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2022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3-02-03 16:15 点击数:来源:淮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字体:


  主持人:
  各位新闻界记者朋友,大家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各省级驻淮媒体和市内各媒体,本场发布会由淮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进行现场直播。
  环境空气质量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我市2022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如何?今天我们邀请到市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余群围绕我市2022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行发布。本场发布会不设记者提问环节。
  下面请市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余群介绍有关情况。
  余群: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2022年我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一、稳中求进,大气质量再上新台阶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生态环境局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初步核算,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85,排名全省第7,提升8个位次;同比下降7.9%,改善幅度全省第1。其中PM2.5浓度40.5微克/立方米,排名全省第13,提升2个位次;同比下降4.3%,改善幅度全省第3。PM10浓度66.4微克/立方米,排名全省第12,位次持平;同比下降6.9%,改善幅度全省第6。PM10浓度实现有监测记录以来首次达标。优良天数比例79.5%,排名全省第10,提升6个位次;同比增长4.7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1。臭氧浓度151微克/立方米,排名全省第3,提升13个位次;同比下降6.8%,改善幅度全省第1。此外全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浓度分别下降4.4%、18.9%和11.1%,淮南市空气质量再创历史记录最好水平,也是全省唯一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的地市。
  二、多措并举,大气治理开创新局面
  2022年,淮南市大气污染防治主要着力以下工作。
  (一)推进重点行业深度治理。一是推进电力企业深度治理。在超低排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全市燃煤电厂超净排放改造,全市20台燃煤机组达到超净排放水平。二是推进非电行业超低改造。完成宏泰钢铁超低排放改造;推进4家玻璃企业提标改造。三是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完成了淮南北新建材有限公司2台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工作,煤炭消费减量5.15万吨;完成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2台4蒸吨;开展生物质锅炉除尘设施升级改造4台3.5蒸吨。
  (二)开展臭氧污染防治攻坚。一是开展挥发性有机物专项行动。27家VOCs年排放量1吨以上的企业编制“一厂一策”,4家涉VOCs工业园区编制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一园一案”;完成19家低效VOCs治理工艺的企业升级改造,2家企业原辅材料替代,督促100余家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技术的涉VOCs企业完成2轮活性炭更换,并建立、完善企业管理台账。对9家企业40个储罐、7家企业44个敞开液面开展排查整治。二是开展夏季监督帮扶。帮扶指导企业完成问题整改80个,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起。三是实施绩效分级差异化管理。制定了《淮南市涉VOCs中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技术指南》,对16个涉VOCs行业实施差异化管控,科学精准制定应急减排措施,完成企业评级48家。四是强化臭氧污染应急管控。印发《淮南市2022年臭氧污染应急管控方案》,累计停限产企业250家次,VOCs减排4.95吨。五是加强加油站油气回收工作。完成全市所有在营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装置改造安装,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油气回收装置正常使用。
  (三)深入开展移动源监管。一是加快老旧车淘汰力度。推进机动车结构进一步优化,淘汰老旧车辆490辆,公交公司新购置新能源公交车662辆,首批72辆已投入运营。二是推进车船燃油品质改善。组织开展打击黑加油站点(车)专项行动,并对不达标油品跟踪溯源;对船用油品质量开展抽查10批次;在全市加油站(点)抽检车用汽柴油9个批次,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加油站抽检尿素4批次。三是强化在用机动车监管。依托固定遥感监测与黑烟抓拍系统监测机动车200万辆次,依法查处尾气超标车辆514辆。生态环境、公安交管、交通运政部门联合持续开展常态化高排放车辆路检路查与入户抽查专项行动85次,人工检测机动车1645辆,处罚超标车辆87辆。完善柴油货车绕城方案。开展高污染车辆专项整治行动168次,现场查处中、重型货车闯禁区违法行为3236起。对建筑工地、工矿企业等重点单位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测16批次,检测机械68台,超标机械全部清退。四是建立完善机动车排放检测和强制维护制度。建设完成汽车尾气超标治理M站认证19家,实现“检验—维护—复检”闭环管理,确保在用汽车污染达标排放。
  (四)持续推动扬尘源监管。一是开展扬尘防治立法工作。起草了《淮南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并配合市人大开展调研和多轮次征求意见,已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二审。二是强化道路扬尘防治。强化机械化联合作业方式,采用刷洗和高压清洗的扫洗结合对路面进行刷洗作业。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2.58%。三是强化工地扬尘治理。实施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动态化管理,开展各类扬尘综合检查,下发《整改通知书》115份,责令停工整改11项,移交处罚3项,信用惩戒9次。四是加强堆场扬尘治理。规范企业扬尘治理,已完成32家建材企业扬尘治理。清理整顿非法堆场。摸排巡查非法建材堆场18处,已全部清理取缔。五是强化港口码头扬尘治理。严格要求各码头落实扬尘治理“八项措施”,发现港口扬尘问题11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六是加大渣土受纳场扬尘监管。加强各渣土消纳场、临时受点巡查监管,加大各类渣土运输处置行为的规范和查处力度。2022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580人次,执法车辆1004台次,检查渣土车辆3300余台次,对各类违规运输渣土车辆下发处理通报9份,信用考核记分渣运输企业12家次,立案查处违规处置渣土行为27起,处罚违规运输渣土车辆114台次,罚款47.2万元;约谈涉嫌违规处置渣土项目工地9次;累计核发单车准运证17455份。
  (五)加强社会面源污染治理。一是加大“散煤”动态清零力度。对餐饮业集中区和群众投诉重点区开展全面清查,一旦发现使用小煤炉的立即取缔,目前取缔经营性小煤炉、炉灶692个。二是持续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排查。对重点区域沿街大中型餐饮门店餐饮油烟净化装置安装运行进行检查,发现餐饮油烟污染问题89个,已全部完成整改;查处餐饮油烟案件5件,罚款金额3.65万元。三是实施全区域全时段秸秆禁烧工作。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层层压实责任,建立禁烧包保责任制,不间断开展日间巡查、夜间督导。2022年,查处零星火点156个,未出现大规模焚烧秸秆情况。四是持续加大烟花爆竹禁放管理。全市行政处罚烟花爆竹批发企业2家,罚款3.6万元,行政处罚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店6家取缔不合格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店6家,收缴各类非法经营烟花爆竹2925余箱。
  (六)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一是强化淮南市涉气企业动态管理。2022年度,共纳入淮南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管理的涉气企业共790家832条生产线或生产工序(设备),按照黄色、橙色、红色预警要求执行停限产措施。二是开展重点行业绩效评级。对39个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绩效评级,鼓励企业通过更新治理设施、生产工艺等,提升环保绩效水平,在重污染天气响应期间实施差异化管控。开展绩效帮扶指导工作,邀请专家对企业绩效评级情况进行 材料审核、现场指导,帮扶指导企业完善绩效分级治理措施和材料。2022年度,完成绩效评级涉气企业共63家,其中绩效引领性企业1家,B级企业1家,C级企业61家。三是强化空气质量会商研判。通过大数据模型,每天预测空气质量污染形势,形成“预警-会商-措施-核查-评估”的工作模式,有效应对应急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四是常态化开展人工增雨。全年实施飞机增雨12架次,飞行时长超30小时;实施地面人工增雨作业32点次,作业影响区增雨效果明显,对我市大气污染防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七)完善大气治理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完善了每日调度会商机制。市生态环境局建立了每日大气早会制度,每日早8:15,由分管副局长主持,大气办、监测站、第三方团队参加主会场,各县区通过网络参会,分析上一天情况,预测当日走势,部署每日重点,下发当日管控清单,实施精准管控。二是建立完善了问题闭环管理机制。针对我市存在的道路、工地、餐饮油烟、涉VOCs企业、散煤、散乱污、渣土车、重型货车、堆场等污染问题,建立问题巡查—交办—整改—反馈—复核—销号闭环管理,巡查问题第一时间交办到乡镇(街道),形成快速联动,快速有效推动问题的解决。累计交办问题1646个,复查1172个,整改到位1142个,整改到位率97.4%。三是建立完善了工作量化考核机制。修订《淮南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年度考核办法》《淮南市县区环境空气质量月排名及奖惩办法》《淮南市乡镇(街道)环境空气质量月排名及奖惩办法》等考核办法,每月对县区、部门、乡镇(街道)进行考核。对当月考核后十的9个乡镇(街道)发警示函,对月度考核后二的2个县区发警示函,约谈3个乡镇(街道);秸秆禁烧约谈县区2次。四是强化环境违法行为查处机制。2022年,生态环境领域立案查处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环境违法案件103起,处罚357.24万元,立案查处涉砖瓦窑厂干扰自动监测设备刑事案件2起,移送起诉4人。
  (八)全面提高科技治污水平。一是强化科技监控。构建了微站网格化监管体统,在乡镇政府所在地、重点企业、主要道路、建筑工地、港口码头、物料堆场等场所建设大气环境监测点位605个,安装环境空气质量微型监测站,实现微站预警、污染源分析等工作。搭建了出租车走航监管系统,安装了40套出租车走航监测设备,定量分析道路扬尘高值区域,推送污染问题,推进污染治理。构建了激光雷达扫描监测系统,安装了2台激光雷达设备,定性识别污染源,并实时排查整改。建成了柴油货车尾气排放OBD在线监测和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全市安装OBD完成2000套、尾气遥感抓拍设备10套,定期向公安交警部门推送移交尾气超标严重以及冒黑烟车辆。二是转化科研成果。聘请中科院大气所专家团队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通过实地监测摸排、构建数据模型、开展遥感监测、典型例题分析等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综合解决方案,指导全市采取针对性的治理管控措施,切实提升我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可持续支撑能力。全年累计推送溯源分析报告40份,污染贡献敏感企业近500家次。三是开展溯源分析。我市同步开展了VOCs组分监测与走航监测进行,利用监测数据,对臭氧污染成因进行深度解析,对淮南市主城区、各县区及周边7个工业园区进行走航监测,通过相关监测数据,对各区域VOCs排放水平进行评估分析,发现问题,有效推进了臭氧防治工作的开展。
  三、突出重点,大气工作再启新征程
  2023年,我们将积极克服存在的风险和困难,保持攻坚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各县区要结合辖区实际制定空气质量提升计划,压实各方责任,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加快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深化区域联防联控、精细管控扬尘污染、狠抓移动污染源管理、强化环境执法监管,抓住秋冬关键时期,实现重点突破,全力以赴完成各项硬指标硬任务,推动辖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二)开展重点时段防治攻坚。开展夏季臭氧攻坚和秋冬季颗粒物攻坚行动。在5-9月臭氧污染突出时段,重点加强对涉VOCs排放企业的管控,对VOCs排放量大的行业企业,开展帮扶指导和深度治理。在秋冬季,依据污染排放绩效水平,对水泥、砖瓦、铸造等颗粒物高排放行业,实施差别化管控。 
  (三)推进重点领域污染治理。一是紧抓重点企业治理。推进电力企业稳定达到超净排放水平。推进3家生物质电厂超低排放,2家自备燃煤电厂超净排放。二是紧抓VOCs治理。深入推进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VOCs废气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帮扶,及时推进中小微企业更换活性炭。三是紧抓清洁运输替代。推进全市用车大户运输车辆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升级,逐步实现全市重点企业厂内车辆全部新能源化,出厂物料运输车辆全部使用清洁能源或达到国六B标准。优化城市公共交通及物流通行车辆结构。
  (四)提升面源污染管控水平。一是推进扬尘精细化管控。细化工地扬尘专项治理,实施“一场一策”,落实“六个百分百”措施。城市道路、国省干道实施分级管控。推进工业堆场扬尘治理,重点抓好煤矸石堆场治理。二是强化露天焚烧管控。网格化管控秸秆禁烧,进一步推动禁烧任务细化到田、责任到人,确保无死角、无空档。三是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排查。深入开展餐饮油烟管理工作,加强城管、住建、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管理部门之间协作,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对餐饮油烟等大气污染行为的执法监管。定期开展“回头看”自检,健全长效管理制度。四是加大散煤清零力度。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责,加大执法力度,常态化巡查美食街等重点区域,一经发现,及时查处。
  (五)加强大气治理制度保障。一是完善技术帮扶机制。统筹监测、执法、技术专家等力量,组建精准技术帮扶队伍,上下联动,实行常态化“线上+线下”帮扶指导,开展PM2.5和O3协同防控,根据污染浓度和组分变化特征,科学分析污染来源,识别敏感区域污染源和污染高值区,对症下药,精准治理。二是完善会商调度机制。加强会商调度,研判当日空气质量形势,部署安排治理减排工作,精准发现问题,及时核查促改。三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打好组合拳,以专项联合执法检查为发力点,督促各相关部门和企业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严查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四是完善快速响应机制。各县区、市直各部门之间完善联合处置快速响应机制,各责任单位积极响应、迅速落实,实现点、线、面联动,第一时间将管控措施通知到位、整改到位。五是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实行县区、市直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环境空气质量量化考核,定期通报各县区、乡镇(街道)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和排名,督促落后县区加大工作力度,改善空气质量。
  主持人:

  感谢发言人的发布。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散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