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暨市环保委员会2019年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发布时间:2019-03-17 10:07 点击数:来源: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

工作会议暨市环保委员会2019年第一次

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张孝成

(2019年2月22日)

 

刚才,会议书面传达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4个县区作了表态发言;东坡同志作了很好的讲话,总结回顾了2018年工作,安排部署了2019年重点任务,各级各部门要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肯定成绩,认清形势,提高认识。2018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解决了一些困扰淮南多年的环保问题,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积极进展。

要充分肯定成绩。2018年,生态环保工作是市委市政府开会研究最多、领导批示最多、调研督导最多的工作之一。我们开展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特别是水源地保护、一污二期扩建、一水厂取水口上移、黑臭水体治理、入河排污口整治、瓦埠湖生态环境治理等工作;众志成城强力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PM2.5平均浓度55微克/立方米,下降11.3%,完成了省考目标。这些都凝聚大家的辛苦付出,成绩可喜可贺,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要全面认清形势。作为领导干部,不管工作多忙,每周都要抽时间,静下心来研判形势。要认清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形势。近年来,中央提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这是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补齐的三个短板、必须迈过的三道关口,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淮南因矿而建、因矿而兴,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特殊的市情。特别是环保欠账很多,城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不到位、开发区厂居混杂等问题不容忽视。这些形势必须认清,主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认清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的形势。人类社会已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进入了生态文明时代。好山好水好天气,是群众的期盼。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模式,在今天已走不下去了。各级各部门抓项目抓发展,最终是为了让群众生活得更好。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符合群众期待,抓得不好,老百姓不同意,环保督察也会问责。我市德邦化工、宏泰钢铁等环保问题,都是因对信访件办理重视不够引起的,这些教训是深刻的,必须引起我们的警醒。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推动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要切实提高认识。干工作,只有想明白才能干明白。过去一年的生态环保工作,我们有成绩有经验,也有问题有教训,问题教训要引起大家的深刻反思。在中央环保督察的利剑之下,我们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许多时候打的是应付战、被动战。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要打应对战、主动战,而不是应付战、被动战,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截然不同,应对战、主动战是心有成竹,有方案、有预案,而不是被动应付,手忙脚乱。各级各部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分内之事、应尽之责,要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出击”,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第二,要紧盯环保目标,坚决完成约束性指标。当前,中央明确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目标、战略部署,我们必须对标对表,抓好落实。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GDP增长6—6.5%,这是预期性指标,是预测性的、指导性的。但是环保指标,特别是PM2.5平均浓度今年要低于52微克/立方米,2020年要低于43微克/立方米,这是要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各级各部门要牢牢抓住打好六场标志性战役这个“牛鼻子”,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今年以来PM2.5平均浓度从高往低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潘集区、八公山区、谢家集区、市经开区、市高新区,PM2.5平均浓度最低的是主城区田家庵区。县区园区主要负责同志每天都要看看指标,看是给全市作贡献还是拖后腿,落后了就要坐立不安。按照目前的指标推算,今年余下天数PM2.5平均浓度要控制在45.87微克/立方米,才能完成年度任务。各级各部门要排方案,抓早抓紧,从现在就开始冲刺,一天一天盯、一微克一微克降。去年我们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有好的经验做法,比如,推动人防物防技防相统一,市级新闻媒体曝光、采访等做法,今年要继续坚持。

第三,要坚持问题导向,坚决完成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的硬任务。刚才东坡同志讲得很细,我就不再具体讲了。总的要求是,清单管理、挂图作战、建立机制。一是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包括信访件,按问题清单交办、催办。去年10月,省里对中央环保督察2017年转办信访件全部取消整改销号,要求重新验收,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对照整改验收方案抓紧组织再整改、再验收。二是市直部门、县区工作中摸排出来的,也要列出清单抓紧整改。三是群众关注的,特别是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耳朵听到的环保问题,一定要当成大事来处理。各级各部门要围绕清单定任务、定时间、定责任人,“一把手”要定期到现场调度,加快工作进度。市生态环境局要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工作统筹水平。要坚持条块结合,统筹行业监管和属地管理,形成合力,形成常态,力争今年再战再捷。

第四,要统筹兼顾,处理好环保与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淮南实践而言,这里面有几个关系。

一是环保问题整改和简单关停“一刀切”的关系。环保风暴一再警示我们,生态保护红线,任何人都不能触碰。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抓发展,更不能以保护环境为理由不发展,要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决不能为了完成任务,采取“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简单粗暴做法。要加强协调调度,做到综合施策。生态环境、城管、建设、经信等部门要建立协同机制,抓好问题整改,最终目标是提升环境综合质量,推动转型提速高质量发展。

二是淘汰落后产能与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要求,实质就是引进培育“新鸟”,激励“老鸟”涅槃。利用环保这把“利剑”砍掉落后的产能,可能会对当期的经济产生影响,但会倒逼我们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和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去年,我们关停24门以下砖瓦轮窑厂74家,腾出建设用地约4500亩、用能空间约21万吨标准煤,这也为能源消费“双控”、“腾笼换鸟”提供了空间。从这个角度看,环保有力促进了转型提速高质量发展。

三是转型发展与环保的关系。转型发展不仅仅体现在产业、项目上,生态环境也是其中之一。我来淮南后一直强调,要落实好省委李锦斌书记“打好四张资源牌”的要求,做好“三篇文章”。一是煤电化资源,这是淮南的家底和“基本盘”,绝对不能做小,而是要做精做优、做大做强。煤电化企业都是央企、国企,我们要搞好服务。特别是要围绕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加强“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积极打造煤化工百亿产业。二是非煤产业,说白了就是园区经济、民营经济,这是淮南的短板,也是我们必须抓的重点工作。要常态化推进“开发区+招商+规上工业企业培育”三位一体突破,围绕每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的目标,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尽快突破1000家,这个时候淮南的产业结构自然会优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有规律的,我们有煤电资源,如果民营经济再发展起来,比别的地市就会多出一手牌,又何愁经济发展不起来呢?三是山水生态文化,这是淮南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是最可持续、最具生命力的优势资源。目前,这篇文章已经破题。淮南地处平原和丘陵的过渡带,千里淮河穿城而过,城市绿肺舜耕山横贯东西,上窑山、高塘湖山水一色,寿州古城、八公山、焦岗湖、瓦埠湖遥相呼应,35万亩采煤沉陷区水面镶嵌其间,有着“楚风汉韵、能源之都”的独特魅力。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淮南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大有可为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淮南左右逢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都市圈等战略平台在集中叠加,还有不可多得的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山水生态资源等。生态环保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重要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抢抓机遇期、用好机遇期,强化战略研究、系统转化,打造良好的环境,吸引高端人才聚集、优质企业入驻,加快淮南转型发展进程。

第五,要提振精神,压实责任合力攻坚。昨天,省委巡视组向我市反馈意见,指出一些干部暮气沉沉,士气不足,担当不够。大家要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提振精神,把工作干好,包括我们正在打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攻坚战就是冲锋战,只有压实责任,才能攻下“山头”。什么是责任?明确了目标,实现目标就是责任,没有完成就是失职失责。总的要求是,谁的孩子谁抱走,谁的问题谁解决,谁出事就打谁的板子,推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要亲力亲为,强力推进,至少每季度研究一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其他班子成员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要压实县区属地责任。坚持属地管理,辖区包干。同在一片天空下,输入性污染差不多,田家庵作为主城区,人口、车辆最多,今年以来PM2.5平均浓度最低,靠的是什么?是管理。大气指标靠后的县区、园区,要深刻反思,不能寄希望于“天帮忙”,更需“人努力”。大气污染有外输和内生两种方式,外输主要是看天气,我们很难掌控,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准内生污染源,然后精准控制。要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各部门要对照“三定”规定,认真履职尽责,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大气污染防治、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交办信访件整改,市生态环境局要比照去年方式交办,抓早抓细,逐一销号。县区环保指标落后的原因,市直相关部门要发挥大气环境监测与综合管理系统作用,请专家分析锁定污染源,精准施策抓好整改。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引导,指导企业健全环保制度,提高企业防污治污积极性、专业性。另一方面,要强化执法检查,对于合法守法企业首次出现的环保问题,既要查处违法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解决问题;对于屡查屡犯、弄虚作假、拒不纠正、虚假整改等违法乱象,要严肃查处,将相关责任主体纳入黑名单,让环保真正成为企业不敢触碰的“高压线”。

同志们,环境保护是发展工程、惠民工程、德政工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大家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保持恒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的应对战和主动战,让淮南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民更幸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