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馆:传承红色基因 迈出铿锵步履

发布时间:2022-05-25 10:36 点击数:来源:淮南日报
【字体:

“村史馆里每一个故事、每一件物品、每一张泛黄的照片都让我触摸到了深厚的乡土文化,我感恩先贤,更记住了自己的根。”在寿县板桥镇邹祠村史馆,近90岁的老党员汪益诰激动地告诉记者。

五月的初夏,走进美丽的寿县板桥镇邹祠村,仿佛走进一幅如诗的画卷。以前,乡村是一个地域概念,是人民渔猎种养,繁衍生息的家园,可如今的村庄,却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更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进一步发挥乡土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和文明乡风涵养方面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寿县板桥镇邹祠村以乡村振兴馆建设为契机,充分挖掘乡村自然特色,人文历史、文化内涵,立足实际突出自身亮点,因地制宜,建设好村史馆。

乡村振兴,既要塑型,也要铸魂。步入邹祠村村史馆,首先向人们展示的是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烈士顾剑萍的英雄事迹。革命烈士顾剑萍,为安徽省寿县板桥镇邹祠村人。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活动,与老革命家李先念是亲密战友。1948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的监狱,面对拷打逼供,顾剑萍坚贞不屈,于1948年12月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这里展示了烈士生前的部分事迹史料、证书、家书等。这些都是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先后四次前往顾剑萍烈士的后人邹正方家中收集的。从几封泛黄的家信中,让前来观览者看到了一个革命者无私无畏的赤诚之心,看到了一个为了党和人民利益视死如归的共产党员的崇高形象。在红色基因教育基地,每当有前来观览的村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李峰都主动承担讲解的任务,通过讲解革命英雄故事,厚植广大村民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把乡土历史文化融入村史馆中,让人们留住乡愁记忆激发大家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热情。展馆向人们呈现了邹祠村石马河的古老传说,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沉淀,石马如今依然静静地卧在河套村民组的小河中。穿越时空,带来无尽的遐想。而安城渡地名的由来,更让人回味无穷。安城渡位于现在的邹祠村安城村民组,远看像一座土城,四周有近3米高的城埂。为什么取名安城呢?相传唐朝的时候,这里是一个比较繁华的城镇。而到了清朝初期,清兵在此修筑了屯兵的土城,用于训练作战。暗淡了刀光剑影,如今的安城渡处处皆为良田,但依稀可见当年屯兵的痕迹和碎砖瓦片。这些美丽的传说,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乡土文化。

“田野已成绿,汗水润馨泥。雀鸟鸣晨曲,席草清风习。”为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的格局,邹祠村特色产业席草也成了村史馆的主角。在席草展示区内,席草制品琳琅满目,有席草编制成的草席,床上用品,还有插花工艺品。席草种植大户张士忠,在看了这些后,激动地说:“这浓浓席草的清香,让我们记住了乡村的味道。”板桥镇是全国席草种植基地,邹祠村紧邻安丰塘。这里水资源丰富,而种植和加工席草也成了村特色产业,随着席草种植的逐步推广,人工编制草席和工艺品取得一定成效,增加了农户的收入。现全村有326户种植了席草,脱贫户通过种植席草发展自身产业,每亩可享受政府补贴500元,每亩产值达5400元。由席草编制成的草席和工艺品,年产值达1000万元,热销于江浙沪一带。

如今,乡村振兴的春苗日益茁壮。小小的村史馆已成为村留住乡愁,凝聚人心,传承文明的重要窗口。留住美丽乡愁已成为指日可待的幸福指数,村史馆建设凝聚了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迈出了乡村振兴的铿锵足迹。

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许丹丹 李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