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23年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发布时间:2023-10-18 11:09信息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淮南市分行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3年10月13日16:00举行2023年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罗延枫主持新闻发布会。以下为文字实录。

罗延枫: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人民银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发布会将通报2023年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的情况,并围绕这些数据和宏观形势等热点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女士,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先生,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先生。

首先,我们请阮健弘司长发布2023年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情况。

阮健弘: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我今天会分两部分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的情况。第一部分是通报一下数据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对数据的总体情况进行整体解读。

首先我通报社会融资规模的情况。初步统计,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72.5万亿元,同比增长9%。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累计为29.3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1万亿元。

下面通报货币供应量的情况。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9.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和1.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84万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和4.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93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4623亿元。

下面通报贷款的情况。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9.52万亿元,同比增长10.2%。人民币贷款余额234.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和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9.75万亿元,同比多增1.58万亿元。分部门看,前三季度住户部门贷款增加3.85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5.68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47亿元。

接着通报存款的情况。9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6.6万亿元,同比增长9.7%。人民币存款余额28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和1.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48万亿元,同比少增2737亿元。

下面是银行间市场成交和利率的情况。前三季度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611.95万亿元,日均成交8.62万亿元。9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87%,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96%。

下面是外汇储备和汇率的情况。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2万亿美元。9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1798元人民币。

最后是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情况。前三季度,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0.16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5.6万亿元。

上面通报的是金融数据的基本情况,下面我对三季度数据的总体情况进行解读。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推动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前三季度金融数据显示,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为经济回升提供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从总量看,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合理增长。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有力投放流动性。前三季度降准两次,累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持。

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人民币各项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0.3%、9%和10.9%。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9.33万亿元,同比多1.41万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9.75万亿元,同比多增1.58万亿元。

从结构看,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金融支持更加精准有力。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充分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加大对制造业、普惠金融、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8.2%,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7.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4.2个百分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6%,比各项贷款增速高7.7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3.2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6107万户,同比增长13.3%。

从利率看,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减轻居民利息负担。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持续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成效显著,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前三季度,一年期和五年期LPR分别下降20个基点、10个基点,推动企业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5%,比上年同期低14个基点。同时,推动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政策落地,有效减轻居民利息负担,改善消费者预期,增强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9月末,存量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29%,比上月末低42个基点,取得了显著的下降幅度。

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货币信贷的政策效能,支持实体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促进经济良性循环。谢谢。

罗延枫:谢谢阮司长,刚才阮司长通报的三季度的金融统计数据的情况我们已经在人民银行的官网、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微博上发布,欢迎大家查阅。

下面是答问环节,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单位。

新华社记者:想问一下关于三季度信贷的总体情况,比如说信贷结构有哪些新的特点、新亮点和新的变化?如何看待三季度信贷的波动情况?谢谢。

阮健弘:今年以来,人民币贷款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9.75万亿元,同比多增1.58万亿元。分结构看,企业贷款特别是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较多,为稳投资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前三季度,企(事)业单位的新增贷款是15.68万亿元,同比多增1.2万亿元,是贷款增加的主力军。其中,中长期贷款新增11.88万亿元,同比多增3.23万亿元;短期贷款新增3.99万亿元,同比多增7117亿元;票据融资减少3355亿元,受上年高基数的影响,上年同期票据融资增加了2.5万亿元,所以票据融资同比减少较多。住户贷款保持同比多增。前三季度,住户贷款新增3.85万亿元,同比多增3499亿元。

具体看:一是金融机构加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住户经营贷款增加较多。前三季度,住户经营贷款新增2.97万亿元,同比多增6584亿元,是住户贷款同比多增的主要动力,有效支持了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是居民消费需求回升,推动短期消费贷款增加。前三季度,住户部门短期消费贷款新增4600亿元,同比多增3493亿元。谢谢。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我们关注到人民银行近期出台了一系列的利率政策来支持实体经济,想问一下央行的主要考虑是什么?目前这些措施的实施效果怎么样?其中关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降的工作有什么新的进展吗?谢谢。

邹澜: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面临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等挑战。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适时调整优化政策,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人民银行综合考虑经济金融运行特点,合理统筹政策出台时机。8月下旬以来,密集实施了一系列利率政策,发挥好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的积极作用。利率政策针对性和协同性明显增强。

一是引导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10个基点。针对性地支持企业流动性资金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和消费贷款。

二是推动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落实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调降二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三是针对存款定期化长期化倾向,引导银行下调一年期及以上存款利率10-25个基点,促进企业居民加大投资消费。

目前一系列利率政策已取得显著成效,市场反应积极正面,后续效果还将持续显现。

您关心的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工作已基本接近尾声。8月31日相关政策发布后,金融机构坚决贯彻落实金融为民理念,从与客户共生共荣的角度出发,积极主动研究推动以市场化方式让利客户,分门别类不断细化具体执行措施。在法治化前提下,力争最大幅度、最快速度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在实施过程中,金融机构加班加点完成系统改造,以电子化批量操作等简便易行的方式,最大限度不让客户跑腿。针对客户关切,积极加强宣传引导,以系列问答等形式解释说明操作细节,确保群众听得懂、办得好、得实惠。

目前,绝大多数借款人均已第一时间享受到了实惠。9月25日到10月1日实施首周,有98.5%符合条件的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完成下调,合计4973万笔、21.7万亿元。调整后的加权平均利率为4.27%,平均降幅0.73个百分点。

对于其他还需借款人提供证明材料、银行予以认定的情况,主要银行也将在一个月内完成调整。我们注意到,对相关工作执行情况及效果,社会公众十分关注,很多媒体也作了很好的跟踪报道,有很多真实生动的案例。老百姓普遍反映,存量房贷利率降低,明显减少了利息负担,降低了提前还贷的动力,增加了投资和消费的信心和能力,特别是对前期在利率较高时购房的工薪阶层和个体工商户,效果尤为明显。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显著影响整个合同期限的利息支出,预计此项措施的效应将持续发挥,并逐渐惠及整个经济运行。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近期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好转,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持续恢复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另外我比较关心央行如何看待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形势?下一阶段我们的货币政策还有什么考虑?

邹澜: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断推动宏观经济回升向好。尤其是8月以来,进一步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有效提振信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一是保持总量合理较快增长。9月降准释放长期资金超过5000亿元,当月中期借贷便利超额续作,增加投放1900多亿元,有力对冲缴准、缴税等因素影响,支持地方债集中发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就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重点领域召开多次专题会议,指导金融机构稳固信贷支持力度。

二是发挥利率政策作用,稳步有效激发市场需求。继6月降息后,8月公开市场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中标率再次下行,发挥利率政策引导作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持续发挥,银行负债成本稳步下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三是运用好货币信贷工具优化贷款投向。充分发挥信贷政策引导效能,继续用好实施期内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精准滴灌。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需求端降首付比、降二套房利率下限、降存量房利率“三管齐下”,供给端抓好“金融16条”落实,加大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基础设施、保障房等金融支持,助力稳定消费、投资和宏观经济大盘。

四是综合施策积极应对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适时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召开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专题会议、增发香港央票等,稳定市场预期,坚决对单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政策组合拳效果持续显现,经济金融循环不断畅通。金融支持稳固有力,金融数据总体不错,刚才阮司长已经作了介绍。9月新增贷款较7月、8月增长势头明显回升,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增速维持10%左右的较高水平;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持续处于历史低位,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回升明显,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继续快于全部贷款。

经济运行新亮点新变化明显增多。供给加快恢复,9月制造业PMI已升至扩张区间;消费显著回升,中秋国庆假期国内旅游收入已超过2019年同期;投资支撑稳定,基础设施、制造业民间投资增势较好,重点城市房地产成交回暖;物价总体回升,总供求更趋平衡。总的看,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依然坚实,在全球大型经济体中继续保持领先。

下阶段,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观察前期政策效果,加快推动政策生效。货币政策应对超预期挑战和变化还有充足空间和储备,将继续做好逆周期调节,为激活经济内生动力和活力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谢谢。

金融时报记者:今年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整体支持力度如何?当前社会融资的规模结构有何特点?同时请您展望一下四季度社融和信贷的增长趋势?

阮健弘: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助力实体经济加快恢复向好。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余额372.5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与上月末持平。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是29.33万亿元,同比多1.41万亿元,这个同比多是在上年基数较高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多增,为经济的回升向好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从结构上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较大。前三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9.52万亿元,同比多增1.55万亿元。

二是表外融资有所恢复,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多增较多。前三季度,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分别增加639亿元和2417亿元,同比分别多增5453亿元和3309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057亿元,同比少增2241亿元。

三是政府债券融资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5.96万亿元,同比多462亿元。其中,国债净融资2.37万亿元,同比多6463亿元。

四是企业直接融资有所减少。前三季度,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6744亿元,同比少1994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63万亿元,同比少6128亿元。三季度当季企业债券净融资有所改善,同比多1796亿元。

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增强信贷总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GDP增速相匹配,推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预计四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增长将继续保持平稳,谢谢。

财新传媒记者:我们注意到9月22日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总局第三次发布了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我想请问一下我们强化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目的是什么?这些年取得了哪些成效?接下来还有可能采取哪些措施?

李斌: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发布2023年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一共是20家银行,包括了6家国有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5家城市商业银行,这是我国连续第三年更新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这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资产规模合计占到我国银行业总资产的61%,占到金融业总资产的55%,他们规模比较大,结构和业务复杂性比较高,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联性比较强。系统重要性银行经营稳健,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就有坚实的基础,因此评估认定系统重要性银行并且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更高的监管标准和监管要求,对于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具有重要意义。

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而言,在微观审慎监管基础上还要接受基于宏观审慎的附加监管,包括在最低资本和储备资本要求之上再满足0.25%到1.5%的附加资本要求,在杠杆率要求之上再满足0.125%到0.75%的附加杠杆率要求,同时还要按时制定提交“两个计划”,一个是恢复计划,一个是处置计划建议,以强化资本内在约束机制,持续提升全面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治理水平。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在推动系统重要性银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系统重要性银行积极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不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当前系统重要性银行经营总体稳健,在金融体系中起到了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截至今年6月末,系统重要性银行平均不良率是1.2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是10.57%和15.65%,拨备覆盖率达到了246%,保持了较高的资产质量和风险抵补能力。

总的来看,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认定和附加监管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也已经完成了公开征求意见等相关程序,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正在积极推进有关工作,稳步扩大宏观审慎管理的覆盖范围。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进一步发挥好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合力,促进稳健经营,不断夯实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分领域的金融数据看,金融在支持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方面的成效如何?

阮健弘: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功能,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一是消费信贷平稳增长、存量房贷利率明显下降,增加居民可用于消费的资金,有效提升居民消费的能力。前三季度,住户部门短期消费贷款新增4600亿元,同比多增3493亿元,加大了对居民消费的支持力度。同时,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政策落地,9月末存量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29%,比上月低42个基点,取得了显著的下降幅度。存量房贷利率下降能够有效减少居民的利息支出,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有助于消费平稳增长。

二是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稳步增长,为稳投资提供了资金支持。前三季度,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11.88万亿元,同比多增3.23万亿元,增加较多。从行业投向看: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保持较高的水平。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8.2%,比上年同期高7.4个百分点,比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2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新增2.68万亿元,同比多增8424亿元。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9月末,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是15.1%,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新增4.08万亿元,同比多增1.02万亿元。

同时,我们注意到,随着金融促消费、稳投资系列政策效应的不断释放,以及经济运行积极因素的不断积累,市场主体的预期正在提振。三季度,人民银行编制的居民家庭消费预期指数为56.4%,比上季上升0.5个百分点,表明居民的消费信心回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为50.6%,比上季上升0.2个百分点,表明企业的投资意愿也出现回升。谢谢。

证券时报记者:请问如何看待当前中美利差扩大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以及下一阶段如何研判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包括央行将如何应对汇率波动?

邹澜:我估计关心汇率问题的媒体比较多,谢谢您的提问。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近几个月,受美元走强和国内季节性购汇较多的因素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并略有升值,人民币汇率总体上没有偏离基本面。截至9月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9.55,较6月末上涨2.9%。其中人民币对英镑升值4.3%,对欧元升值3.9%,对日元升值3.5%,人民币较其他非美元货币走势偏强。人民币汇率外部压力有望缓解,中美利差倒挂不是新问题。近两年来,中美通胀走势和货币政策周期分化,美联储连续加息,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我国利率水平则稳中有降,中美利差收窄并于去年二季度开始倒挂,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已经在市场化价格中体现。

从趋势看,中美利差会逐步回归正常。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本轮加息已接近尾声,美债收益率创十几年高点后回落,近期市场已在逐步消化本轮加息周期的完整信息,中美利差将逐步恢复至正常区间,这将有利于支撑人民币汇率。

经营主体还是要坚持风险中性。我们注意到,在中美利差倒挂背景下,确实有一些机构和企业出现了资产外币化、负债本币化倾向,没有充分估计汇兑风险,一旦汇率形势出现较大变化,可能会面临较大风险。经营主体还是要立足主营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不要去赌汇率。应当看到,影响汇率的因素很多,中美利差只是其中之一。而且,中美利差是经济运行的结果,汇率走势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基本面。

近期,国内稳经济、稳预期政策陆续出台落地,9月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国庆餐饮、出行等消费旺盛,宏观经济运行向好。我国经常账户有基础、也有条件保持合理规模顺差,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整体持续好转和金融市场开放步伐加快,人民币资产的投资和避险属性显现,跨境资金流动能够自主均衡。总的看,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

人民银行将把握内外均衡,坚持“以我为主”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既注重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也会坚决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期货币信贷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了哪些工作?特别是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方面,取得了哪些初步成效?谢谢。

邹澜:人民银行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作用,引导优化贷款投向,有力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质增效,结构性工具正向激励作用有效发挥,推动金融机构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持续推进,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稳步有序落地。乡村振兴金融资源投入加大,9月末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达2.2万亿元,新动能金融需求及时响应,9月末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领域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1.4万亿元。

针对大家关心的民企和房地产领域,金融部门做了很多工作,加大民营经济多元化融资支持力度。

一是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满足民营企业信贷需求,8月末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达到了40.7万亿元。

二是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9月末已累计为140家民营企业发行的2426亿元债券提供了增信支持。

三是支持民企特别是科技型民企上市和再融资,累计已有超过1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8月人民银行还连续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和工作推进会,指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树立“一视同仁”理念,持续加大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资源投入。部分领域民间投资出现亮点,基础设施民间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速接近9%,均高于全部投资增速。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得到有力提振,中小企业开工已有改善。供需两端发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近一段时间,人民银行认真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会同相关部门调整优化首付比例、利率等房地产信贷政策,支持各地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减轻借款人利息负担,支持投资和消费;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配套政策,研究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推动构建房地产业新发展模式。

随着各部门、各地方政策措施出台落实,近期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积极的变化,高频数据显示的重点城市交易活跃度上升,销售和市场预期均出现边际好转。从信贷数据看,主要银行9月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合计较上月多投放1000多亿元,保持明显回升态势,信贷资金对在建项目建设竣工和住宅销售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从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情况看,刚才也介绍了,目前已有近5000万笔、22万亿元完成下调,利率平均降幅为0.73个百分点。

下阶段,人民银行将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继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聚焦重点,对结构性矛盾突出领域加大支持,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谢谢。

彭博社记者:央行在最新一期的货币政策报告里提到要保持商业银行的合理利润空间,请问应该怎么理解这一提法?另外这对下一步我们降息的空间是不是有一定的影响?

邹澜:谢谢您的提问,也特别感谢您对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持续关注。

利润是银行内源性补充资本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利润保持增长,但净息差持续收窄,利润增速也有所下降。2023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为1.25万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较上年同期低了4.5个百分点;净息差为1.74%,同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这种情况下,既要保持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又要推动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必须提高利率政策的针对性和协同性。8月下旬以来,人民银行立即实施了引导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推动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指导银行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等一系列利率政策。

利率政策协同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在于银行保持合理利润和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两个目标的兼顾实现。人民银行坚持金融为民理念,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在支持实体经济、维护金融稳定、保障老百姓利益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比如说,推动银行发展政府债券柜台销售和交易。通过提供双边报价,改善柜台服务,为居民储蓄提供兼具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金融产品。对于居民,持有长期限政府债券,随时可以出售变现备不时之需,收益显著高于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相比,也不会因为临时需要支取,而按照活期计息损失利息收入。对于银行来说,则有利于缓解定期存款与政府债券投资利率倒挂的矛盾,改善经营效率。

又比如,加强贷款利率自律管理。针对一些银行对部分大客户发放极低利率贷款,通过加强自律约束、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强化国债收益曲线的基准作用,在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同时,适当保持银行资产的合理收益,还能促进信贷资源更多配置到中小微企业等领域。

此外,对于协议存款等利率相对较高的负债产品,也可以研究进一步强化自律和规范。

总的来说,商业银行保持合理利润,应更多地借助市场发展、业务创新等途径,持续兼顾好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目标。人民银行将继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发挥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支持银行更好地实现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今年以来,跨境人民币业务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

李斌:我来简要介绍一下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有关情况。总的来看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和国际化是在市场驱动下水到渠成的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一直坚持市场驱动、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并注意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为境内外主体开展贸易投资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货币选择。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部署,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导向,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来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便利化程度,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是会同商务部进一步便利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使用,更好满足外经贸企业交易结算、投融资、风险管理等需求。

二是会同外汇局持续优化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推动提升银行办理资本项目业务的数字化服务水平。

三是在巴西等国新设了人民币清算行,进一步优化了人民币海外清算网络。

四是指导商业银行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提升业务办理实效,为真实合规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提供优质、便利的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

五是会同内地和港澳金融监管部门发布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举措。试点举措进一步优化以后,将会更好地满足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

六是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CIPS)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长假期间首次实现持续为境内外客户提供跨境支付清算服务,这样就更好满足了在“境内是假期、境外是工作日”的情况下市场机构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需求。

总体来看,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进一步提升。今年前八个月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34.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3%。其中,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分别是6.7万亿元和4.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37%和19%,分别占同期货物贸易、直接投资项下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24%和75%。这两个占比和去年同期相比都提高了7个百分点,这也是近年来的最高水平。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区域跨境人民币收入增长也都比较快,比如今年1到8月份我国和东盟的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同比增长了59%。企业在跨境结算中更多选择人民币,有助于减轻货币错配风险等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提高交易效率。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以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进一步夯实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制度基础,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支持经营主体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和投资。同时,坚持互利共赢,稳妥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全面制度性开放,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健全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谢谢。

第一财经记者:对于宏观杠杆率非常关注,请央行介绍一下今年以来宏观杠杆率的变化情况?

阮健弘:人民银行一直高度关注宏观杠杆率的变化。初步测算,今年二季度宏观杠杆率为291%,比上年末高9.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末高1.5个百分点。从三季度的经济恢复和债务增长情况看,预计三季度宏观杠杆率总体保持平稳。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我国经济恢复的速度在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地位。要客观认识到,疫情冲击之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考虑到疫后国民经济循环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一定程度上会强化债务增长先于经济增长的特征,宏观杠杆率会有所回升。

应当看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加。物价企稳向好,7月以来CPI环比增速转正,PPI同比降幅持续收窄,表明总需求在持续地恢复。企业的利润也在加快修复,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实现由降转增,同比增长17.2%,有助于提振企业的投资意愿。

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预计下半年经济持续恢复,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谢谢。

罗延枫:今天我们用一小时的时间回答了11个问题,感谢大家对人民银行工作的关注,也谢谢各位发布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下次再见。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