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托管“托”出妥妥幸福感

发布时间:2022-08-02 10:25 点击数:来源:淮南日报
【字体:

“村委会把我们家的20多亩地托管给种地大户,这下我再也不用为种地发愁犯难了,孩子也能安心在外打工了……”这是凤台县尚塘镇黑河村年逾八旬的老妪朱秀英发自内心的感慨。

朱秀英今年82岁,她的4个儿子常年在上海务工,家里近20亩责任田除自己种点口粮田外,余下的只得无偿送给左亲右邻耕种,多年没有分文回报,朱老太整日为土地的事处于尴尬窘境。

自从镇村开展农业生产大托管以后,朱老太家的每亩地每年可以获得800元的托管费收入,加上粮食补贴仍归农户自己所有,以及政策性分红补贴,每亩全年收入超过1000元,这样朱秀英家的土地,经托管后总收入达2万多元,第一次享受这样的“红利”,朱老太笑得合不拢嘴。

同村的种粮大户王孝忠高兴劲更是不言而喻,镇村开展土地“大托管”,给王孝忠这样的土地承包大户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期。“村委会从今年春节至今,一刻也没停止帮我们做土地托管的事,这下我流转承包的400亩土地种起来方便多了……”王孝忠一边向流转地种植的稻田里追施返青肥,一边高兴地夸奖镇村土地大托管的做法得民心、顺民意。

今年50多岁的王孝忠,以前干过小型砖窑厂、从事过养殖美国落地王种鸽繁育和贩运,因政策不允许和经营不善而另从他业。最终,他选择了从当地外出务工农户手中流转土地,开展承包经营,从当初的30亩、50亩,到现在的近400亩。“400亩转包地分散在周边4个联队的300余块地里,多数夹在农户承包地的中间,不便于大型农业机械的耕种作业,更不利于肥水和施药管理,这些成为我流转土地种植的障碍和心病。”王孝忠告诉记者。的确,王孝忠流转承包的土地分散当地前王、高庄、大王、后王4个联队的农户承包地中间,涉及外出农户80余户。分散的土地最大的耕种难题不仅限于“田埂多”、“地头多”,机耕难、施肥难、收割运输难摆在面前,更谈不上高科技无人机飞防,这些一度成为王孝忠放弃大户经营的内心想法。

像朱秀英这样60至80岁以上年纪还在为子孙外出留下的责任田而忙碌耕地的老人在尚塘镇不下于6000人,这些留守老人不仅要在家给儿孙们看孩子,更多的是还需要帮助儿孙耕种田地,辛苦一辈子到老不能安享晚年,都是因为土地“缠”住了他们的手脚。

为解决留守老人种地难的问题,增加老人对农业生产工作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从2021年下半年以来,尚塘镇把《土地托管致全镇干群的一封信》通过镇无线广播持续向群众宣传,其内容不仅让全镇外出务工人员在外放心务工创业,在“大不动、小调整”土地政策保持长期不变的原则下,开展土地“零地并整地”、“小块并大块”试点。同时,也让像王孝忠这样流转承包土地的种植大户吃了一颗“定心丸”。全镇出现了南李村李长宇、崔海村崔孝阳、安圩村孙联、安绠村赵立辉、龙庙村孙国香等40多户流转200亩至600亩不等的土地承包大户,已成功签约流转或意向流转土地30700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46%以上。与此同时,四川米老头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贵州茅台酒业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也纷纷伸出意向托管土地“等锅下米”的橄榄枝。

尚塘镇结合目前种地收入的实际,以现在水稻价格产出比作分析对照,家庭承包与委托管理的收益相比照,在不改变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收益权和国家惠农政策享有权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开展大托管的政策宣传,力争把大托管工作落实到实处。

“通过推进土地大托管工作开展,彻底解决留守老人因种地难而产生的后顾之忧,实现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较好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更好地服务农民与企业间的双赢,尽快实现乡村振兴,焕发土地经营的活力和张力。”尚塘镇负责人如是说。

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刘长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