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资料

杨家脱险

——记杨新之成功掩救董完白及解放军伤病员的故事

2019-08-07 10:21 点击数:
【字体:

抗战胜利,全国人民无不欢欣喜悦,可蒋介石背信弃义,撕毁协定,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津浦路西的解放军主力部队大部分北撤,留下少部分同志重返淮西,建立根据地。国民党军队紧接着对淮西区、乡抗日民主政权进行大规模“清剿”。
  董完白是淮西革命根据地寿六合霍县政府的领导成员之一,重点在淮西寿东南一带坚持游击斗争。1947年5月,董完白同志患了疟疾,那时医疗条件很落后,没有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造成体质虚弱,急需休养,于是就带着警卫员黄传忠(后来叛变)到广岩村杨圩子杨新之家住了几天。
  杨新之出身于地主家庭,祖父是前清的举人(武举),本人是读书人。他为人耿直,胆子大,讲义气,常有怀才不遇之感,有参加共产党的要求。他既是董完白的朋友,又是共产党的“关系户”。
  杨和董的关系,同往的黄传忠是不知道的,出于保密需要,董没有告诉他,到杨家后,董就吩咐黄出去了解情况。
  在杨家养病期间,杨多次向董诚恳地提出参加共产党的请求。董看杨的态度真诚、坚决,于是就答应杨加入党组织的请求。接着,董跟杨慎重地提出三点要求:一、戒掉抽鸦片烟的不良习惯;二、不怕吃苦,不怕抄家;三、不怕跑路。对这三点要求,杨都一一答应了。于是董就陪杨戒烟,每天早晨,天未亮就起来烧水泡茶,其实也是借此机会,观察村前村后的动静。
  杨家是单庄独户的圩子,四面是水沟,西北两条路通外面。房屋是四合头式的中间院子,东南和西北拐角是炮楼。炮楼北面是厨房,从厨房进院,可几转进到宿室。董住的宿室北向,他的住所挺复杂,可有利隐蔽。
  一天清晨,董和杨在一起喝茶,突然,面向北窗坐着的杨低声说:“敌人来了!”。话音刚落,就见几个敌人猫着腰端着枪悄悄地朝这边过来,情况紧急,容不得董仔细思索,便一头钻进东南边的炮楼,隐蔽在门后,将盒子枪顶上火,观察事态的发展。在这一瞬间,董突然产生了一系列的想法:如果敌兵立即逮捕杨新之,在他身上搜出我交给他的盒子枪;如果敌人突然冲进炮楼进行搜查……
  敌人闯进屋里,面带笑容,谦恭地向佯装正在看墙上字的杨发问:“哪位是杨老先生?”
  杨泰然自若,漫不经心地转身说:“我——就是。各位有何贵干?”
  敌人一听连忙点头哈腰地说:“不敢!不敢!我们今天来,别无他事,只是向杨老先生打听一个人。”敌人停顿了一会儿又说:“听说你家来了个老县长?杨老先生您放心,这事与您不相干。”
  杨从容地回答道:“我家,我家哪来的什么县长?”敌人问不出什么,可又不好对杨动硬的,因为杨是当地的地主,在地方上较有名望,所以在抓不到证据前他们是不敢轻举妄动的。这时,他们突然把叛徒黄传忠叫来对证。
  原来董叫黄到外面了解敌情,谁知他竟然叛变投敌了。黄一走进屋内,就奸笑地问杨:“杨先生,你可认得我?我前天和老县长一道来的,你忘记了嘛?你还送给我一包香烟哩!”
  杨看着这可耻的叛徒,怒火中烧,真想一枪解决了他,但是,为了董县长及其他解放军伤病员的安全,杨强压着怒火,一本正经地说:“你们这些都是扛枪弄棒的,想来就来,想去就去,我哪里敢问?我怎认得哪位是县长不县长的!”
  黄死死地纠缠着杨,发难道:“那,和我一起来的人呢?他到哪里去了?”杨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回答道:“你走了,他也走了!”
  突然,黄发现董的一套衣服挂在墙上,便更加得势了,大声喝问杨:“这衣服是哪里来的?是董完白的吧?”杨说:“你说这衣服是他的,我也不与你抬扛,你们有枪杆子都对付不了游击队,老百姓赤手空拳有什么办法,他们拿这套衣服来换便衣,我敢说个不字?反正老百姓倒霉,受他们的气,又受你们的气,两头招风!”杨的一席话,弄得黄及匪兵们哑口无言。
  董蹲在更楼里,心急如焚,心想时间一长,就难免遭到搜查,不仅我被逮去,杨也难免不测,我必须尽快想办法脱身!他悄悄走到炮楼通厨房的门边,看到杨家的长工高四正在院子里。高四的弟弟高五是县总队的机枪手,有一定的阶级觉悟。高四在院子里转来转去,他是在为董着急。董轻轻地拍拍墙,高闻声走了过来,董示意高,看圩沟外有没有敌兵把守。高会意了,很快回来报告:“没有!”,于是,董叫高站到西门口,挡住院子里敌人的视线。董走出更楼,快步如飞地跨过圩沟埂,下到圩沟外的一块地里隐蔽起来。
  这时,西北角炮楼上还住了四个解放军伤员,他们都是皮旅战士,挺进突围时受的伤,掉了队,被我寿三区干部发现收容的,后转到“关系户”隐蔽养伤,伤已基本痊愈。他们在楼上看到半里之遥的韩桥下埋伏有约一排敌军,其中有几个已进了村庄,情况十分危急,他们便用绑腿带连起来,从窗口系下来,冲出圩子,与董会合。四位战士催董快走,董说:“不行,杨还在里面。他身上有一支二把盒子枪,敌人发现了就有危险,我们一定看个究竟。如果他被带走,我们就利用地形,打它个埋伏,把杨救下来。这里地形好,敌人不易发现,我们有五支枪,旷野易于周旋,怕什么?”他们都赞同董的意见。
  董同几位伤病员在圩外洼地里等候了三个多小时,又绕到洪小店街后等候。
  他们脱险后,高回到杨家屋里,走到杨面前,一边擦桌子,一边象是在为杨作证,说:“走了,走了,真的走了”。这一语双关的话,杨明白了,心情顿时舒缓了。为了稳住敌人,让董完白他们再走远点,杨很客气地说:“诸位来了,就是朋友,到这里说了半天话,烟茶还没有招待,实在对不起。我家有酒有菜,来来来,我们喝一盅!”
  一提到酒菜,这些匪兵可乐坏了,但还是要杨说清楚走的人的去向。于是,杨又说:“你们说的那个人,是县长也好,不是县长也好,但他确实是走了,不信就请你们搜查!不过,他临走时说他丢下一支小马枪,众匪兵忙问:“放在什么地方?“
  “等吃过饭后,我带你们去拿!来,先喝酒!”。杨新之说着便张罗开了。
  匪兵们酒足饭饱后,催着要杨带他们去取枪。杨故作为难之状说:“这帮游击队诡计多端,我们这么多人去,目标太大。为避免麻烦,依我之见,不如我陪黄传忠先生去取,诸位在此等候!”。黄说什么也不肯去,说:“我要是遇到熟人,多有不便,不如我把便衣脱下换给哪位弟兄,请他同杨先生一起去。说着,便将自己身上的便服脱下来,换给一个匪兵。”
  杨领着那穿便衣的匪兵上路了,其他匪兵在杨家等候。到了洪小店,杨买了一包香烟给那匪兵,说:“你人生地不熟,到那里取枪,如果顺利,大家没话说,如果遇上游击队出了乱子,那就不好办了。还是我先去看一下,就来。”那匪兵正有点胆怯,因而满口答应,只说让杨快去快回。
  杨向董简叙了事情的经过,积极主张董及其他战士回去收拾掉他家中的几个匪兵。董考虑再三:一则敌众我寡,弄不好要吃亏;二则杨家的后果也不堪设想。便没有同意杨的意见。
  不出所料,在杨家的那几个匪兵等得不耐烦了,派人到洪小店找,方知上当。敌人恼羞成怒,把杨家财产抢干净后,又放火烧掉所有房产。杨自此毅然决然地投奔共产党解放军,经过组织严格考验,寿六合霍工委接收杨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任命杨新之同志为寿合区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