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新产业 转型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2-08-12 11:01 点击数:来源:淮南日报
【字体:

——淮南市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新型显示、5G器件等项目渐成气候,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及大、由大及强。

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产业强基础、扩规模、提档次,产业发展呈集中、集聚态势。

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俨然“新势力”,在龙头带动下,一路高歌猛进,势头蒸蒸日上。

绿色食品产业向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发力,食品多样化、优质化、个性化特色愈发鲜明,一批本土产品蜚声遐迩。

……

呈异军突起之势,新兴产业在我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以朝气蓬勃新生力量的姿态,逐步成为引领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发展的靓丽名片。

判断一座城市产业的竞争力,要看当下的表现,更要看它定义未来的能力。而这能力,就蕴含在新兴产业的布局与发展之中。

审视我市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仅要“赶考”更要“补考”。“十三五”期间,受去产能等因素影响,全市煤炭产量由2015年的8198万吨下降至2020年的5730万吨,降幅达30%。在此情况下,不仅要补减量、还要扩增量,量从何而来?

聚焦新兴产业挖潜力、求增量、要未来。市委、市政府谋定而动,于2021年9月制定出台《关于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十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新兴产业聚集地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明确我市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即: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食品六大产业。

六大新兴产业是加快淮南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有效方式。方向对了,路途就不再遥远!找准突破口、选准着力点,在重点领域聚力攻坚、率先突破,一定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新兴产业“落地生金”,带动了产业升级,优化了产业结构,拉动了经济增长。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2021年六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546家,实现产值669.2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86%。今年1-5月,六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09.8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3%。

龙头发力,“大树开新花”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以龙头企业为“点”,铺开产业集群之“网”,才能实现“做大一个、跟进一批、带动一片”。

放眼全市,新兴产业领域龙头企业积极当先锋、打头阵、做示范。这些企业心怀高远,持续激活转型引擎,全力锻造创新内核,成为转型发展的坚强支撑。

煤化工新材料领域主力军建成投产。从“黑色的煤炭”变成“白色的颗粒”,总投资267亿元的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于2020年7月正式运营,产品“煤制聚丙烯”“煤制聚乙烯”被广泛运用于家电、汽车、电线电缆等众多领域,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逾60亿元。向绿色洁净发展进军,近日,中安联合煤化工光伏发电项目开工,预计年底前建成并网发电,首年发电量850万度,后续将在朱集西煤矿和固废堆场分步建设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达到3200万度以上。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阿里巴巴云上数字经济产业园于去年6月在淮南高新区双创中心成立区域总部,已引进40余家电子商务类企业入驻云上。预计5年内将线上引进5000家以上电子商务、互联网、科技等经营主体,年营业额达10亿元以上。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排头兵”实力雄厚。2021年5月8日下午,安徽省首台本土化制造盾构机“凯盛一号”下线,凯盛重工有限公司加快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创造了半年下线“凯盛一号”的“凯盛速度”,在煤机领域打造中国领先、国际一流的“大国重器”的脚步铿锵有力。

陕汽淮南公司加快汽车产业链打造,国瑞药业致力打造集团乃至行业内业态最全的大健康产业承接平台,州来绿港智慧农业园区已建成当前世界单体最大的智能玻璃温室集群……

这样的节奏就是新活力的节奏。龙头发力迅跑,蓄积起锐不可当的转型之势。

聚链成群,“新树长强枝”

产业集群发展,既是区域竞争的优势所在,也是产业竞争的内在必然。

我市依托经开区、高新区、煤化工园区、寿县新桥产业园区等产业平台,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发挥特色优势,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国字号”淮南高新区当仁不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式发展风生水起,孕育创新集聚的新经济时代。

走进安徽灰熊、安徽贝可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的流水线上,工人聚精会神地组装智能显示器,一片繁忙景象。

近年来,淮南高新区全力打造华东智慧显示研发中心集群、生产制造集群、配套服务集群,初步实现从零部件到整机生产的商显行业产业闭环。

小到液晶模组、手机屏幕等,大到液晶屏幕、电子黑板、工控领域,一应俱全,已成为BOE、长虹、康佳、TCL、熊猫、清华同方、海尔、冠捷等众多知名品牌的主流供应商。

淮南高新区聚焦大数据产业集群,科技信息产业园、双创中心二三期、云谷大数据产业园等一个个大数据创新平台建设正在快速推进。淮南大数据基地笃决胜之志,铆十足干劲,今年全年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

“国字号”淮南经开区奋楫扬帆,开启集约集群、绿色发展的壮阔征程。

生命健康首位产业的发展图谱日渐清晰,依托国瑞药业、山河药辅、绿十字等龙头企业,产业集聚步伐提速,现已拥有医药企业26家,产品涵盖领域100余种,医药化工产业园已然成型。

高端装备制造不遑多让。陕汽的新能源专用车、凯盛集团的矿山采掘设备、光神航天的铝芯柔软轻型电源电缆、文峰航天的大数据高速光通信传输器件、润成科技的井下机器人、万向集团的特种轴承、中志轨道的高铁配套产品,托起了新兴产业的发展脊梁。

再看省级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园区,新材料产业集聚独树一帜。

中安联合公司龙头昂起,一发而动全身!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且环境友好型的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项目纷纷落户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

总投资约40亿元的碳四碳五综合利用及苯乙烯项目,创造了从招商引资到达产仅仅18个月的“嘉玺速度”。围绕烯烃及其副产品深加工,淮南煤化工园区积极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目前已建成远达催化剂、舜天高性能树脂等工业项目,正在建设蛇床子素、有机硼酸、脂环二醇等工业项目,煤化工产业链愈发壮大。

铸链条,建集群,一个个产业“链式”发展,一个个集群加速崛起,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招引活水,“独木变森林”

5月10日上午,2022年全省重大项目“云签约”活动以主会场视频连线各市分会场的方式举行。投资20亿元的淮南英众智能电子终端产业园项目表现抢眼,被推选为视频展示的4个代表性项目之一,受到各方瞩目。英众产业园得以占据“C位”一席,依托的是其达产后年出货300万台高端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前景,这足以说明这个项目贡献率高、成长性好、含金量足。

这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招商专班与产业链龙头企业精准对接结出的丰硕成果。

“双招双引”是经济工作第一战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淮南一直在做,但今年,尤其不同。

抢滩新产业,转型向未来。我市创新“双招双引”手法、步法、打法,成立“6+1”产业招商专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食品和文化旅游产业,整合全市力量,实行领导挂帅顶格推进,上下联动平台承载,专业招引智库辅助,项目引领要素保障,踏上高质量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新征程。

行动是最好的证明。各招商专班主动与固链强链延链补链企业快速对接、高效洽谈,有力推进项目合作签约、落地投产。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1至4月落地签约英众智能电子终端产业园、中科未来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生产基地等项目10个,总投资37.4亿元;开工隆邦光电车载触控曲面玻璃盖板研发生产基地等项目9个,总投资16.31亿元。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装备产业园、复合型岩石破碎顶管掘进设备的研制与产业化项目、雅丽家智能家居产业园、东华欧科单轨悬挂液压锚杆(索)钻车生产线及自用仓储物流项目等纷纷开工;一道新能源光伏组件项目、铁路桥面系四电及隧道衬砌台车生产项目、智能设备生产及工业电气自动化项目、建筑一体化智能控制设备及管控平台项目等顺利签约,高质量发展源头活水滚滚而来。

绿色食品产业领域,西商集团、正邦集团、绿港集团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又一重磅项目投资13亿元的淮南潘集春禾新能源现代农业综合应用示范项目顺利签约,项目预计年产高品质果蔬1.5万吨,年产值达4.5亿元。

新材料产业领域,总投资20亿元的年产30万吨多元醇及碳酸丙烯脂项目备受瞩目,二期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60亿元,年均利润总额7亿元。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量”的聚集,终有“质”的飞跃。

2021我市战新产业“质”“量”持续提升,战新企业产值增长21.8%,超出年度目标6.8个百分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全年分别增长36.1%、37.4%。

一个个新兴产业积聚新动能,打造新引擎,强劲活力喷薄迸发。

新兴产业引领风骚,且看今朝。

记者 周 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