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工作落实情况】淮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年全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发布时间:2024-01-29 08:34信息来源:淮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序号

主要任务

牵头

单位

落实情况

存在问题和困难

完成状态

7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市发改委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1.6亿元,增长5.1%,较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滞后序时

10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

市发改委

1-12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7.2%,比去年同期提升3.6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第9位,较去年提升4个位次。

 

滞后序时

17

六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

市发改委

2023年,全年六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3%,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增速14.1%、绿色食品产业产值增速-3.3%、生命健康产业产值增速-9.7%、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速-2%、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增速8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增速0.9%

 

滞后序时

19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推进芯视佳微显示器、英众智能电子产业园等60个项目建设。

市发改委

2023年,省双招双引平台新增项目42个,总投资388.96亿元。其中,已投产项目8个,总投资24.34亿元;已开工项目15个,总投资237.12亿元;已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127.5亿元。芯视佳12英寸硅基OLED微显示器制造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序时推进

20

围绕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中安联合二期、年产60万吨铁基新材料等31个项目建设。

市科技局

市发改委

2023年,省双招双引平台新增投产项目16个,总投资47.36亿元;开工项目26个,总投资55.46亿元;签约项目52个,总投资149.57亿元;总计项目94个,总投资252.78亿元。中安联合二期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年产60万吨铁基新材料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序时推进

21

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加快推进蔚来电驱动二期和整车二期、创维商用车等40个项目建设。

市投促局

市发改委

2023年,省双招双引平台新增投产项目54个,总投资723.7亿元,其中投产项目5个,总投资5.8亿元;开工项目16个,总投资574.24亿元;签约项目33个,总投资143.87亿元。合众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一期、坤泰混动汽车核心部件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已投产,开沃新能源专用车一期项目已下线首批物流车产品,蔚来整车二期项目即将开工,航天锂电池及材料一体化产业基地、太蓝新能源固态锂电池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序时推进

22

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推进国晟异质结双碳产业园、中车瑞达电机等50个项目建设

市经信局

市发改委

2023年,省双招双引平台共录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77个,总投资357.7亿元;其中,签约项目31个,总投资205.13亿元,开工项目32个,总投资62.7亿元,投产项目14个,总投资89.87亿元。国晟异质结双碳产业园一期建成投产。

 

序时推进

23

围绕生命健康产业,加快推进抗生素原料药、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等35个项目建设。

市卫健委

市发改委

2023年,省双招双引平台共录入生命健康产业签约、开工、投产项目82个,投资额139.85亿元。其中签约项目40个、投资额68.03亿元,开工项目27个、投资额42.8亿元,新增投产项目15个、投资额29.02亿元。

 

序时推进

24

围绕绿色食品产业,加快推进中电投主粮农场、稻香饮食文化产业园等60个项目建设。

市农业农村局

市发改委

2023年,省双招双引平台共录入生命健康产业项目108个,投资额200.22亿元。其中签约项目61个、投资额137.78亿元,开工项目22个、投资额40.93亿元,新增投产项目25个、投资额21.51亿元。

 

序时推进

27

实施战新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全年净增战新企业70家。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

市发改委

2023年,大力实施战新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全年新增战新企业53家,战新产业产值增长9.4%,较去年同期提升24.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

 

滞后序时

30

实施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发展规划。

市发改委

一是加快推进支撑性电源项目建设,潘集电厂二期、平圩电厂四期开工建设,洛河电厂四期已核准。二是加快多能互补一体化基地建设,20万千瓦淮能电力凤台丁集矿采煤沉陷区一期光伏电站项目、20万千瓦华润凤台县尚塘风电场项目已按计划全容量并网。三是加快推进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建设,国家电投翔风风电场等项目正在报省发改委核准,县区、园区现代制造业产业园已开工4个。四是加快储能项目建设,协调供电部门加快电力接入方案审批,加快推进中电潘集共享储能一期和淮矿八公山储能项目建设。五是电网消纳能力进一步提升,50万伏孔店变扩建工程已建成,田家庵电厂220千伏送出线路改接工程已送电成功,潘集50万伏输变电工程已开工建设。

截至目前,全市火电装机规模达到153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316.5万千瓦,储能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煤层气共施工完成28口地面煤层气井(瓦斯治理井),年产气能力500-800万立方米,建成瓦斯发电站9座、发电机组91台,装机规模7.12万千瓦。截至202312月底累计利用瓦斯发电38.9亿度,利用瓦斯19.9亿立方米。

 

序时推进

31

开工建设潘集电厂二期、平圩电厂四期、中煤新集毛集电厂项目,加快田集电厂三期、凤台电厂三期、洛河电厂四期等项目前期,积极争取杨村煤矿恢复建设。

市发改委

市应急管理局

潘集电厂二期、平圩电厂四期开工建设,洛河电厂四期已核准。

 

序时推进

32

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不断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市发改委

认真落实2023年度省煤电机组三改联动计划,定期协调调度企业加快开展煤电机组改造工作。目前,凤台电厂1-4号机组供热改造已立项,正在开展招标工作,24号机组灵活性改造部分控制逻辑的优化和改造已完成。平圩电厂3号机组、6号机组灵活性改造已完成。

 

序时推进

33

用好电厂富集资源,建立市企共建机制,规划实施开发区集中供热供汽工程。

市发改委

市住建局

市产发集团

摸排全市开发园区(含非省级以上开发区)供热供汽情况,撰写全市供热供汽情况专报并报市政府主要领导审阅。会同市住建局、市自规局、潘集区等相关单位,编制《淮南市主城区集中供热专项规划(2021-2035年)》《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供热专项规划(20202035年)》,目前专项规划已根据征求到的相关单位意见进行完善,并报请市规委会审议。

 

序时推进

34

支持淮河能源集团开展煤层气综合利用。

市发改委

将煤层气综合利用相关内容列入市能源领域碳达峰相关文件,会同市财政局配合淮河能源集团开展省清洁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考核工作,协助淮河能源完成2022年煤层气开发利用财政补贴资金共计1322万元的绩效自评,目前企业已按照资金使用要求完成煤层气开发利用量目标值,资金使用全部用于煤层气开采和利用管理。截至目前,煤层气共施工完成28口地面煤层气井(瓦斯治理井),年产气能力500-800万立方米,建成瓦斯发电站9座、发电机组91台,装机规模7.12万千瓦。截至202312月底累计利用瓦斯发电38.9亿度,利用瓦斯19.9亿立方米。

 

序时推进

35

加快凤台风光储基地、潘集风光储氢基地等项目建设,实施标准化厂房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全覆盖工程,新增新能源规模200万千瓦以上,打造千亿级光伏产业基地。

市发改委

一是加快多能互补一体化基地建设,20万千瓦淮能电力凤台丁集矿采煤沉陷区一期光伏电站项目、20万千瓦华润凤台县尚塘风电场项目已按计划全容量并网,累计完成投资20.34亿元。二是加快推进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建设,中电谢家集3万千瓦风电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截至12月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已达316.5万千瓦。

 

序时推进

36

推进500千伏潘集输变电、淮河能源电网侧储能电站、中电共享储能电站等项目建设,提升新能源并网消纳能力。

市发改委

已将500千伏潘集输变电、淮河能源电网侧储能电站、中电共享储能电站等项目作为市级重点项目开展调度。500千伏潘集输变电项目已开工建设,线路已完成37基基础施工2.变电站土建完成46%。中电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平圩电厂内部厂区开工,接入电网方案已报省经研院评审。淮河能源电网侧储能电站可研审查已完成,电力接入方案已通过省供电公司评审。

 

序时推进

37

推动中环中清光伏装备制造、航天锂电池、赛纬锂电池新材料等15个项目建设。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中环中清光伏装备制造项目已开工、纳统,一期、二期已投产;航天锂电池项目已开工、纳统;赛纬锂电池项目已开工、纳统,单体建筑部分已建设完成,部分设备已进场。

 

序时推进

38

编制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制氢、储氢产业化。

市发改委

已启动氢能规划编制工作。

 

序时推进

39

以资源换产业、引项目,谋划打造一批零碳产业示范园。

市发改委

在淮南高新区、淮南经开区等4个新型基础设施用电负荷大、新能源条件好的园区,结合增量配电网建设零碳产业园,其中淮南高新区项目已启动建设。

 

序时推进

45

制定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市发改委

印发《淮南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3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家、省级两业融合试点1家。

 

序时推进

46

面向煤电化气产业链和制造业企业需求,积极培育壮大工业设计、检测检修、智慧管理、货运物流等服务业。

市发改委

印发《淮南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聚焦生产性服务业重点行业,不断推动产业规模显著扩大、辐射能级大幅提升、服务品牌不断彰显,培育1家省两业融合试点单位。

 

序时推进

48

实施省促进皖北振兴“一县一策”重点举措,支持寿县、凤台县加快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市住建局

印发《淮南市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10个方面28项具体任务,成立市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两个加快发展指标体系,每月印发市两个加快通报。指导寿县、凤台县开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对标调研工作,两县分别赴武汉东西湖区绿色健康食品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开展调研学习,并形成调研报告。2023年,寿县农副产品加工特色产业集群拥有规上企业54家,产值47.6亿元;凤台县绿色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集群有规上企业33家,产值29.6亿元。

 

序时推进

49

支持田家庵区发挥主城区优势,提升城市业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市发改委

田家庵区政府

指导田家庵区制定《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田家庵区服务业增长值同比增长7.3%

 

序时推进

50

支持八公山区、谢家集区、大通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盘活工矿废弃地和城中村资源,加快新兴产业导入。

市发改委

市自规局

认真落实《一市一策、一县(区)一策推动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重点举措》,指导大通区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指导谢家集区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指导八公山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

 

序时推进

51

支持潘集区依托煤电化产业资源,加快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实施城市更新,逐步理顺税收征管体制,大力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市发改委

市财政局

市税务局

市住建局

市交通运输局

支持潘集区煤电化产业发展,潘集电厂二期、平圩电厂四期、潘集50万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

 

序时推进

52

支持毛集实验区推动焦岗湖景区提档升级,打造淮河流域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乡村振兴示范区。

市发改委

市文旅局

市农业农村局

市乡村振兴局

焦岗湖冰雪农旅综合体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御泉湾温泉康养中心开业运营。启动探淮河文旅、曹集老街改造、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园、车小米房车营地、青冈河水街民宿等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工作。焦岗湖镇臧巷村入选2023年度全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

 

序时推进

53

制定开发区“一区一策”扩量提质增效实施方案,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

市发改委

组织全市6家省级以上开发区编制《开发区提质扩量增效实施方案(2023-2025年)》,对标学习沪苏浙及省内先进园区,围绕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对标园区、产业培育、空间布局、改革创新等方面制定目标方案。目前,一区一策方案已报省发改委待批。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目前,开发区机构改革已完成5家(市经开区、市高新区、煤化工园区、寿县经开区、凤台经开区)、正在推进1家(毛集经开区);人事薪酬改革已完成3家(市经开区、市高新区、潘集经开区),正在推进3家(寿县经开区、凤台经开区、毛集经开区)。

 

已完成

54

支持市经开区(大通工业园)扩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制造产业。

市发改委

市卫健委

市经信局

市自规局

市发改委指导市经开区科学编制开发区一区一策提质扩量增效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已报省发改委待批。围绕汽车及零部件、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打造安徽省内重要的高端化学原料药、药用辅料和包材生产基地;华东最具竞争力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和具有区域特色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全面对标学习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园区提质扩量增效。市经开区2023年(预计)完成经营(销售)收入510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80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7亿美元,增长30%

 

已完成

55

支持市高新区(谢家集智造园区、田家庵现代产业园)重点发展大数据、新型显示、智能家电产业。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市发改委指导市高新区科学编制开发区一区一策提质扩量增效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已报省发改委待批。围绕大数据、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建设成为合肥都市圈大数据存储、交易、服务和应用中心,安徽省重要的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全面对标学习上海莘庄工业区、合肥新站高新区,推动园区提质扩量增效。市高新区2023年(预计)完成经营(销售)收入269亿元,增长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5亿元,增长9.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亿元,增长8.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2亿元,增长12.1%;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2亿元,增长6.7%;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9.26亿元,增长3.2%;实现进出口总额1.8亿美元,增长80%

 

已完成

56

支持潘集经开区(煤化工园区)重点发展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产业。

市发改委

市科技局

市发改委指导潘集经开区(煤化工园区)科学编制开发区一区一策提质扩量增效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已报省发改委待批。围绕现代煤化工、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做好煤头化尾文章,推动基础化工强链、精细化工延链、化工新材料补链,将开发区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化工材料产业基地、华东地区知名化工新材料基地。全面对标学习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推动园区提质扩量增效。潘集经开区2023年(预计)完成经营(销售)收入210亿元,与去年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增长22.8%;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9.3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81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0.3亿美元,增长42.9%

 

已完成

57

支持寿县经开区(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寿蜀现代产业园)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现代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市投促局

市发改委指导寿县经开区科学编制开发区一区一策提质扩量增效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已报省发改委待批。重点培育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产业集群,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合肥都市圈新能源汽车产业市际合作示范区、淮南市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对标学习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武进经开区)、长丰(双凤)经开区,推动园区提质扩量增效。寿县经开区2023年(预计)完成经营(销售)收入160亿元,增长2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增长60%;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49.2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增长71.4%

 

已完成

58

支持凤台经开区重点发展光伏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配件、精细化工产业。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市发改委指导凤台经开区科学编制开发区一区一策提质扩量增效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已报省发改委待批。围绕新能源光伏、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精细化工三大产业狠抓项目建设和园区配套,深度融入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安徽省重要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对标学习江苏仪征经济开发区、安徽全椒经济开发区,推动园区提质扩量增效。凤台经开区2023年(预计)完成经营(销售)收入190亿元,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2亿元,增长20.4%;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4.7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增长4.7%

 

已完成

59

支持毛集经开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绿色食品产业。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市农业农村局

市发改委指导毛集经开区科学编制开发区一区一策提质扩量增效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已报省发改委待批。围绕非金属新材料、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三大产业,推动全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化发展,到2025年打造以绿色食品加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对标学习浙江永康经济开发区、涡阳经济开发区,推动园区提质扩量增效。毛集开发区2023年(预计)完成经营(销售)收入41.2亿元,增长1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7亿元,增长30%;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0.4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4.96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0.58亿美元。

 

已完成

60

完善“赛马”机制,改进考核办法,激励各县区、开发区在沪苏浙找标杆、在全省进前列。

市发改委

制定《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召开全市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推进会、指标分析会,印发两个加快通报10期。指导六大开发区制定开发区提质扩量增效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已报省发改委待批。

 

已完成

66

新增市场主体4.5万户、民营企业1万户,民间投资增长15%以上。

市发改委

市市场监管局

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审批权限下放,1-12月份备案民企投资项目1022个、总投资2017亿元。民间投资下降5.2%,居全省第12位,位次较去年持平。

民间投资下降主要受民间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下降影响。

滞后序时

67

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措施,用好我市支持产业发展“60条”等政策。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市财政局

市税务局

持续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跟踪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抓好经济运行分析研判,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序时推进

72

精准谋划项目,建立万亿元项目储备库。

市发改委

组织各县区、园区、市有关单位完成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谋划工作,谋划项目2525个,项目总投资12497.21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1821.78亿元。全年共实施亿元以上续建与新开工项目530个,总投资3996.4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77.27亿元,完成投资717.32亿元。

 

已完成

73

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在中央预算内和省级补助、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政府专项债等方面争取更多淮南项目纳入全省布局、进入全国盘子。

市发改委

市财政局

印发《淮南市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编制《2024年向上争取资金项目谋划申报指南》,组织开展中央预算内投资及专项债券项目谋划申报培训会,按月通报向上争取情况,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等资金支持作用。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58个,下达资金8.72亿元,争取中央及省级资金16.48亿元。截至12月底,中央预算内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均已达到100%;已完成投资支付率95.48%;中央预算内资金完成率92.47%;完工率66.66%,全省第2位。全市发行专项债券项目36个,金额48.09亿元。截至12月底,项目开工率100%;实际支出专项债券金额48.09亿元;年度完成投资74.36亿元,投资完成率100.2%。争取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11个,国债资金16.2亿元,全省排名第10位。

 

已完成

74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推进三产“锻长补短”,落实“徽动消费”行动,实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加快发展线上消费,支持城乡居民增加住房改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促进聚集性、接触性消费加快恢复。

市发改委

市商务局

印发《淮南市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措施》,提出扩大汽车消费、稳定居住消费、壮大服务消费、拓展新型消费等政策举措。加大争取力度,积极发动市场主体参与“皖美消费”新场景评选活动,全市共遴选10家报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审核,最终2家入选全省“皖美消费”新场景百强推荐名单。组织开展“消费帮扶新春行动”“消费帮扶金秋行动”等系列活动,2023年,我市共计采购帮扶产品9570万元。做好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特色农产品助销工作,采购特色农产品7500多份,价值近200万元。

 

已完成

76

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5家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

市发改委

今年以来,上报服务业企业16家,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3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2%

 

未完成

77

组织实施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

市发改委

1026日,《<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经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纲要》设置的27项指标,总体进度较好,其中4项指标提前完成2025年目标,15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合计占比70.4%

 

已完成

79

坚持重点招商项目月调度推进机制,以实绩为导向强化考核奖惩,提升协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竣工投产率。

市投促局

市发改委

每周对进度滞后的重点招商项目进行调度,针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会同各要素保障部门研究解决办法,并实行“双向交办”,为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每月对各县区、园区、市有关单位重点项目的开工率,竣工率,投资完成率等情况进行通报。定期向县区、园区、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发送提醒短信11次,每月赴县区、园区现场核查项目建设情况,督促项目加快开工、纳统。

 

已完成

83

加强标准化厂房招商,建成标准化厂房208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180家以上。

市发改委

市投促局

加快推进现代制造业产业园建设进度,新建成标准化厂房127.07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112家。

 

滞后序时

87

强化市领导包保推进重大项目,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周调度、重点项目一月双调度、“管行业必须管投资”、投资“赛马”激励等机制。

市发改委

制发《关于印发淮南市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2023年)的通知》《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南市管行业必须管投资工作方案的通知》,按月通报各行业投资情况,印发分行业投资情况提示单,加快各行业项目建设进度。形成监测分析报告12期报包保市领导参阅,同步报送市直相关要素保障部门。印发《淮南市投资赛马激励机制(2023年修订)》,分季度通报全市投资赛马情况,已通报三期。

 

已完成

88

亿元以上省重点项目新开工240个、续建330个、竣工90个以上。

市发改委

2023年在库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计划新开工235个,续建项目329个,计划竣工85个。1-12月,新开工项目201个,开工率86%,竣工项目110个,竣工率122.2%

 

已完成

94

推进合淮市域铁路、合新六城际铁路等项目前期。

市发改委

合淮市域铁路已纳入合肥都市圈规划,合肥都市圈规划已报国家发改委待批。经与省铁路办积极对接,目前省及层面尚未启动合新六城际铁路相关工作,我们将继续关注项目动向。

 

序时推进

97

编制铁路发展利用规划,盘活铁路专用线资源,推进接轨联网,充分发挥铁路资源优势。

市发改委

已编制完成《淮南市铁路物流基地规划》。

 

已完成

98

编制现代仓储物流基地规划,整合工矿用地、专业化仓储等资源,发展多式联运,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壮大现代物流产业。

市发改委

市交通运输局

已经编制完成《淮南市现代仓储物流基地规划》初稿,并根据市直部门意见进行了多轮补充修改,113日,邀请省直有关单位召开了专家咨询会,正在根据专家意见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

 

已完成

115

加快合淮同城化发展。发挥新桥片区“桥头堡”作用,加快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建设。支持市高新区、市经开区围绕合肥重点产业加强协作,等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市发改委

寿县

经开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

市经开区管委会

组织召开合淮同城化发展座谈会;印发《合淮同城化发展座谈会会议纪要》《合肥市淮南市2023年重点合作项目及合作事项计划》,明确13个重点项目和合作事项,按期发布进展情况通报,目前合作事项均已完成。新桥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总体规划和相关方案获省政府批复。合作区机构于202311月获批,明确合淮合作区管理办公室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直属机构。合作区2023年启动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共11个,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二期电驱动厂房项目已完成主体封顶;总投资45亿元的蔚来整车二期项目已完成土地摘牌,即将开工建设;新淮大道等道路已完成项目立项备案,已启动设计招标。全力推动市经开区、市高新区与合肥市园区开展园区共建合作,积极嵌入合肥芯屏汽合产业链,主动参与产业分工,淮南高新区对标合肥京东方,重点聚焦显示整机制造和下游部品加工生产配套项目,加快集聚电驱、动力电池等零配件生产企业,依托省级大数据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合淮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璞华大数据、华大基因、全裕大数据等一批大数据企业入驻江淮云”“智慧谷和淮南高新区双创中心。

 

已完成

116

加快闵行·淮南科创产业园、科创孵化基地建设,支持县区园区深化对口合作。

市发改委

市投促局

举办第二届转型发展大会,召开闵行淮南合作发展座谈会,揭牌闵行·淮南科创产业园,挂牌闵行·淮南科创孵化基地,注册成立安徽闵淮科创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闵行区派遣2名同志分别担任公司常务副总、监事,驻淮办公进行管理运营。2024111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良鸿召开专题座谈会,推动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招商引资、闵淮科创产业园运营工作。印发《闵淮结对合作帮扶2023年度重大事项清单》,10个领域35个事项均已完成,推动闵淮两地在产业共建、协同创新、招商引资、社会民生、农产品供销、干部交流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全年引进总投资50亿元的德力年产10万辆新能源车项目、总投资9亿元的科博达(安徽)产业基地项目等上海项目48个,总投资约460亿元。20231215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良鸿召开淮南闵行结对共建、合淮同城化工作专题推进会,通报2023年度事项开展情况,推进谋划2024年度合作事项。

 

已完成

125

以春申湖片区为重点推进城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打造城市生态修复示范区、资源型城区转型样板区。

市发改委

市建发集团

市自规局

春申湖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整体工程已完成80%,预计2024年全面完工并向群众开放。西部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二期项目提升设计方案通过市规委会审查,正在完善方案并进行初设,三期、四期规划设计方案正在编制。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淮南模式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优秀典型案例。

 

已完成

185

压实企业和属地政府共同责任,高标准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面积1.1万亩,搬迁安置群众6000人,着力打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淮南样板。

市发改委

市自规局

截至12月底,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面积26609亩,搬迁安置群众8500人。

 

已完成

192

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市发改委

印发《淮南市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关于印发扎实做好2023年度能耗强度控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分解下达年度能源消耗双控目标,建立能耗月报工作制度,加强万吨以上重点用能企业管理,实施11家重点非电用能企业一企一策节能减煤降碳诊断。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单位GDP能耗全口径下降5.3%,扣除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后下降8.4%,达到省定目标要求。全年数据省市尚未核算。

 

已完成

193

开展能源、工业等领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行动。推动省级以上园区全面实施循环化改造。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印发《关于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各省级以上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推动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开展循环化改造工作,目前全市6个省级以上园区均已完成实施方案编织,正在按照方案稳步推进改造工作。

 

已完成

194

加快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园建设。

市经信局

市发改委

积极配合市经信局持续做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园建设。推进潘一实业煤系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支持,基地2个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资源综合利用资金支持共2880万元,3个项目获得省级大宗固废资金支持380万元。持续建设大宗固废基地,支持企业开展高效、高质、高值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发挥带动引领作用,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已完成

196

积极构建清洁运输体系,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市经信局

市发改委

市交通运输局

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今年以来,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4499个,其中公用充电桩1239个。

 

序时推进

197

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市发改委

印发《淮南市居民生活绿色低碳行动方案》,组织开展淮南市节能宣传周、首届8.15全国生态日活动,推动形成崇尚绿色低碳的良好氛围。市生活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入选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我市荣获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民活动城市二等奖。

 

序时推进

213

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工程。

市发改委

市人社局

市农业农村局

积极与省发改委对接,持续跟进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工程实施情况,待国家、省相关上位文件出台后抓好落实。

 

序时推进

237

统筹有限资源,在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上优先向重大项目和民生领域倾斜。

市发改委

市自规局

市财政局

每周对重大项目土地要素进行调度,确保项目早日完成用地等前期手续。每季度召开重大项目融资需求对接会,建立政银企微信交流群,及时推送项目信息,保障重大项目融资需求。

 

已完成

238

统筹新能源发展资源,科学配置建设指标,加大项目整合力度,科学布局上下游配套产业,切实将新能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市发改委

编制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梳理摸排集中式新能源项目,加快推进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建设,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316.5万千瓦、增长57.1%,占全市总装机规模比重提高到17%以上。加快发展新能源制造业,中环低碳新能源二期、国晟异质结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全省首个零碳产业园启动建设。

 

序时推进

239

统筹市辖区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多头建设、重复建设、闲置浪费。

市发改委

我委多次组织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教体局、市住建局、市文旅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县区(园区)召开社会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谋划推进会,从建设基础、实际需求出发,统筹谋划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23年,争取社会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9个、争取资金1.34亿元。结合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工作,开展实地走访调研,摸清摸准建设基础和短板弱项,科学拟定设施布局。

 

已完成

240

统筹在淮高校、科研院所、央企省企资源,健全紧密对接交流机制,深化市校企共融发展,构建发展命运共同体。

市发改委

市经信局

市教体局

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央企省企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创建省级创新平台,成功获批1个新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通过验收认定,6家省工程研究中心通过优化整合。入选安徽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被推荐申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已完成

242

出台差异化的财政奖补、科技创新、政府采购、用能排污、土地使用税、金融支持等配套政策,让优质资源更好更快地配置到好企业、好项目上。

市财政局

市科技局

市发改委

市生态环境局

市税务局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市自规局

加强能耗要素保障,主动服务高质量项目,实现能耗要素的优化配  置和能评的及时批复,助推优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强化单耗约束,增强能耗总量管理弹性,优先保障一批单耗较低、能效水平先进的重大项目用能需求。制定印发《关于扎实做好2023年度能耗强度控制工作的通知》,明确各项节能降耗措施。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 建立月调度工作机制,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坚决防止出现年底突击管控,加强对两高重点行业指导帮扶,靠前掌握重点企业能耗形势,确保能耗按计划推进。

 

已完成

245

理顺市区两级财政责任,压实区级财政“三保”兜底责任,建立重大项目前期经费保障、土地报批周转金、重点产业项目扶持等机制。

市财政局

市发改委

市自规局

牵头起草《淮南市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已完成征求意见。

 

已完成

260

坚持重点工程三级联动包保,建立投资审批数据部门间共享机制,推动投资审批权责“一张清单”、审批数据“一体共享”、审批事项“一网通办”。

市发改委

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市公安局

对各有关部门涉及的39个审批事项的申请材料清单进行整合规范,办件信息实现共享共用,提高投资审批一网通办水平。

 

 

已完成

262

健全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考核评价办法,形成项目建设“比进度、比质量、比安全、比环保、比效益”的浓厚氛围。

市住建局

市发改委

会同市住建局联合印发《淮南市项目建设赛马考评办法》,认真组织开展季度五比考评,印发“赛马”考评通报4期,对39个先进项目、38个落后项目授牌。

 

已完成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