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基本民生】关于印发《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3-01 09:53信息来源:淮南市教育体育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各县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各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

为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建设教育强市,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和《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淮南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2024229


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现代化

美好淮南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建设教育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和《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意见》,结合我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供给结构、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快职教大市、技工强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主要目标。着力打造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和技能型社会的标杆区,技能人才的供给规模、专业结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与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适应,基本满足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和淮南市七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力争用3年时间,创建1所职业本科学校、1所国家双高计划高职学校、1-2所国双优计划中职学校。每年输送技术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其中服务新兴产业、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未来产业的技术技能人才不少于1.6万人。每年培训各类职业技能人员4.5万人次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深化体系建设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发展

1.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坚持行业主管部门指导、高水平院校和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下同、科研院所、创新平台、上下游企业多方共同参与,围绕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居)、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和我市支柱产业发展,参与或组建一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加快推进长三角化工新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安徽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每个共同体布局建设若干现代产业学院、现场工程师学院。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淮南联合大学;配合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国资委)

2.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以淮南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区为重点,由县区政府主导、产业园区牵头、“政行企校”四方参与建设2个实体化运作的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加快推进我市首批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淮南新材料产业学院建设,力争进入国家级行列。在联合体内,布局建设一批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引导联合体内企业接收职业学校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支持学校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工艺改进、产品升级,更好满足区域人才需求。加快推进我市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并积极争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牵头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淮南联合大学;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体育局、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国资委))

3.建设县域产教融合体。对接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坚持政府主导,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聚焦县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建设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县域产教融合体。(牵头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体育局、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国资委)、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寿县、凤台县持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集中力量办好1所多功能高水平中职学校。(牵头单位: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服三农的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一批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相关的专业,探索田间大学”“乡村学院等办学模式。(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面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培养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和乡村工匠队伍,服务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赋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国资委)、市乡村振兴局)

4.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对接淮南产业发展布局和企业转型需求,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平等择优、先建后认、动态实施原则,力争到2025年培育建设6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企业。引导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实现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共赢。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落实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标准及组合式激励具体政策。(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人才供需匹配度

5.优化区域布局。围绕合肥都市圈、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分类建设一批与产业紧密对接的优质中职学校、高职学校和职业本科学校。在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引入的优质职业院校作用,推进优质职业院校与区域内大中型企业深入合作,推进区域产教融合发展。在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安徽淮南潘集经济开发区,聚焦七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园区内企业用工、成果孵化无缝对接。推动现代产业学院集群布局,全力创建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加快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赋能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淮南市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突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和办学质量提升,加快推进“一县一校”示范建设和中职学校达标示范建设(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6.调整专业结构。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健全市级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发布制度,建立健全职业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论证评价机制对照市“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产业发展情况,优先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煤电和高端绿色食品等产业急需的专业,加快建设护理、康养、托育、家政、民宿等现代服务类专业,改造升级煤炭、建材、化工、轻纺等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煤电、新能源等产业,创建国家级、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和高水平专业集群。(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

7.完善层次结构。做优中职学校,做强高职学校。支持淮南经济技术学校、淮南卫生学校和凤台县职业教育中心加快推进高职专业学院和高职中专分校试点建设,支持安徽机械工业学校和寿县科技学校与高职学校举办高职中专分校。支持淮南联合大学、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办学模式,联合申办职业教育本科。加大淮南联合大学、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省级“双高计划”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力度,争取进入国家“双高计划”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支持双高计划高职学校与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培养职业教育本科生、专业硕士。支持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按程序纳入高等学校序列(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

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8.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拓宽学生多样化选择和多路径成长成才通道,推进中高职贯通培养,一体化设计中职、职业专科、职业本科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过程衔接贯通。加大中职毕业生对口升学应用型本科和职业本科工作力度,不断提升中职学校社会影响力,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依托淮南经济技术学校和淮南技工学校、安徽理工技师学院,积极申报技工教育与学历教育融通改革试点。推动“技能+学历”人才培养。支持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与开放大学合作办学,共同开展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实习实训,通过学分银行开展技能证书、学分或课程互认转换,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先进操作技术、能够在生产一线解决复杂技术和工艺难题的高技能人才。深化职普融通改革,规范开展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籍互转工作。推进淮南市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区和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省级实验区建设,建立基础教育阶段职业启蒙教育制度,将职业技能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融合,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原则上每周不少于1学时。探索建立3+4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中职教育与应用本科、职业本科教育衔接培养工作。(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

9.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职业学校与企业、社会服务机构全面开展订单式、学徒制、教学工厂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组教学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实施质量评价。试点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实行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鼓励举办校中企、企中校”,实现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探索“学习+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课堂搬进工厂里,促进教育与生产高度对接,人才供应与需求深度耦合,实现企业收益与教学效果双提升。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服务机构参与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培养期间,学生可享受企业员工相关待遇,属地政府可采取项目或资金的方式对企业进行奖补。深入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积极推广课证共生共长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进高水平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加强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赛点建设,完善市级竞赛管理办法,落实获奖师生奖励激励政策。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铜牌及以上奖项,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世界技能大赛、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的选手,按照规定取得高职学校分类考试、应用型本科对口招生考试、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免试就学资格。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的教师可以破格申报高一级职称(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

10.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鼓励职业学校统筹用好生均拨款,完善双师型教师聘用机制。(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实施职业学校产业教授制度。进一步加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完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体系,精准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积极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支持有条件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设置职业技术师范二级学院,推动职业学校与龙头企业、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大学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积极申报省级培训基地。积极参与职业学校百名名校长、百名江淮职教名师、百名江淮技能大师培育工程。加强职业教育教研队伍建设(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

11.深化教育教学数字化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职业学校办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方式和学校管理方式。加快数字校园建设,建设3-5所数字资源丰富、功能应用强大、服务效果良好的省级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力争建成1所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对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数字化教材及虚拟仿真实训资源,推进交互式教学平台和虚拟工等网络学习空间开发应用,推动教育教学与评价模式革。实施职业学校师生数字素养提升行动,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养数字化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

深化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健全多元办学格局

12.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政府统筹、部门合作,推进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有效整合,逐步改变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资源分散的现状,落实教育部门对职业教育工作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的法定职责。加快推进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等8所中职学校并入淮南联合大学后续工作。结合我市中职教育优质学校数量少、办学规模小、专业设置同质化、特色不鲜明等特点,优化布局结构调整,推进分类达标示范建设,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优势集聚、特色彰显、错位发展。加快推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2025年底前90%以上的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重点监测指标达到教育部规定标准。(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淮南联合大学;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

13.夯实政府举办职业教育责任。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整合资源和加大投入并举,通过政策供给和制度创新,推动解决职业学校校园占地、校舍、设备、师资等实际问题,力争到2025年,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重点监测指标达到规定标准。(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聚焦提质培优,实施高职学校双高计划、中职学校双优计划”,建设一流职业院校和专业,力争到2025年,培育建设1所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和3个高水平专业群、2所省级优质中职学校和3-5个优质专业(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实施技工学校双高计划力争到2025年,培育建设1-2优质技工学校和2-5优质专业(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对高职学校双高计划、中职学校双优计划、技工学校双高计划培育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或成效显著的,给予一定奖补,在分配生均拨款时给予倾斜支持(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

14.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支持淮河能源集团依法落实举办者责任,办好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国资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积极举办或参与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技工教育。(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对产教融合型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相关规定的,可按投资额30%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牵头单位:市税务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体育局)落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办法。(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核准的校企合作办学项目,按规定可适当上浮学费标准,上浮幅度及具体标准由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另行明确。(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支持规模以上企业按照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原则,在职工总数2%范围内安排学生实习岗位。(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体育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国资委),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

15.支持规范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按照国家和省政策文件要求落实好鼓励社会力量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形式举办职业学校或职业学校二级学院政策(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税务局,寿县人民政府)依法落实民办职业学校办学主体的举办责任。(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寿县人民政府)新建、扩建非营利性民办职业学校,按照与公办学校同等原则,以划拨等方式给予用地优惠。(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在安排职业教育项目经费时,对非营利性民办职业学校,按规定给予支持。(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寿县人民政府)

16.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发挥各类职业学校主体作用,面向在校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劳动者,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优质职业学校年培训人次达到在校生规模的2倍以上。对教育教学质量低下或管理混乱,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招生、限期整顿;逾期不整顿或者经整顿仍达不到要求的,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吊销办学许可证或者责令停止办学。(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17.完善技术技能人才激励制度。全面清理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歧视政策。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落户、参加招聘、公务员招录、职称评审、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育体育局、市公安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招录、招聘技术技能岗位人员时,应当将技术技能水平作为录用、聘用考试考核的重要参考。(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国资委),各县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贯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将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计划,可申领江淮优才卡”,享受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享受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关政策待遇。(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委组织部,各县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用人单位可参照企业经营者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其技术成果转化所得收益,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个人。聘用到特级技师岗位的企业高技能人才,比照正高级职称人员享受同等待遇;聘用到首席技师岗位的,薪酬待遇可参照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标准或根据实际确定,不低于特级技师薪酬待遇。(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积极推荐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两代表一委员等人选(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配合单位:市人大常委会选举工委、市政协办公室,各县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18.创新对外交流与合作机制。教随产出、产教同行”,淮南职业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支持职业学校、企业境外办学,积极组建境外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支持有条件的职业学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实施中文+职业技能目。支持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好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项目。加快推进淮南联合大学申报非洲乍得国家职业教育标准共建互认项目。支持淮南联合大学与德国学校、行业协会深度合作,引入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建“中德(淮南)职业培训中心”,探索德国双元制教学的本土化实践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主动加入长三角职业教育集团,共建区域职业教育协作试验区,推进优质职教资源共建共享。(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淮南联合大学;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外办,各县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三、保障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全过程各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职业教育制度创新、政策供给、资金投入力度。(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完善工作推进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市、县领导联系高职学校、中职学校和技师学院、技工学校制度,帮助学校解决发展实际问题。(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制定人才需求、产业发展和政策支持三张清单(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强化政策保障。按省统一部署,落实公办职业学校人员编制动态调整工作。推动高职学校编制周转池制度落实。(牵头单位:市委编办;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职业学校在编制总额内,按照国家规定,自主设置岗位,自主招聘各类专业人才。(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委编办、市教育体育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绩效工资制度,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创办企业等途径所获取的收入,扣除必要成本后,可提取60%用于劳动报酬,单列核增单位绩效工资,纳入单位绩效工资管理,追加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对承担培训任务较重、年培训量超过学制教育在校生人数、培训收入稳定的公办职业学校,可以突破当地公务员津贴补贴平均水平2倍封顶限制,不作为下一年度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普通教师可按规定在校企合作企业兼职取酬。(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把校企合作成效,作为职业学校办学业绩与水平评价的重要指标。(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

(三)切实加大经费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职业教育经费的体制,优化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积极争取上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统筹市级教育附加资金等,支持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双优计划”“双高计划建设、教师素质提升、产教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足额落实职业学校生均拨款标准,严禁以学费、社会服务收入冲抵生均拨款。(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对职业教育的支持。(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完善成本分担机制,(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推动建立职业学校学费标准动态调整制度。(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完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健全各级人民政府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监督机制,将各生均拨款标准落实情况作为级奖补资金、项目安排等参考因素。(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

(四)强化考核激励和宣传引导。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纳入委年度综合考核、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和市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以及县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牵头单位: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市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争取省政府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地方设置的专项激励(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寿县人民政府、凤台县人民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支持、参与职业教育,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附件:附件:淮南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任务阶段目标清单.docx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