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千家万户 筑牢安全之基

发布时间:2022-05-25 10:40 点击数:来源:淮南日报
【字体:

——我市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位列全省第二

日前,省政府通报了2021年度全省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结果,我市荣获先进等次,位列全省第二。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安全监管,筑牢安全防线,有效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安全励于行

一直以来,我市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安全生产同频共振,奏响了一曲安全发展的和谐乐章。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9起、死亡21人,同比分别下降32%、46%,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为全省最低。截至2022年5月20日,煤矿行业已实现安全生产693天,创百年矿区历史最好成绩。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近5年未发生亡人事故,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生产安全事故同比大幅下降,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安全源于责

抓安全生产,关键就是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追究责任。

近年来,我市持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责任落实为指引,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着力形成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保持定力,坚决落实党政领导责任。坚持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安全生产纳入市委常委会及其成员职责清单。突出“关键少数”,市委书记、市长和各位副市长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督促各级各部门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立足煤矿大市实际,市长、常务副市长等6位市政府领导全覆盖联系包保辖区12座煤矿。市县乡三级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消委会主任,1103个村(社区)成立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基层末端消防责任不断夯实。

凝聚合力,坚决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市应急、公安、交通、城乡建设等部门组成6个组,对全市11个县区开展全覆盖的检查督导和暗查暗访。建立“警消联动”消防监管工作机制,组织“百警千警”学消防,持续开展“九小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和宣传教育。同时,积极探索综合监管新模式,在聘请外地专家随机抽查企业的同时,重点检查行业监管部门履责情况。

传导压力,坚决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领域信用体系,出台了淮南市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承诺制度,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从“政府监管”向“自我管理”转变,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深化社会单位消防风险“三自主”和公示承诺制,10家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综合体完成消防标准化管理达标创建,推动出台省《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地方标准。2021年,全市共开展督导检查11693次,检查单位22874家次,发现问题隐患30933处,行政处罚4781起,罚款1962万余元,警示约谈1785家,责令停产78家,联合惩戒23家。

安全严于查

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隐患排查治理是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为确保检查不“挂空挡”,我市进一步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

狠抓煤矿安全。聚焦淮南矿区条件复杂、灾害严重的实际,全面摸排辖区12座煤矿,共排查煤与瓦斯突出、水、火、顶板等重大风险4大类420项,落实落细防范化解措施。建成一级标准化矿井9座,二级标准化矿井3座。以信息化推进安全生产智能化,扎实开展瓦斯、矿压风险预警及防控系统建设,张集矿、顾桥矿被列为首批国家、省智能化示范煤矿,井下主要巷道使用5G和WIFI通讯,单轨吊和电机车实现无人驾驶、自动运行。

狠抓危化品安全。聚焦“一防三提升”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集中治理整顿,全覆盖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专项督导,查处风险隐患950条。

制定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严把高风险化工项目准入关。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试点建设,淮南石油分公司被列为省级试点,中安联合、德邦化工被列为市级试点。“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紧急切断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使用率达到100%。

狠抓建筑施工安全。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综合治理,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600余条,责令停工106次,约谈责任单位47次,记录不良行为37次。强化规划期间安全风险评估,严格落实重大建设项目“三同时”。创新监管方式,实现建筑工地24小时视频化不间断监控,利用无人机强化实时、动态航拍检查。深入排查农村房屋516062户,全覆盖检查燃气场站163座次,大型综合体、餐饮、居民共96550户,燃气管线3239公里,整治问题隐患1345个。

狠抓交通运输安全。推进交通、公安、文旅等部门联合执法常态化,建立区域联动治超和打击非法道路运输经营行为长效机制,全年实施监管执法10320次,累计查扣违法车辆1012辆,查处违规经营出租车和客车1777辆、超限超载货车6554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船舶4130艘次、非法涉海运输航运企业9家。持续推进道路交通源头治理,大力开展“安全五小工程”建设,68个乡镇、789个行政村“两站两员”建设和国省道沿线149个“交通安全村”建设均已100%完成。

狠抓消防安全。对民政等11个行业、城中村等3类领域和10个县(区)开展消防风险评估,分批交办消防问题3000余条,挂牌督办整改15处市级重大火灾隐患。打通消防生命通道,1380个公共建筑、住宅小区消防车通道落实标识化管理,105个老旧小区完成消防改造,推动安装电动车智能充电桩2.9万处、电梯阻车系统1230套。高新区三和镇建成全省首个乡镇级智慧消防平台,形成乡村消防治理“高新经验”并全省推广。

安全持于恒

安全生产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和谐之源。

推动依法治安。《淮南市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淮南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草案)》经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用好典型案例放大震慑效应,公布安全生产典型执法案例41个。严格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坚持“四不放过”原则,挂牌督办生产安全事故16起,评估3起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提升应急能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预案体系,修订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专项预案,完善政府、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5526个。开展应急实战演练181次,42298人次参加。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将8300名民兵纳入全市应急队伍体系。健全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快速发布安全生产、自然灾害警示信息和紧急避险、应急处置常识。加强应急协调联动,建立与合肥、六安、亳州等地跨区域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与中国安能集团合肥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生产安全事故联防联控。

强化科技赋能。推进“智慧应急”,全面启动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稳步推动“6+N”三大系统建设,互联互通重点行业领域监测数据,实现安全风险隐患智能研判,做到监测预警精准、指挥决策精准、应急救援精准。完成消防救援指挥中心智能化建设,组建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开展无人机操手培训,配齐配全卫星便携站、卫星电话、单兵图传、无人机等应急通信装备。统筹全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培训基地1个,改扩建消防救援队站2个,采购消防车15辆,器材16701套。

坚持群防群治。全年核查处理群众举报580余起,做到安全隐患闭环管理,打通隐患排查治理“最后一公里”。结合“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余万份,播发公益视频3.2万次,累计超过8万余人次参加。借助“淮南应急管理”抖音,宣传发布各类安全宣传视频300多条,粉丝2.1万人。2次联合新华社开展消防宣传直播,5万余名网友在线互动交流。建成投用淮南市中小学生消防科普教育体验馆,年均接纳学生1.5万余人,建成18处消防科普教育基地、50余个消防科普教育点,全年累计接待参观群众14万余人。

记者 鲁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