投资60.7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0.91%。重大项目投资完成进度、开工率与竣工率均达到近年来新高。2017年市级政府性投资项目88个,总投资358.70亿元,年度投资计划83.03亿元。1-8月份累计完成投资36.6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44%。

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先后出台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的实施意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民间投资扶持政策文件。进一步优化完善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完成第一批8家单位的120项权力事项调整,取消1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1项政府性基金。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实施“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惩戒”全省试点工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广运用PPP模式,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楚都大道等11个PPP项目建设。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已归集信用信息数据155万余条,初步具备公共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功能。

四、注重社会建设,持续增进人民福祉

社会保障全覆盖逐步实现。一是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入户调查登记工作完成率达到100%,信息入库55.44万人,完成率达到77%。城镇职工五项社会保险参保185.22万人次,基本完成年度参保任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续保93.3万人,提前8个月完成全年参保任务。7.38万名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同舟计划”。二是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由500元/人提高至525元/人,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由3180元/人提高至4020元/人,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对象年保障标准由3600元/人提高到4200元/人。建成居家养老服务呼叫平台,开通“12349”公益服务热线,老年人足不出户享受到“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三是强化居民住房保障。全市28个老旧小区已全部完工。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2810套,开工率105.64%;已基本建成2253套,基本建成率120.30%。农村危房改造已完工4850户,完工率101.2%。

脱贫攻坚工程进展顺利。一是强化产业扶贫。特色种养业贫困村达标78个,符合“一村一品”标准的贫困村31个,建成并网发电村级光伏电站194个,户用光伏电站6611座,均超额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二是强化金融扶贫。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0215户、3.6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1.6%。县区专项扶贫资金支出23496.53万元,支出进度72.5%。三是强化教育扶贫。国家各类补助应发尽发;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寿县总投资1.02亿元新建营养餐食堂、伙房253所。四是强化健康扶贫。贫困人口总医疗费用1.56亿元,享受综合医保待遇24235人,为13896名贫困户发放医疗救助金806.54万元。贫困人口门诊补偿39543人次,住院补偿24429人次。五是强化就业扶贫。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帮扶后就业4353人,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55%。六是强化生态保护脱贫。共完成林业产业扶贫投资4371.09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559户、3987人脱贫致富。七是强化社保兜底脱贫。全市在保农村低保对象7618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8486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3106.29万元,月人均补差243元。八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519.828公里,完工444.799公里,解决了55个贫困村11.997万人(贫困人口19269人)安全饮水问题。九是强化贫困户危房改造。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2493户,超额完成省下达建设任务。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实现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双千亿”目标,事不避难、综合施策,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以优异的成绩为党的十九大献礼。

 

 

 

2017年10月24日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