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日报】人民银行淮南市中心支行积极推进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确保各项政策直达实体

发布时间:2020-08-24 16:03信息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淮南市中心支行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淮南市中心支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用好降准、再贷款再贴现、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政策等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淮南市实体支持力度。上半年,运用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向17户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发放贷款2.95亿元、利率2.65%;运用“1.5万亿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小微及涉农企业817户次、12.79亿元。通过以上央行政策工具运用,促进金融机构在“增量、降价、提质、扩面”等方面为淮南市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环境,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强化逆周期调控,增加信贷投放

    各项贷款增量超去年全年水平。上半年,不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全市金融系统克服疫情影响,扩大信贷投放。6月末,淮南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91.8亿元,比年初增加126.6亿元,已超过2019年全年贷款增量。上半年全市7家法人机构各项贷款增加42.6亿元,同比多增24.1亿元。

    重点领域信贷增速超平均水平。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采取多种措施将信贷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如徽商银行淮南分行开展“小微赢春”行动,向全市中小微企业提供不低于20亿元的专项信贷额度,支持企业发展;淮河农商行制定《深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项行动方案》,集中精力做好稳企业保就业工作。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民营、小微、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分别为233.7亿元、391.6亿元、199.6亿元,比年初增速分别为9.3%、10.8%、9.5%,高出各项贷款增速1.2、2.7、1.4个百分点。全市金融机构精准扶贫贷款余额为59.7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2.3%。其中,产业带动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8.7亿元,余额同比增长35.1%。

    推进LPR改革,降低企业贷款利率

    积极推进LPR定价转换。严格按照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积极推进金融机构将贷款定价由参照央行贷款基准利率向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转换。截至目前,全市法人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已全部参照LPR定价;存量浮动利率贷款LPR转换率已达89.1%,其中企业贷款转换率达97.1%,位居全省前列。

    小微、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实现“双降”。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发放小微企业贷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5.88%、6.06%,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72、0.81个百分点。据测算,上半年分别为小微企业和普惠小微企业节约利息成本约9454万元和8580万元。例如,寿县某粮贸公司因疫情影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万,寿县农商行了解后开辟绿色通道,运用支农再贷款资金向该公司以信用方式提供贷款400万元,利率由9.35%降至3.05%,节约资金成本约25.2万元。

    畅通信贷政策传导,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创业担保贷款大幅增加。上半年金融机构累计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50笔、3.83亿元,同比多放714笔、2.05亿元;直接扶持2345人创业,带动7700余人就业。6月末,金融机构创业担保贷款余额7.66亿元,同比增长35.7%。

    科技赋能扩大信用贷款投放。6月末,全市企业信用贷款余额492.4亿元,比年初增加37.9亿元;其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年初增加5.6亿元,同比增长20.6%,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2.2个百分点。其中,徽商银行淮南分行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疫情期间借助科技赋能累计发放线上信用贷款160笔、1.53亿元;建设银行淮南市分行创新上线“惠懂你”APP一站式创新产品,让小企业“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全流程金融服务。

    确保政策直达实体,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

    多措并举深化银企对接。推动“千名行长进万企”专项活动常态化开展,活动开展以来全市金融机构234名分支行行长累计走访企业1727家次。深化行业对接,按周调度金融机构对130家农业农村企业和40家文旅企业开展走访,实现对接全覆盖。用好安徽省“四送一服”平台,积极联络52户留言企业,并督促金融机构妥善解决企业诉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扩大贷款企业覆盖面。6月末,全市小微企业有贷款余额的户数5.17万户,比去年同期增加1.77万户;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的企业增长26.2%。其中,徽商银行淮南分行开展“小微赢春”行动,为289户企业完成授信,新授信客户超过50%;通商农商行利用支小再贷款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达300户次,涉及制造、涉农、批发零售等多个行业。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